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东泰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靶向喷灸组合物及其制备、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5287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靶向喷灸组合物,包括A罐和B罐,A罐组分为昆仑墨玉粉,B罐组分为生南星、生半夏、甘遂等。将上述中药成分加入辅料搅匀,加注在特定容器内,黄泥密封,35~65℃烤制,然后低温超微纳米粉碎,采用高硼低氘水稀释加压灌装后制成喷雾。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喷A罐作用于曲池、合谷、足三里、肺俞、神阙穴,采用雀啄灸及温和灸交替进行灸疗,再将B罐均匀喷涂于患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特添加昆仑墨玉粉,可改善表皮细胞微循环,促进营养物质吸收,配合其他纳米级中药微粒直接透皮吸收,喷灸疗法使药物有效成分快速渗透,对于皮肤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靶向喷灸组合物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靶向喷灸组合物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皮肤病是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上的疾病。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白癜风等,其产生的原因也很多,中医将其归纳为七情六欲、饮食不节、老倦过度、脏腑功能失调、六淫邪气、疫疠、虫等所致,但这些病理因素只是表征,其根源问题是表皮细胞微循环不畅。细胞新陈代谢缓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毒素长期堆积,再加之营养物质吸收障碍,细胞营养物质长期供给不足,久而久之皮肤表出现皮疹、皮癣、红肿、瘙痒等病理状态。皮肤病患者不仅要忍受生理上的痛苦,其心理上的折磨更加巨大。西医一般采用激素类药物对皮肤病进行治疗,虽然短时间内可能效果显著,但大多治标不治本,易反弹,还可能诱发其他病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解决根源问题、效果好、无副作用的治疗药物及其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背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病的靶向喷灸组合物,针对皮肤病的根源改善表皮细胞微循环,先喷A罐,增强细胞活性,促进废物及时排出及营养物质吸收,再喷B罐直接靶向作用于病灶,使纳米级中药的活性成分得以高效发挥,结合喷灸疗法使药物有效成分快速渗透,增强药效,效果更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皮肤病的靶向喷灸组合物,包括A罐和B罐,A罐组分为昆仑墨玉粉,B罐组分为生南星、生半夏、甘遂、红芽大戟、白芥子、麻黄、僵蚕、生石灰、白鲜皮、防风、生甘草、青蒿、柴胡、黄芩、橘叶、川楝子、金钱草。优选的,各组分按照重量份数配比:A罐:昆仑墨玉粉8~12份B罐:一种治疗皮肤病的靶向喷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01:文火烤制:将上述组合物成分按照重量份数配比进行称量,清洗,加入辅料搅匀,加注在添加黏土、麦饭石粉、墨玉粉烧制的容器内,黄泥密封,35~65℃烤房中烤制;S02:纳米粉碎:加入高硼低氘水,在25℃以下超微纳米粉碎,得到含有中药微粒的悬液,所述的微粒的粒径为纳米级;S03:灭菌灌装:短时微波灭菌,高硼低氘水稀释,加压灌装后制成喷雾。优选的,S01中辅料包括蜂蜜、黄酒、麸皮、食盐、醋中的一种或几种。一种治疗皮肤病的靶向喷灸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喷A罐作用于曲池、合谷、足三里、肺俞、神阙穴,采用雀啄灸及温和灸交替进行灸疗,每个穴位灸治8~12分钟,再将B罐均匀喷涂于患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特添加昆仑墨玉粉,本着整体调节、治病求本的原则,针对皮肤病的根源问题改善表皮细胞微循环,促进废物及时排出及营养物质吸收;(2)本专利技术先A罐后B罐的组合形式,避免出现同时作用于穴位,在昆仑墨玉粉调理改善细胞微循环的过程中B罐中的药物成分的活性降低的现象;(3)本专利技术先将中药成分文火烤制增加药效,再经低温粉碎至纳米级粒径,可直接透皮吸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皮肤病的靶向喷灸组合物,包括A罐和B罐,A罐组分为昆仑墨玉粉,B罐组分为生南星、生半夏、甘遂、红芽大戟、白芥子、麻黄、僵蚕、生石灰、白鲜皮、防风、生甘草、青蒿、柴胡、黄芩、橘叶、川楝子、金钱草。各组分按照重量份数配比:A罐:昆仑墨玉粉8~12份B罐:主要组分在体系中的作用:昆仑墨玉粉:经过科学检测,昆仑墨玉粉中含有三十多种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长期渗透人体细胞中,能保持体内各种元素的平衡,达到祛病健身的作用;远红外微波发射性,可改善表皮细胞微循环,增强细胞活力,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及时排除废物,并且促进细胞对药物的吸收;光电效应,现代研究表明,昆仑玉石具有特殊的光电效应,可以聚热蓄能,形成一个电磁场,能与人体发生谐振,从而使机体各脏器生理机能平衡。生南星:苦、辛,温,有毒。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外用治痈肿,蛇虫咬伤。生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僵蚕:主要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皮肤瘙痒等病症。白鲜皮:苦,咸,寒。归脾、肺、胃、小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等。生甘草:中国医药名家陶弘景曰:国老者,甘草之美称也。甘草调和众药,使之不争,堪称国老矣,有“十方九草”之美誉。甘草,味甘,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之效,可调和诸药,缓和剧烈药物的副作用,被大量用于临床配方。青蒿:苦,辛,寒。归肝、胆、三焦、肾经。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其挥发油对皮肤癣有治疗作用。金钱草: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胆、肾、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痈肿,疮癣,湿疹等皮肤问题。一种治疗皮肤病的靶向喷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文火烤制:将上述组合物成分按照重量份数配比进行称量,清洗,加入辅料搅匀,加注在添加黏土、麦饭石粉、墨玉粉烧制的容器内,黄泥密封,35~65℃烤房中烤制;S02:纳米粉碎:加入高硼低氘水,在25℃以下超微纳米粉碎,得到含有中药微粒的悬液,所述的微粒的粒径为纳米级;S03:灭菌灌装:短时微波灭菌,高硼低氘水稀释,加压灌装后制成喷雾。S01中辅料包括蜂蜜、黄酒、麸皮、食盐、醋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中的中药组分经过文火烤制过程增加药效,再经过超微纳米粉碎技术,利用高速空气涡流形成空气刀,在25℃以下低温条件下将物质超微粒子化,不破坏物质原有分子结构,最大程度的保留其功效,所得的中药粒径为纳米级,其可以完全悬浮在喷雾液中,毛孔的直径大致20~50微米,纳米级的中药微粒可直接透皮吸收,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解决了普通中药成分粒径大不易被吸收的问题。所得的纳米级昆仑墨玉粉,可有效改善表皮细胞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细胞对其他中药组分的吸收,改善内环境,从根源上解决皮肤病问题。采用高硼低氘水进行稀释,研究表明低氘水能促进体内酵素活性,增强肌体免疫力,有效去除血液里的酸性废物,改善内环境,增强细胞活力,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硼离子具有抑菌的功效,将其作为喷灸组合物的稀释剂能有效增强药效,同时利用高硼低氘水稀释后利于灌装和喷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靶向喷灸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先喷A罐作用于曲池、合谷、足三里、肺俞、神阙穴,采用雀啄灸及温和灸交替进行灸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靶向喷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A罐和B罐,A罐组分为昆仑墨玉粉,B罐组分为生南星、生半夏、甘遂、红芽大戟、白芥子、麻黄、僵蚕、生石灰、白鲜皮、防风、生甘草、青蒿、柴胡、黄芩、橘叶、川楝子、金钱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靶向喷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A罐和B罐,A罐组分为昆仑墨玉粉,B罐组分为生南星、生半夏、甘遂、红芽大戟、白芥子、麻黄、僵蚕、生石灰、白鲜皮、防风、生甘草、青蒿、柴胡、黄芩、橘叶、川楝子、金钱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靶向喷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照重量份数配比:
A罐:
昆仑墨玉粉8~12份
B罐: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靶向喷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1:文火烤制:将上述组合物成分按照重量份数配比进行称量,清洗,加入辅料搅匀,加注在添加黏土、麦饭石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泰王奎荣张小炎
申请(专利权)人:刘东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