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椎间盘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仿生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仿生椎间盘。
技术介绍
人体脊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是骨科临床常见病症,当脊椎的椎间盘退变采用保守治疗方式无效时,就需要采取手术进行治疗。常规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是依靠关节融合术,切除病变的椎间盘,并采用融合器进行固定,使相邻椎体融合成一个整体,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此治疗方式易使得脊椎的手术节段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限制,而且会引起邻近节段的加速退变,即所谓的邻椎病。由此,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应运而生,已成为临床上椎间盘退变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合适的椎间盘假体对于手术治疗效果尤为关键。文献调研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研究者对人工椎间盘的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研制了多款人工椎间盘物理试验样件和产品,其中代表性的椎间盘类型包括SBCharité系列、ProDisc系列、Maverick系列、ActivL系列和Cardisc系列等。但经过深入对比分析发现,当前的人工椎间盘的上下金属终板之间或采用金属连接,或采用均质、硬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进行连接,整体结构刚性较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椎间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终板(1)、下终板(2)、仿生纤维环(3)、外膜(4)和仿生髓核;仿生髓核包括上梯形环(5)、下梯形环(6)、上核板(7)、下核板(8)、连杆(13)、滑块(18)和弹簧(21),下核板(8)设置有十字杆(20)和中柱(22);上终板(1)的上表面和下终板(2)的下表面均设有连接耳部(23),连接耳部(23)上设有连接孔(24);仿生纤维环(3)套装在仿生髓核外层上,外膜(4)套装在仿生纤维环(3)外层上;仿生纤维环(3)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终板(1)的下表面和下终板(2)的上表面通过自攻螺钉(27)连接,外膜(4)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终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椎间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终板(1)、下终板(2)、仿生纤维环(3)、外膜(4)和仿生髓核;仿生髓核包括上梯形环(5)、下梯形环(6)、上核板(7)、下核板(8)、连杆(13)、滑块(18)和弹簧(21),下核板(8)设置有十字杆(20)和中柱(22);上终板(1)的上表面和下终板(2)的下表面均设有连接耳部(23),连接耳部(23)上设有连接孔(24);仿生纤维环(3)套装在仿生髓核外层上,外膜(4)套装在仿生纤维环(3)外层上;仿生纤维环(3)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终板(1)的下表面和下终板(2)的上表面通过自攻螺钉(27)连接,外膜(4)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终板(1)的下表面和下终板(2)的上表面连接;上梯形环(5)的上端嵌入上终板(1)下表面的第一大梯形槽(9)中,上梯形环(5)下端嵌入上核板(7)的第一小梯形槽(11)中;下梯形环(6)的下端嵌入下终板(2)上表面的第二大梯形槽(10)中,下梯形环(6)上端嵌入下核板(8)的第二小梯形槽(12)中;上梯形环(5)、下梯形环(6)、上核板(7)和下核板(8)的中心同轴;上核板(7)与下核板(8)之间通过四个均匀分布的连杆(13)连接,连杆(13)上端设有上连接件(14)与上核板连接件(15)通过销连接,连杆(13)下端设有下连接件(16)与滑块连接件(17)通过销连接;滑块(18)通过通孔(19)套装在十字杆(20)上,且能在十字杆(20)上沿轴向滑动;中柱(22)位于下核板(8)的中心,十字杆(20)穿过中柱(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志辉,王胜利,任雷,姜振德,周新艳,王学波,梁威,任露泉,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