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腿及足踝骨折牵引复位治疗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领域,具体是小腿及足踝骨折牵引复位治疗台。
技术介绍
足踝和小腿骨折是比较常见的骨折形式,需要进行牵引复位和固定,目前的牵引固定架大多难以实现全方位的拉伸、压缩和扭转复位,且操作难度大,固定不稳定;另外,固定过程中无法促进水肿消退,容易形成压疮,软组织坏死,严重的甚至导致截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小腿及足踝骨折牵引复位治疗台,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牵引固定装置功能不全,固定不牢,操作不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小腿及足踝骨折牵引复位治疗台,包括足部框架、小腿部框架和大腿部框架,分别用于固定脚部、小腿以及大腿,三个框架均为由两个侧板和一个底板组成的开口朝上的U型槽状结构,足部框架内安装有一个用于支撑足底的第一竖板,足部框架与小腿部框架之间、小腿部框架与大腿部框架之间均经连接单元连接,每组连接单元包括两个垂直于侧板的第一螺栓,每个侧板上均开有一个竖向的第一滑槽,两个第一螺栓分别穿设在该连接单元连接的两个侧板上的第一滑槽内且头部朝外,且每个第一螺栓上均旋装有一个位于第一滑槽外侧的第一螺母,拧紧第一螺母可将第一螺栓固定在第一滑槽的任意位置;每个第一螺栓上均套设有一个与其垂直且可在第一螺栓上自由滑动和转动的横杆,每个第一螺栓上均旋装有两个位于横杆两侧的第二螺母,拧紧两个第二螺母可将横杆夹紧固定在第一螺栓上,每个横杆的外端均设有外螺纹,其中一个横杆上旋装有一个管套,将管套旋拧在两个横杆外端的外螺纹上可将两个横 ...
【技术保护点】
1.小腿及足踝骨折牵引复位治疗台,包括足部框架(1)、小腿部框架(2)和大腿部框架(3),分别用于固定脚部、小腿以及大腿,其特征在于,三个框架均为由两个侧板(4)和一个底板(5)组成的开口朝上的U型槽状结构,足部框架(1)内安装有一个用于支撑足底的第一竖板(6),足部框架(1)与小腿部框架(2)之间、小腿部框架(2)与大腿部框架(3)之间均经连接单元连接,每组连接单元包括两个垂直于侧板(4)的第一螺栓(7),每个侧板(4)上均开有一个竖向的第一滑槽(8),两个第一螺栓(7)分别穿设在该连接单元连接的两个侧板(4)上的第一滑槽(8)内且头部朝外,且每个第一螺栓(7)上均旋装有一个位于第一滑槽(8)外侧的第一螺母(9),拧紧第一螺母(9)可将第一螺栓(7)固定在第一滑槽(8)的任意位置;每个第一螺栓(7)上均套设有一个与其垂直且可在第一螺栓(7)上自由滑动和转动的横杆(10),每个第一螺栓(7)上均旋装有两个位于横杆(10)两侧的第二螺母(11),拧紧两个第二螺母(11)可将横杆(10)夹紧固定在第一螺栓(7)上,每个横杆(10)的外端均设有外螺纹,其中一个横杆(10)上旋装有一个管套(1 ...
【技术特征摘要】
1.小腿及足踝骨折牵引复位治疗台,包括足部框架(1)、小腿部框架(2)和大腿部框架(3),分别用于固定脚部、小腿以及大腿,其特征在于,三个框架均为由两个侧板(4)和一个底板(5)组成的开口朝上的U型槽状结构,足部框架(1)内安装有一个用于支撑足底的第一竖板(6),足部框架(1)与小腿部框架(2)之间、小腿部框架(2)与大腿部框架(3)之间均经连接单元连接,每组连接单元包括两个垂直于侧板(4)的第一螺栓(7),每个侧板(4)上均开有一个竖向的第一滑槽(8),两个第一螺栓(7)分别穿设在该连接单元连接的两个侧板(4)上的第一滑槽(8)内且头部朝外,且每个第一螺栓(7)上均旋装有一个位于第一滑槽(8)外侧的第一螺母(9),拧紧第一螺母(9)可将第一螺栓(7)固定在第一滑槽(8)的任意位置;每个第一螺栓(7)上均套设有一个与其垂直且可在第一螺栓(7)上自由滑动和转动的横杆(10),每个第一螺栓(7)上均旋装有两个位于横杆(10)两侧的第二螺母(11),拧紧两个第二螺母(11)可将横杆(10)夹紧固定在第一螺栓(7)上,每个横杆(10)的外端均设有外螺纹,其中一个横杆(10)上旋装有一个管套(12),将管套(12)旋拧在两个横杆(10)外端的外螺纹上可将两个横杆(10)固定连接;所述的小腿部框架(2)的底板(5)上、大腿部框架(3)的底板(5)上以及第一竖板(6)的右侧均设有固定带(14),用于固定小腿、大腿和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及足踝骨折牵引复位治疗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连接单元的其中一个横杆(10)的外端开有一个轴向孔(13),另一个横杆(10)的外端可插入该横向孔内且可在孔内自由滑动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及足踝骨折牵引复位治疗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足部框架(1)的底板(5)上固定有一个U型的脚跟托架(15),小腿部框架(2)的底板(5)上固定有一个U型的脚踝托架(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及足踝骨折牵引复位治疗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足部框架(1)与小腿部框架(2)之间、小腿部框架(2)和大腿部框架(3)之间均设有前后对称布置的两组连接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及足踝骨折牵引复位治疗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腿部框架(2)和大腿部框架(3)内均设有一根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第一波纹轴(17),第一波纹轴(17)位于底板(5)上方,同一框架的两个侧板(4)上均开有左右方向的第一横槽(18),第一波纹轴(17)的前后两端分别从两个第一横槽(18)内穿出且可沿第一横槽(18)滑动,两个侧板(4)的外侧均固定有一个与第一横槽(18)平行的第一齿条(19),第一波纹轴(17)的每端均固定有一个第一齿轮(20),第一齿轮(20)与同侧的第一齿条(19)啮合,拉动第一波纹轴(17)沿第一横槽(18)移动的同时,第一齿轮(20)与第一齿条(19)配合可驱动第一波纹轴(17)转动对小腿或大腿进行按摩;所述的足部框架(1)内设有一根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第二波纹轴(21),第二波纹轴(21)位于第一竖板(6)右侧,足部框架(1)的两个侧板(4)上均开有一个上下方向的第一竖槽(22),第二波纹轴(21)的两端分别从两个第一竖槽(22)内穿出且可沿第一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鹏,宋奎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