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塑料箱,包含有,箱体本体,其由箱体上半壳及箱体下半壳组成,所述箱体上半壳具有上半壳顶壁及上半壳周壁,所述上半壳顶壁的底面上形成有蜂窝状加强筋,所述上半壳顶壁上的底面上还形成有多个顶壁定位柱,所述上半壳周壁的内面上形成有多个T形定位筋;扩展连接件组,其具有两个扩展连接件,所述两个扩展连接件分别布置于所述上半壳周壁的相对两侧;以及,扩展连接带,其从一个所述扩展连接件连接至另一个所述扩展连接件上,形成挡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窝状加强筋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强塑料箱的整体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塑料箱
本技术涉及塑料箱领域,特别地是,一种多功能塑料箱。
技术介绍
塑料箱作为一种便携包装载体正被广泛使用,其具有轻便、牢固、结构易定制等特点,但是不同的应用场合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受携行时间、重量、内部物品性质的不同的需求影响,使用者会对塑料箱提出个性化的要求。目前的塑料箱的缺点主要在于两点:第一,结构强度差,容易损坏;第二,内置物品摆放杂乱,空间无法最大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第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塑料箱结构强度差的问题,第二目的是在第一目的的基础上进步增加对塑料箱的扩展功能,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塑料箱。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塑料箱,包含有,箱体本体,其由箱体上半壳及箱体下半壳组成,所述箱体上半壳具有上半壳顶壁及上半壳周壁,所述上半壳顶壁与所述上半壳周壁共同界定出向下开口的上半壳内置空间,所述上半壳顶壁的底面上形成有蜂窝状加强筋,所述上半壳顶壁上的底面上还形成有多个顶壁定位柱,所述多个顶壁定位柱沿着所述上半壳周壁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各所述顶壁定位柱的底面、所述蜂窝状加强筋的底面同处于一平面,所述上半壳周壁的内面上形成有多个T形定位筋,所述多个T形定位筋沿着所述上半壳周壁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使得同侧任意相邻两个所述T形定位筋与所述上半壳周壁能够共同构成一个定位卡槽;扩展连接件组,其具有两个扩展连接件,所述两个扩展连接件分别布置于所述上半壳周壁的相对两侧,所述扩展连接件是在所述上半壳顶壁与所述上半壳周壁的结合处,所述扩展连接件为L型结构件,所述扩展连接件具有横向部及竖向部,所述横向部的顶面与所述蜂窝状加强筋的底面相面接触,所述横向部覆盖有所述顶壁定位柱,所述顶壁定位柱上形成有连接孔,所述横向部上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被连接孔,所述被连接孔与所述连接孔间固定连接件,所述竖向部的外面与所述上半壳周壁的内面相面接触,所述竖向部卡置于相邻两个所述T形定位筋中;以及,扩展连接带,其从一个所述扩展连接件连接至另一个所述扩展连接件上,形成挡部。作为一种多功能箱体的优选方案,所述箱体下半壳具有下半壳底壁及下半壳周壁,所述下半壳底壁与所述下半壳周壁共同界定出向上开口的下半壳内置空间,所述下半壳底壁的顶面上形成有蜂窝状加强筋。作为一种多功能箱体的优选方案,所述多个T形定位筋与所述多个顶壁定位柱在所述上半壳周壁的延伸方向上是彼此错开的。作为一种多功能箱体的优选方案,各所述顶壁定位柱均与所述蜂窝状加强筋连成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1.蜂窝状加强筋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强塑料箱的整体结构强度;2.蜂窝状加强筋与顶壁定位柱连成一体,能够增加顶壁定位柱的结构强度;3.扩展连接件组与扩展连接带的使用,能够用于防止物品在上半壳内置空间中翻动,有利于使用上半壳内置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箱体上半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箱体上半壳于扩展连接件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扩展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箱体上半壳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箱体下半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连接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请参见图1至6,图中所示的是一种多功能塑料箱。所述多功能塑料箱由箱体本体1、扩展连接件组及扩展连接带6等部件组成。所述箱体本体1由箱体上半壳11及箱体下半壳12组成。所述箱体上半壳11与所述箱体下半壳12通过转轴铰连。所述箱体上半壳11具有上半壳顶壁111及上半壳周壁112。所述上半壳顶壁111与所述上半壳周壁112共同界定出向下开口的上半壳内置空间。所述上半壳顶壁111的底面上形成有蜂窝状加强筋2。所述蜂窝状加强筋2由多个正六边形(完整正六边形和不完整正六边形)拼合而成。所述蜂窝状加强筋2布满或基本布满所述上半壳顶壁111的底面。设置所述蜂窝状加强筋2的目的在于,在所述上半壳顶壁111的壁厚不增加的情况下增强所述上半壳顶壁111的结构强度。所述上半壳顶壁111上的底面上还形成有多个顶壁定位柱3。所述多个顶壁定位柱3沿着所述上半壳周壁112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并且,各所述顶壁定位柱3均靠近于所述上半壳周壁112。各所述顶壁定位柱3的底面、所述蜂窝状加强筋2的底面同处于一平面。当内置储物包7置于所述上半壳内置空间中,所述内置储物包7抵靠于所述蜂窝状加强筋2,两者为平面接触,有利于所述内置储物包7的防震。较佳地,各所述顶壁定位柱3均与所述蜂窝状加强筋2连成一体,以增加所述顶壁定位柱3的结构强度,不易因长期使用而折弯或坏损。所述上半壳周壁112的内面上形成有多个T形定位筋4。所述多个T形定位筋4沿着所述上半壳周壁112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可见,同侧任意相邻两个所述T形定位筋4与所述上半壳周壁112能够共同构成一个定位卡槽。较佳地,所述多个T形定位筋4与所述多个顶壁定位柱3在所述上半壳周壁112的延伸方向上是彼此错开的。所述箱体下半壳12具有下半壳底壁121及下半壳周壁122。所述下半壳底壁121与所述下半壳周壁122共同界定出向上开口的下半壳内置空间。所述下半壳底壁121的顶面上形成有蜂窝状加强筋2。所述蜂窝状加强筋2由多个正六边形(完整正六边形和不完整正六边形)拼合而成。所述蜂窝状加强筋2布满或基本布满所述下半壳底壁121的顶面。设置所述蜂窝状加强筋2的目的在于,在所述下半壳底壁121的壁厚不增加的情况下增强所述下半壳底壁121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扩展连接件组具有两个扩展连接件5。所述两个扩展连接件5分别布置于所述上半壳周壁112的相对两侧。所述扩展连接件5是在所述上半壳顶壁111与所述上半壳周壁112的结合处。所述扩展连接件5为L型结构件。所述扩展连接件5具有横向部51及竖向部52。所述横向部51的顶面与所述蜂窝状加强筋2的底面相面接触,所述蜂窝状加强筋2很好地支承所述横向部51。所述横向部51覆盖有所述顶壁定位柱3。所述顶壁定位柱3形成有连接孔30。所述横向部51上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孔30对应的被连接孔510。所述被连接孔510与所述连接孔30间具有作为连接件的螺钉,使得所述横向部51被固定于所述蜂窝状加强筋2上。所述竖向部52的外面与所述上半壳周壁112的内面相面接触。所述竖向部52卡置于相邻两个所述T形定位筋4中。所述扩展连接带6(诸如,弹性松紧带)从一个所述扩展连接件5连接至另一个所述扩展连接件5上,形成挡部。所述扩展连接带6用于防止所述内置储物包7在所述上半壳内置空间中翻动。不难得出,为了更好地防止所述内置储物包7的翻动情形,可设置多组所述扩展连接件组及所述扩展连接带6,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塑料箱,其特征在于,包含有,/n箱体本体,其由箱体上半壳及箱体下半壳组成,所述箱体上半壳具有上半壳顶壁及上半壳周壁,所述上半壳顶壁与所述上半壳周壁共同界定出向下开口的上半壳内置空间,所述上半壳顶壁的底面上形成有蜂窝状加强筋,所述上半壳顶壁上的底面上还形成有多个顶壁定位柱,所述多个顶壁定位柱沿着所述上半壳周壁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各所述顶壁定位柱的底面、所述蜂窝状加强筋的底面同处于一平面,所述上半壳周壁的内面上形成有多个T形定位筋,所述多个T形定位筋沿着所述上半壳周壁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使得同侧任意相邻两个所述T形定位筋与所述上半壳周壁能够共同构成一个定位卡槽;/n扩展连接件组,其具有两个扩展连接件,所述两个扩展连接件分别布置于所述上半壳周壁的相对两侧,所述扩展连接件是在所述上半壳顶壁与所述上半壳周壁的结合处,所述扩展连接件为L型结构件,所述扩展连接件具有横向部及竖向部,所述横向部的顶面与所述蜂窝状加强筋的底面相面接触,所述横向部覆盖有所述顶壁定位柱,所述顶壁定位柱上形成有连接孔,所述横向部上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被连接孔,所述被连接孔与所述连接孔间固定连接件,所述竖向部的外面与所述上半壳周壁的内面相面接触,所述竖向部卡置于相邻两个所述T形定位筋中;以及,/n扩展连接带,其从一个所述扩展连接件连接至另一个所述扩展连接件上,形成挡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塑料箱,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箱体本体,其由箱体上半壳及箱体下半壳组成,所述箱体上半壳具有上半壳顶壁及上半壳周壁,所述上半壳顶壁与所述上半壳周壁共同界定出向下开口的上半壳内置空间,所述上半壳顶壁的底面上形成有蜂窝状加强筋,所述上半壳顶壁上的底面上还形成有多个顶壁定位柱,所述多个顶壁定位柱沿着所述上半壳周壁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各所述顶壁定位柱的底面、所述蜂窝状加强筋的底面同处于一平面,所述上半壳周壁的内面上形成有多个T形定位筋,所述多个T形定位筋沿着所述上半壳周壁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使得同侧任意相邻两个所述T形定位筋与所述上半壳周壁能够共同构成一个定位卡槽;
扩展连接件组,其具有两个扩展连接件,所述两个扩展连接件分别布置于所述上半壳周壁的相对两侧,所述扩展连接件是在所述上半壳顶壁与所述上半壳周壁的结合处,所述扩展连接件为L型结构件,所述扩展连接件具有横向部及竖向部,所述横向部的顶面与所述蜂窝状加强筋的底面相面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剑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升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