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17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漏雾化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进气腔、出气通道、雾化组件和用于给雾化组件输送雾化液的油仓;雾化组件的雾化通道一端连通进气腔的出气孔,另一端连通出气通道;其中,进气腔内设置有阻挡部,阻挡部用于阻挡雾化液,以防止雾化液从雾化通道进入进气腔后从进气孔渗漏出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进气腔内设置有阻挡部,阻挡部可阻挡从雾化通道流出的雾化液和冷凝液等液体,防止雾化液和冷凝液等液体从进气腔的进气孔渗漏出来,提高了雾化器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雾化器
本技术涉及雾化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漏雾化器。
技术介绍
雾化装置是用于将烟油等雾化液雾化的装置,其广泛应用于电子烟和医疗等领域。现有技术中,雾化器在长时间存储雾化液后,雾化液会从雾化器底部的气道渗漏出来,影响整个雾化器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漏雾化器。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漏雾化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进气腔、出气通道、雾化组件和用于给所述雾化组件输送雾化液的油仓;所述雾化组件的雾化通道一端连通所述进气腔的出气孔,另一端连通所述出气通道;其中,所述进气腔内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挡所述雾化液,以防止所述雾化液从所述雾化通道进入所述进气腔后从所述进气孔渗漏出来。进一步,所述外壳包括壳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盖设在所述壳本体上;所述雾化组件、所述壳本体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所述进气腔;所述进气腔的进气孔开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出气孔开设在所述雾化组件上;其中,所述阻挡部包括进气柱,所述进气柱对应所述进气孔的数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进气柱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孔,所述进气柱的出气口偏离所述出气孔的正对方向。进一步,所述进气腔内设置有挡壁,所述挡壁位于所述进气柱的出气口周围,用于防止所述雾化液溅入所述进气柱的出气口。进一步,所述进气柱的出气口朝向所述雾化组件,所述进气腔的出气孔朝向所述底座;其中,所述挡壁对应所述进气柱的数量设置,且所述挡壁一侧连接所述进气柱,另一侧向所述雾化组件方向延伸。进一步,所述进气腔内设置有吸油件,所述吸油件用于吸收进入所述进气腔的雾化液。进一步,所述雾化组件包括气管、发热件和导油件;所述导油件设置在所述壳本体内并与所述壳本体、所述底座围合形成所述进气腔;所述气管和所述发热件设置在所述导油件上,且所述气管、所述壳本体与所述导油件围合形成所述油仓;其中,所述发热件设置在所述气管的气道内且所述气管设置有导油孔,所述油仓中的雾化液可通过所述导油孔流入所述发热件;所述气管的气道与所述发热件的雾化道连通以构成所述雾化通道;所述气管的气道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出气孔设置在所述导油件上并与发热件的雾化道连通。进一步,所述导油件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密封槽的底部,所述密封槽的槽底设置有盲孔;其中,所述气管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所述发热件的引脚插入所述盲孔内。进一步,所述壳本体设置有出气柱;所述出气柱一端连接所述壳本体,另一端向所述油仓内延伸;所述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出气柱中;所述气管一端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气柱,以使所述气管的气道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其中,所述出气柱和所述气管的连接处套设有密封套。进一步,所述防漏雾化器还包括电极柱,所述电极柱穿过所述底座后穿入所述导油件,以将所述导油件和所述底座相互固定。进一步,所述壳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卡位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卡位部;其中,所述底座盖设在所述壳本体上时,所述第二卡位部与所述第一卡位部相互卡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进气腔内设置有阻挡部,阻挡部可阻挡从雾化通道流出的雾化液和冷凝液等液体,防止雾化液和冷凝液等液体从进气腔的进气孔渗漏出来,提高了雾化器的体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雾化器的剖切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雾化器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雾化器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雾化器中底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雾化器中导油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雾化器中导油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雾化器的另一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水平、竖直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所述的“设置”、“设置于”、“设于”可以是直接设于,也可以是间接设于。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雾化器的剖切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漏雾化器包括外壳10,外壳10内设置有进气腔13、出气通道16、雾化组件20和用于给雾化组件20输送雾化液的油仓14;雾化组件20的雾化通道17一端连通进气腔13的出气孔33,另一端连通出气通道16;其中,进气腔13内设置有阻挡部3,阻挡部3用于阻挡雾化液,以防止雾化液从雾化通道17进入进气腔13后从进气孔31渗漏出来。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对出气通道16吹气时,气体在雾化器内的流通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当用户对出气通道16吸气时,气体在雾化器内的流通方向与图1中箭头的方向相反;当雾化组件20将雾化液雾化在雾化通道17后,用户吸气或吹气可将雾化通道17内的雾气带出雾化器。为防止雾化器在长时间存储雾化液、冷凝液等液体后,液体经过雾化组件20的雾化通道17流入进气腔13,进而从进气腔13的进气孔31流出,本实施例在进气腔13内设置了阻挡部3,阻挡部3可阻挡从雾化通道17流出的雾化液和冷凝液等液体,防止雾化液和冷凝液等液体从进气腔13的进气孔31渗漏出来,提高了雾化器的体验效果。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壳本体11和底座12,底座12盖设在壳本体11上;雾化组件20、壳本体11与底座12围合形成进气腔13;进气腔13的进气孔31开设在底座12上,出气孔33开设在雾化组件20上;其中,阻挡部3包括进气柱30,进气柱30对应进气孔31的数量设置在底座12上,且进气柱30的进气口连通进气孔31,进气柱30的出气口偏离出气孔33的正对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孔31的可以设置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器放置时,底座12通常位于雾化组件20的下方,所以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进气腔、出气通道、雾化组件和用于给所述雾化组件输送雾化液的油仓;所述雾化组件的雾化通道一端连通所述进气腔的出气孔,另一端连通所述出气通道;其中,/n所述进气腔内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挡所述雾化液,以防止所述雾化液从所述雾化通道进入所述进气腔后从所述进气孔渗漏出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进气腔、出气通道、雾化组件和用于给所述雾化组件输送雾化液的油仓;所述雾化组件的雾化通道一端连通所述进气腔的出气孔,另一端连通所述出气通道;其中,
所述进气腔内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挡所述雾化液,以防止所述雾化液从所述雾化通道进入所述进气腔后从所述进气孔渗漏出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漏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盖设在所述壳本体上;
所述雾化组件、所述壳本体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所述进气腔;
所述进气腔的进气孔开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出气孔开设在所述雾化组件上;其中,
所述阻挡部包括进气柱,所述进气柱对应所述进气孔的数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进气柱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孔,所述进气柱的出气口偏离所述出气孔的正对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防漏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内设置有挡壁,所述挡壁位于所述进气柱的出气口周围,用于防止所述雾化液溅入所述进气柱的出气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防漏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柱的出气口朝向所述雾化组件,所述进气腔的出气孔朝向所述底座;其中,
所述挡壁对应所述进气柱的数量设置,且所述挡壁一侧连接所述进气柱,另一侧向所述雾化组件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漏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内设置有吸油件,所述吸油件用于吸收进入所述进气腔的雾化液。


6.如权利要求2所述防漏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传智李子俊
申请(专利权)人:铂德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