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伞骨架和折叠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23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伞骨架和折叠伞,依次包括支撑杆、抗风杆和延伸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蜂巢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抗风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抗风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延伸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抗风杆包括两条平行的杆体和分别固定于所述杆体两端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延伸杆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增强了抗风性能,而且外形美观大方,深受消费者喜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伞骨架和折叠伞
本技术涉及伞具
,特别涉及一种折叠伞骨架和折叠伞。
技术介绍
雨伞是人们遮阳挡雨的用具,为了便于携带,折叠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现在的折叠伞抗风能力较差,传统雨伞厂商为了加强雨伞的抗风能力,通常是直接加粗骨架,导致重量大增,而且外观不美观,不易被消费者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折叠伞骨架和折叠伞,指在提高抗风性能的同时,不影响雨伞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伞骨架,用于与蜂巢连接,实现伞面的展开或折叠,所述折叠伞骨架依次包括支撑杆、抗风杆和延伸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蜂巢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抗风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抗风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延伸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抗风杆包括两条平行的杆体和分别固定于所述杆体两端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延伸杆铰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包括主铰位和副铰位,所述第一接头通过主铰位与所述支撑杆铰接,并通过所述副铰位与一第一连接杆铰接。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延伸杆设置有一延伸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延伸部,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且连接的部位靠近所述主铰位。优选地,在所述抗风杆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之间设置有一蝶位,所述蝶位设置有一镂空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延伸部,另一端穿过所述镂空部后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优选地,所述抗风杆的杆体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由塑胶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抗风杆为一体成型式结构,并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折叠伞,它包括上述的折叠伞骨架。优选地,所述折叠伞为三折伞。由于折叠伞中,抗风杆的性能通常决定了雨伞的整体抗风性能,因此,本技术将现有伞骨中的抗风杆从单根改良为双根,避免了简单地加粗伞骨,不仅增强了抗风性能,而且外形美观大方,深受消费者喜爱。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折叠伞骨架的折叠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抗风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折叠伞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伞骨架10,用于与蜂巢连接,实现伞面的展开或折叠,所述折叠伞骨10架依次包括支撑杆1、抗风杆2和延伸杆3,所述支撑杆1的一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蜂巢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抗风杆2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抗风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延伸杆3的一端活动连接。其中,所述抗风杆2包括两条平行的杆体21和分别固定于所述杆体21两端的第一接头22、第二接头23,所述第一接头22与所述支撑杆1铰接,所述第二接头23与所述延伸杆3铰接。采用两条杆体21制成的抗风杆,一方面可以增强抗风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产品的美观性,不会显得过于呆板和臃肿。具体地,所述第一接头22包括主铰位221和副铰位222,所述第一接头22通过主铰位221与所述支撑杆1铰接,并通过所述副铰位222与一第一连接杆4铰接。此外,支撑杆1的中部还与一摇杆5的一端铰接,该摇杆5的另一端与蜂巢活动连接,支撑杆1的一端也与蜂巢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的上述端与蜂巢的上巢活动连接,摇杆5的上述另一端与蜂巢的下巢活动连接。同时,上述第一连接杆4的一端还铰接于该摇杆5上靠近支撑杆1一端的位置。同时,还包括第二连接杆6,所述延伸杆3设置有一延伸部31,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延伸部31,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且连接的部位靠近所述主铰位221。这样,在开伞时,下巢向上巢移动,摇杆5绕着与支撑杆1中部的铰接点11转动,同时拉动第一连接杆4,第一连接杆4又拉动抗风杆2绕着主铰位221转动。同时,支撑杆1与抗风杆2的相对转动又使支撑杆1拉动第二连接杆6,并通过第二连接杆6拉动延伸杆3绕着与抗风杆2的铰接点24转动,至此,整只伞的伞骨被展开,实现了开伞动作。可以理解的是,在收伞时,各部件的动作与开伞时相反,最终实现骨架10被折叠。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6由细长的钢丝制成,两端固定后,中间容易弯曲摆动,且两端与支撑杆1、抗风杆2和延伸杆3等部件的铰接点较为灵活,活动空间大,使雨伞在开收伞后且未捆绑时,整只伞的骨架表现得较为松散。为改善这一弊端,本实施例在所述抗风杆2的第一接头22和第二接头23之间设置有一蝶位25,所述蝶位25设置有一镂空部,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延伸部31,另一端穿过所述镂空部后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这样,第二连接杆6被限制了较大的摆动空间,支撑杆1可以通过该第二连接杆6更好地限制第二连接杆6的活动空间,使整只伞在无捆绑的状态下,也显得更为扎实、紧凑和美观。参照图2所示,所述抗风杆2的杆体21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接头22和第二接头23由塑胶材料制成,或者,所述抗风杆2为一体成型式结构,均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由于玻璃纤维材质硬且轻,因此,不仅可使抗风杆2的抗风能力更强,而且可使整只伞的重量更轻。而若采用价格更为便宜的塑胶材质制作第一接头22和第二接头23,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第一接头22和第二接头23的形状和颜色,使产品更加美观和大方。结合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折叠伞100,它包括蜂巢20、中棒30、伞柄40和若干根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折叠伞骨架10,所述蜂巢20包括上巢201和下巢202。优选地,所述折叠伞100为三折伞,即该折叠伞骨架10为三节,其中,支撑杆1与摇杆5为第一节、抗风杆2为第二节、延伸杆3为第三节。当开伞时,下巢202相对于上巢201向上移动,摇杆5拉动第一连接杆4,第一连接杆4拉动抗风杆2,……最后,整根骨架10被展开,同理,当收伞时,下巢202相背于上巢201向下移动,……最后,整根骨架10被折叠。综上所述,由于折叠伞中,抗风杆的抗风性能通常实质上决定了雨伞的整体抗风性能,因此,本技术采用将现有伞骨中的抗风杆从单根改良为双根的方案,避免了简单地加粗伞骨,不仅增强了抗风性能,而且外形美观大方,深受消费者喜爱。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伞骨架,用于与蜂巢连接,实现伞面的展开或折叠,所述折叠伞骨架依次包括支撑杆、抗风杆和延伸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蜂巢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抗风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抗风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延伸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风杆包括两条平行的杆体和分别固定于所述杆体两端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延伸杆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伞骨架,用于与蜂巢连接,实现伞面的展开或折叠,所述折叠伞骨架依次包括支撑杆、抗风杆和延伸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蜂巢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抗风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抗风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延伸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风杆包括两条平行的杆体和分别固定于所述杆体两端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延伸杆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伞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包括主铰位和副铰位,所述第一接头通过主铰位与所述支撑杆铰接,并通过所述副铰位与一第一连接杆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伞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延伸杆设置有一延伸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延伸部,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双福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