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病员服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病员服。
技术介绍
病人在治疗期间需要作大量的病情检查,检查期间需要病人反复脱去、穿着病员服。为了便于病人反复脱除、穿着病员服,相比于日常的衣物,病员服尺寸略大,显得宽松。如病员服上衣,在上衣的肩部、腰围部,以及袖管都宽大处理,以便于病人穿着。特别是一些骨科手术后,尺寸较大的病员服上衣,可以减少病人手术部位的摆动幅度,利于病人术后康复。然而,即便如此,对于上身或四肢活动不方便的病人更换病员服时,现有的病员服需要起身、用力的抬手、移动身体和四肢,才能将病员服穿在身上,然后再用拉链或者扣子固定好即可,增加了患者的病痛,穿脱十分不便,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当患者起身或移动身体时,容易使患者的病情加重。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病员服,包括上衣本体、领口、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衣本体两侧的两只袖管;在所述袖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侧缝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衣本体、领口、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衣本体两侧的两只袖管;在所述袖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侧缝,所述第一侧缝上端由所述袖管对应患者腋下的位置起,经由所述袖管并延伸至所述袖管的袖口处,且所述第一侧缝的下端导通所述袖口;所述上衣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侧缝,所述第二侧缝上端由所述上衣本体对应患者腋下的位置起,经由所述上衣本体并延伸至所述上衣本体的衣摆下沿处,且所述第二侧缝的下端导通所述衣摆下沿,所述第二侧缝和所述第一侧缝导通连接,所述医用病员服沿所述第二侧缝和所述第一侧缝展开形成以所述领口为中心对称的平面片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衣本体、领口、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衣本体两侧的两只袖管;在所述袖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侧缝,所述第一侧缝上端由所述袖管对应患者腋下的位置起,经由所述袖管并延伸至所述袖管的袖口处,且所述第一侧缝的下端导通所述袖口;所述上衣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侧缝,所述第二侧缝上端由所述上衣本体对应患者腋下的位置起,经由所述上衣本体并延伸至所述上衣本体的衣摆下沿处,且所述第二侧缝的下端导通所述衣摆下沿,所述第二侧缝和所述第一侧缝导通连接,所述医用病员服沿所述第二侧缝和所述第一侧缝展开形成以所述领口为中心对称的平面片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本体的前胸对应部分设有贯穿所述领口和所述衣摆下沿的前缝,在所述前缝边缘设置第一连接组件以开闭所述前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缝的两侧设有第二连接组件,以开闭所述第一侧缝;在所述第二侧缝的两侧设有第三连接组件,以开闭所述第二侧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包括若干粘贴扣和若干纽扣,所述粘贴扣包括毛面和勾面,所述毛面和所述勾面一一对应设置,通过将所述毛面和所述勾面的粘结实现所述粘贴扣的连接,所述毛面和所述勾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侧缝的两侧;所述纽扣包括扣眼和扣粒,通过所述扣粒卡接在所述扣眼内实现所述纽扣的连接,所述扣眼和所述扣粒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侧缝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病员服,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洁,管尼娜,侯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