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荣荣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23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内科护理用起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有外框,且外框的底部均匀固定有支撑腿,所述外框的左侧焊接固定有高支撑杆,所述外框的右侧焊接固定有低支撑杆,所述高支撑杆和低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床板主体,且床板主体的背面一侧转动连接有背板,所述床板主体的正面一侧中间位置开设有槽口,且槽口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高支撑杆和低支撑杆的高度不同,使得左右两侧第三滑动套移动伸展的平面交错,在两组第三滑动套的交错推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翻身操作,且由于左右两侧两组翻身机构可以单独控制,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内科护理用起坐设备
,具体为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进步,人们在医疗救助领域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越来越多先进适用的技术被应用在医疗救助领域,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医疗救助体验,在现今内科治疗中,通常会采用一些结构性能优异的辅助设备,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在内科治疗护理中,当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或者病症需要分析时,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住院治疗,住院过程中最主要的医疗设备则为护理床之类的起坐设备,性能优异的起坐设备可以很好地辅助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灵活调整,辅助患者进行治疗康复;在内科治疗过程中,患者在进行卧坐时,不能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为保障患者康复的快速,患者卧坐在病床上时通常需要定期活动,以保证身体感官平衡性,然而现实内科治疗中,对于肢体瘫痪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其不能主动进行身体移动翻身,因此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辅助翻身移动,为方便医护人员翻身护理时的便捷省事,现有的护理用起坐设备通常会自带有辅助翻身机构,而现有护理用起坐设备的翻身机构在运转时,通常是采用床板的一侧可以向上抬起翻转的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先将患者移动至床体一侧的翻转板上,通过床板的翻折将患者翻立起来,使用过程较为繁琐,需要不断的调整患者的位置,影响医务人员的护理翻身效率;另外,现有的内科护理用起坐设备,其在使用时床板高度大多固定不变,在使用时,下肢瘫痪的患者在进行上下时较为困难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内科护理用起坐设备,其在使用中对患者进行翻身辅助操作时,通常采用床板上下翻转的结构,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患者往复移动,导致操作过于繁琐,以及下肢瘫痪的患者在上下起坐设备时较为困难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有外框,且外框的底部均匀固定有支撑腿,所述外框的左侧焊接固定有高支撑杆,所述外框的右侧焊接固定有低支撑杆,所述高支撑杆和低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床板主体,且床板主体的背面一侧转动连接有背板,所述床板主体的正面一侧中间位置开设有槽口,且槽口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机构分别固定安装在槽口的左右两侧内壁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第一滑动套,且第一滑动套焊接固定在槽口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滑动套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与第一滑动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对称套设有第一滑动块,且第一滑动块内部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一螺杆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一螺杆前后两侧外壁上装配的螺纹方向相反,正面一组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铰接杆,背面一组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之间呈交叉状铰接连接,所述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均焊接固定有插杆,且插杆的外侧套设有连接杆,所述插杆与连接杆之间滑动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杆之间焊接固定有坐板,所述高支撑杆的顶部固定有翻身机构,且翻身机构包括有第二滑动套,所述第二滑动套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的前后两端外侧对称套设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二螺杆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二螺杆前后两端外壁上装配的螺纹方向相反,两组所述第二滑动块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三铰接杆,且两组所述第三铰接杆之间交叉转动连接,每组所述第三铰接杆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的外侧套设有第三滑动套,所述第三滑动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三滑动块镶嵌在第三滑动套内部开设的滑槽中,所述第三滑动块与第三滑动套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翻身机构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翻身机构对称状固定在高支撑杆和低支撑杆的顶部,所述高支撑杆的高度高于低支撑杆的高度,所述床板主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倚靠调节机构,且倚靠调节机构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形为倒置的“几”字形,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三螺杆,且第三螺杆与支撑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杆的外侧套设有螺纹套,且螺纹套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三螺杆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螺纹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推杆,且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背板的底部。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插杆对应插设在连接杆内部开设的滑槽中,所述插杆的外形为圆柱状,所述插杆的外侧尺寸与连接杆内部开设的滑槽尺寸相适配,所述插杆通过滑槽与连接杆之间滑动转动连接。优选的,每组所述连接杆上开设的滑槽中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抵压在插杆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的内部,所述插杆通过弹簧与连接杆之间弹性滑动。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螺杆的背面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传动机构,两组所述第一螺杆之间通过第一皮带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滑动套的外侧包裹有海绵包垫,且海绵包垫贴近于外框中间位置的一侧外形为圆弧状。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支撑架左右对称状固定在床板主体的底部,对应的两组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螺杆,且两组所述第三螺杆的外侧均螺纹啮合连接有螺纹套,两组所述螺纹套均通过推杆与背板之间转动连接。优选的,两组所述支撑架远离床板主体的一端之间固定焊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顶部包裹有橡胶垫层。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三螺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传动机构,两组所述第三螺杆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床板主体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施力轴,且施力轴与一组所述第三螺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传动机构,所述施力轴通过第三皮带轮传动机构与第三螺杆之间传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两组翻身机构分别对称固定在高支撑杆和低支撑杆的顶部,通过翻身机构内部第二螺杆和第二滑动块之间的螺纹旋转连接,使得对应的两组第三铰接杆之间相互转动,从而使得第三滑动套移动伸展,由于高支撑杆和低支撑杆的高度不同,使得左右两侧第三滑动套移动伸展的平面交错,在两组第三滑动套的交错推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翻身操作,且由于左右两侧两组翻身机构可以单独控制,使得该装置可以通过翻身机构对患者在设备上随意为之进行翻身操作,无需反复移动患者,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使用的灵活性,有利于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2.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安装在床板主体侧边位置开设的槽口中,通过设置第一滑动块和第一螺杆之间的螺纹旋转连接,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第一螺杆,使得前后两侧第一滑动块同时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旋转伸展,带动坐板上下升降,使得患者在上下该装置时,可以优先坐于坐板上,通过坐板的升降进行辅助上下,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使用时的上下便捷性;3.通过设置第三螺杆和螺纹套之间的螺纹旋转连接,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三螺杆可以使得螺纹套移动,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00)包括有外框(110),且外框(110)的底部均匀固定有支撑腿(120),所述外框(110)的左侧焊接固定有高支撑杆(130),所述外框(110)的右侧焊接固定有低支撑杆(140),所述高支撑杆(130)和低支撑杆(140)之间固定连接有床板主体(150),且床板主体(150)的背面一侧转动连接有背板(160),所述床板主体(150)的正面一侧中间位置开设有槽口(170),且槽口(170)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机构(200),所述升降机构(200)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机构(200)分别固定安装在槽口(170)的左右两侧内壁上,所述升降机构(200)包括有第一滑动套(210),且第一滑动套(210)焊接固定在槽口(170)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滑动套(210)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一螺杆(220),且第一螺杆(220)与第一滑动套(21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20)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对称套设有第一滑动块(230),且第一滑动块(230)内部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一螺杆(220)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一螺杆(220)前后两侧外壁上装配的螺纹方向相反,正面一组所述第一滑动块(23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铰接杆(240),背面一组所述第一滑动块(23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杆(250),所述第一铰接杆(240)与第二铰接杆(250)之间呈交叉状铰接连接,所述第一铰接杆(240)和第二铰接杆(250)的另一端均焊接固定有插杆(260),且插杆(260)的外侧套设有连接杆(270),所述插杆(260)与连接杆(270)之间滑动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杆(270)之间焊接固定有坐板(300),所述高支撑杆(130)的顶部固定有翻身机构(400),且翻身机构(400)包括有第二滑动套(410),所述第二滑动套(410)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二螺杆(420),且第二螺杆(420)的前后两端外侧对称套设有第二滑动块(430),所述第二滑动块(430)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二螺杆(420)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二螺杆(420)前后两端外壁上装配的螺纹方向相反,两组所述第二滑动块(430)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三铰接杆(440),且两组所述第三铰接杆(440)之间交叉转动连接,每组所述第三铰接杆(440)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动块(450),所述第三滑动块(450)的外侧套设有第三滑动套(460),所述第三滑动套(460)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三滑动块(450)镶嵌在第三滑动套(460)内部开设的滑槽中,所述第三滑动块(450)与第三滑动套(460)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翻身机构(400)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翻身机构(400)对称状固定在高支撑杆(130)和低支撑杆(140)的顶部,所述高支撑杆(130)的高度高于低支撑杆(140)的高度,所述床板主体(150)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倚靠调节机构(500),且倚靠调节机构(500)包括有支撑架(510),所述支撑架(510)的外形为倒置的“几”字形,所述支撑架(510)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三螺杆(520),且第三螺杆(520)与支撑架(51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杆(520)的外侧套设有螺纹套(530),且螺纹套(530)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三螺杆(520)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螺纹套(53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推杆(540),且推杆(54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背板(160)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便于患者翻身结构的内科护理起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00)包括有外框(110),且外框(110)的底部均匀固定有支撑腿(120),所述外框(110)的左侧焊接固定有高支撑杆(130),所述外框(110)的右侧焊接固定有低支撑杆(140),所述高支撑杆(130)和低支撑杆(140)之间固定连接有床板主体(150),且床板主体(150)的背面一侧转动连接有背板(160),所述床板主体(150)的正面一侧中间位置开设有槽口(170),且槽口(170)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机构(200),所述升降机构(200)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机构(200)分别固定安装在槽口(170)的左右两侧内壁上,所述升降机构(200)包括有第一滑动套(210),且第一滑动套(210)焊接固定在槽口(170)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滑动套(210)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一螺杆(220),且第一螺杆(220)与第一滑动套(21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20)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对称套设有第一滑动块(230),且第一滑动块(230)内部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一螺杆(220)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一螺杆(220)前后两侧外壁上装配的螺纹方向相反,正面一组所述第一滑动块(23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铰接杆(240),背面一组所述第一滑动块(23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杆(250),所述第一铰接杆(240)与第二铰接杆(250)之间呈交叉状铰接连接,所述第一铰接杆(240)和第二铰接杆(250)的另一端均焊接固定有插杆(260),且插杆(260)的外侧套设有连接杆(270),所述插杆(260)与连接杆(270)之间滑动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杆(270)之间焊接固定有坐板(300),所述高支撑杆(130)的顶部固定有翻身机构(400),且翻身机构(400)包括有第二滑动套(410),所述第二滑动套(410)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二螺杆(420),且第二螺杆(420)的前后两端外侧对称套设有第二滑动块(430),所述第二滑动块(430)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二螺杆(420)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二螺杆(420)前后两端外壁上装配的螺纹方向相反,两组所述第二滑动块(430)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三铰接杆(440),且两组所述第三铰接杆(440)之间交叉转动连接,每组所述第三铰接杆(440)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滑动块(450),所述第三滑动块(450)的外侧套设有第三滑动套(460),所述第三滑动套(460)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三滑动块(450)镶嵌在第三滑动套(460)内部开设的滑槽中,所述第三滑动块(450)与第三滑动套(460)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翻身机构(400)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翻身机构(400)对称状固定在高支撑杆(130)和低支撑杆(140)的顶部,所述高支撑杆(130)的高度高于低支撑杆(140)的高度,所述床板主体(150)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倚靠调节机构(500),且倚靠调节机构(500)包括有支撑架(510),所述支撑架(510)的外形为倒置的“几”字形,所述支撑架(510)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韩荣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