雀嘴茶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防治肝纤维化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29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雀嘴茶或其提取物的用途,即雀嘴茶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或/和治疗肝纤维化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属于天然药物开发或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验结果显示雀嘴茶提取物对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且雀嘴茶安全性高,价格低廉,原料易得;雀嘴茶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防治肝纤维化疾病的药物或保健品中拥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雀嘴茶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防治肝纤维化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雀嘴茶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或/和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属于医药

技术介绍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也是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必经过程。多种因素均可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如酒精摄入、病毒感染、寄生虫和化学毒性等,长期反复接触这些致病因素最终会导致肝脏正常结构被破坏、细胞死亡,进而造成肝功能紊乱。肝纤维化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肝细胞变性、坏死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肝脏中以平滑肌蛋白(α-SMA)和胶原(Col-Ⅰ)为主要组分的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失衡,许多纤维间隔和结节形成,改变了肝脏内血流及门静脉高压,导致肝脏大量病理和生化改变,最终破坏肝脏正常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高达3.5亿,其中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之一,感染者己达1.2亿人左右,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出率高达9.75%,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肝纤维化的发病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肝纤维化一直是医学界专家和学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针对肝脏疾病具有潜在保护作用的天然植物成分的研究已经成为食品营养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雀嘴茶是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Vaccinium)樟叶越桔(Vacciniumdunalianum)植物的花芽,因形似雀嘴呈锥状而得名。樟叶越桔多生于灌木丛,印度(东北部)、不丹、锡金、缅甸(东北部)、越南,我国的贵州、四川、云南、西藏、台湾等地是樟叶越桔的主产地。雀嘴茶为云南省滇中地区特有的野生茶代用品,民间记载常饮用此茶具有清热解毒、消渴、提神、醒脑、软化血管、养颜等多种功效,曾是明朝进贡佳品。雀嘴茶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和营养素,但目前国内外对雀嘴茶或其提取物防治肝纤维化疾病的研究未见有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雀嘴茶及其提取物在医药方面的新用途,即将雀嘴茶或其提取物应用在制备预防或/和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或保健品中。本专利技术预防或/和治疗肝纤维化药物或保健品是以雀嘴茶提取物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防治肝纤维化的药物,还可以加入一种或多种药物制剂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与其他活性成分复配发挥协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可以制成药剂学上适宜的使用剂型,或食品中适宜的食品类型。本专利技术雀嘴茶提取物的制备是常规方法,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将雀嘴茶用体积浓度60-80%的甲醇水溶液超声辅助提取20-40min,过滤,滤渣重复提取1-2次后,合并滤液,浓缩冻干而得。本专利技术对雀嘴茶提取物防治肝纤维化疾病中进行了系列的研究,证实了雀嘴茶提取物具有防治肝纤维化的功能,因此可用于防治肝纤维化新药的制备与开发。雀嘴茶提取物用于制备防治肝纤维化药物具有以下这些优势:雀嘴茶属天然野生,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物料或防腐、色素剂,安全性高;提取和制备的工艺流程简单。目前临床上有针对肝纤维化的药物,但其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若盲目使用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肝脏恢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肝纤维化的患病率日渐升高,因此从天然产物中开发一种安全性高且新颖的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或保健品,其市场需求和前景可观、蕴藏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为雀嘴茶提取物发掘了新的医疗用途,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发现雀嘴茶提取物在较低剂量下均可以有效缓减肝脏损伤,减少肝脏病理损伤和胶原纤维沉积;3、雀嘴茶提取物对于肝纤维化的防治效果与水飞蓟素(Silibinin)相当,而雀嘴茶提取物提取工艺简单,安全性高,适于工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及雀嘴茶提取物干预后的肝脏形态的图片,其中:Control为对照组,CCl4为模型组,Silibinin为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VDEL为雀嘴茶低浓度组(200mg/kg),VDEH为雀嘴茶高浓度组(600mg/kg);图2是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及雀嘴茶提取物干预后的肝脏组织病理切片的H&E染色图(H&E×200);图3是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及雀嘴茶提取物干预后的肝脏组织病理切片的Masson染色图(Masson×200);图4是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及雀嘴茶提取物干预后的肝脏组织病理切片的天狼猩红染色图(×200);图5是肝脏组织中α-SMA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图,其中:Control为对照组,CCl4为模型组,Silibinin为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VDEL为雀嘴茶低浓度组(200mg/kg),VDEH为雀嘴茶高浓度组(600mg/kg);图6是肝脏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图中α-SMA纤维化因子的表达情况,其中:##表示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图7是肝脏组织中Col-I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图,其中:Control为对照组,CCl4为模型组,Silibinin为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VDEL为雀嘴茶低浓度组(200mg/kg),VDEH为雀嘴茶高浓度组(600mg/kg);图8是肝脏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图中Col-I纤维化因子的表达情况,其中:其中:##表示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验实例的数据和病理切片附图来进一步的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实验的事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的记载以后,本领域的科技人员对其等效的各种改动、修改和修饰,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中使用的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市售产品或按常规方法配制的试剂,实施例中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实验方法,组织病理学分析参考《临床病理学分析》。实施例1:雀嘴茶提取物的制备本实施例雀嘴茶采自云南楚雄,经自然晾干后打粉,得到雀嘴茶样品;称取100g雀嘴茶样品,按料液比g:mL=1:10的比例,用体积浓度70%的甲醇水溶液在经超声辅助提取30min后,过滤,滤渣重复提取两次,合并滤液,浓缩冻干得雀嘴茶提取物。实施例2:应用CCl4诱导的方法建立肝纤维化的模型,通过动物模型实验观察雀嘴茶提取物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1、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实验过程以雄性昆明种小鼠(6-8周,重量21-23g)为研究对象,经质量浓度25%的四氯化碳(CCl4,花生油稀释)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每周两次,共八周;以水飞蓟素(Silibinin)为阳性对照,通过灌胃雀嘴茶提取物来评价其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小鼠购买以后在标准环境下适应七天后分组(每组8只),小鼠按照常规饲养方法进行饲养,具体实验流程及分组如下:空白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雀嘴茶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或/和治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雀嘴茶或其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或/和治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桂广邓晓翠孙朋真李梦成曹建新赵天瑞刘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