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龙虾加工用浸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134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龙虾加工用浸泡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下端设置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部的中间位置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曲轴和第二曲轴,所述第一曲轴和所述第二曲轴的表面均活动套设有活动套,两个所述活动套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杆,两根所述活动杆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旋转轴表面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锥形齿轮,两个所述锥形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曲轴和所述第二曲轴相对面的两侧呈对称分布,所述驱动腔内壁上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有便于脱液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龙虾加工用浸泡装置
本技术涉及小龙虾加工
,具体为一种小龙虾加工用浸泡装置。
技术介绍
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目前在社会的发展,对小龙虾的食用越来越重视,在小龙虾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小龙虾浸泡在溶液中进行加工,但是市面上常见的浸泡装置往往结构比较简单,浸泡完成后,将小龙虾取出后,往往会导致很多液体带出,影响工作环境,同时造成容易造成溶液的浪费,因此,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小龙虾加工用浸泡装置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龙虾加工用浸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龙虾加工用浸泡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的下端设置有驱动腔(2),所述驱动腔(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旋转轴(4),所述旋转轴(4)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曲轴(16)和第二曲轴(19),所述第一曲轴(16)和所述第二曲轴(19)的表面均活动套设有活动套(17),两个所述活动套(17)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杆(14),两根所述活动杆(14)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架(18),所述旋转轴(4)表面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锥形齿轮(20),两个所述锥形齿轮(20)位于所述第一曲轴(16)和所述第二曲轴(19)相对面的两侧呈对称分布,所述驱动腔(2)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龙虾加工用浸泡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的下端设置有驱动腔(2),所述驱动腔(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旋转轴(4),所述旋转轴(4)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曲轴(16)和第二曲轴(19),所述第一曲轴(16)和所述第二曲轴(19)的表面均活动套设有活动套(17),两个所述活动套(17)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杆(14),两根所述活动杆(14)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架(18),所述旋转轴(4)表面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锥形齿轮(20),两个所述锥形齿轮(20)位于所述第一曲轴(16)和所述第二曲轴(19)相对面的两侧呈对称分布,所述驱动腔(2)内壁上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与所述旋转轴(4)传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内壁的上端设置有浸泡腔(3),所述浸泡腔(3)的一侧开设有出液管(13),所述浸泡腔(3)内壁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放置框(8),所述浸泡腔(3)内部下端的两侧分别活动穿插有第一推动杆(5)和第二推动杆(11),所述第一推动杆(5)和所述第二推动杆(11)位于所述支撑架(7)的两侧呈对称分布,其上端分别与所述放置框(8)下端的两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5)和所述第二推动杆(11)的下端均位于所述驱动腔(2)内部,且下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架(18)活动连接,所述浸泡腔(3)内壁的下端的两侧均活动穿插有转动杆(15),两根所述转动杆(1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扇叶(12),两根所述转动杆(15)的下端位于所述驱动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丽彤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国顾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