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635002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乳酸10‑20份、表面活性剂10‑15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30份、柠檬烯3‑5份、去离子水150‑300份、乙醇100‑200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纳30‑5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材料来源丰富,生产设备投入小,在保证杀灭大部分影响人体健康的细菌和病毒的前提下,利用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橄榄果、杏仁、茶叶、芦荟和薰衣草叶的混合提取物,使得消毒液的气味更加怡人,且对人体无害,无刺鼻气味,去除异味,在满足产品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使得人们更易接受产品,一定程度上保证产品销量,为企业获得更大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毒液,特别涉及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
技术介绍
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致病、致腐的有害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当传染给人体时,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为了预防疾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对家庭及公共场所的环境和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及时消除生活环境中的有害微生物。消毒剂具备杀菌谱广、杀菌能力强、作用速度快、稳定性好、毒性低、腐蚀性、刺激性小(应该是无毒、无残留、无腐蚀、无刺激)、易溶于水、对人和动物安全及价廉易得、对环境污染程度低等特点,由此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常备品。但是的大部分消毒剂气味难闻,人们使用时有抵触情绪,同时浓度过高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影响,而一些空气清新剂添加大量人工香精,对人体有一定损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乳酸10-20份、表面活性剂10-15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30份、柠檬烯3-5份、去离子水150-300份、乙醇100-200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纳30-50份、对氯间二甲苯酚50-7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7-8份、橄榄果4-10份、杏仁5-9份、茶叶10-15份、芦荟15-20份、薰衣草叶10-15份。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进一步地,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去除杂质:将所述重量份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橄榄果、杏仁、茶叶、芦荟、薰衣草叶中的杂质去除后混合得混合物;(二)混合熬制:将步骤(一)中的混合物加入到熬制罐中,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水位漫过混合物3-5cm,煮沸后停止加热,15min-30min后再次煮沸,保持煮沸状态10-20min,最后将熬制罐内组分进行过滤的混合液,过滤后冷却备用;(三)配制:将所述重量份的乳酸、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柠檬烯、去离子水、乙醇、月桂醇聚醚硫酸酯纳、对氯间二甲苯酚与步骤(二)中的过滤所得混合液混合得消毒液。进一步地,所述熬制罐为电加热陶瓷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本专利技术原材料来源丰富,生产设备投入小,在保证杀灭大部分影响人体健康的细菌和病毒的前提下,利用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橄榄果、杏仁、茶叶、芦荟和薰衣草叶的混合提取物,使得消毒液的气味更加怡人,且对人体无害,无刺鼻气味,去除异味,在满足产品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使得人们更易接受产品,一定程度上保证产品销量,为企业获得更大价值;二、电加热陶瓷罐使用方便,不易蒸发,极大的保证混合液浓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乳酸15份、季铵盐10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份、柠檬烯4份、去离子水150份、乙醇150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纳30份、对氯间二甲苯酚5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7份、橄榄果6份、杏仁6份、茶叶11份、芦荟15份、薰衣草叶10份。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去除杂质:将所述重量份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橄榄果、杏仁、茶叶、芦荟、薰衣草叶中的杂质去除后混合得混合物;(二)混合熬制:将步骤(一)中的混合物加入到电加热陶瓷罐中,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水位漫过混合物3cm,煮沸后停止加热,20min后再次煮沸,保持煮沸状态15min,最后将电加热陶瓷罐内组分进行过滤的混合液,过滤后冷却备用;(三)配制:将所述重量份的乳酸、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柠檬烯、去离子水、乙醇、月桂醇聚醚硫酸酯纳、对氯间二甲苯酚与步骤(二)中的过滤所得混合液混合得消毒液。实施例2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乳酸20份、季铵盐12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5份、柠檬烯3份、去离子水200份、乙醇200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纳40份、对氯间二甲苯酚6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8份、橄榄果8份、杏仁7份、茶叶12份、芦荟18份、薰衣草叶12份。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去除杂质:将所述重量份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橄榄果、杏仁、茶叶、芦荟、薰衣草叶中的杂质去除后混合得混合物;(二)混合熬制:将步骤(一)中的混合物加入到电加热陶瓷罐中,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水位漫过混合物5cm,煮沸后停止加热,25min后再次煮沸,保持煮沸状态20min,最后将电加热陶瓷罐内组分进行过滤的混合液,过滤后冷却备用;(三)配制:将所述重量份的乳酸、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柠檬烯、去离子水、乙醇、月桂醇聚醚硫酸酯纳、对氯间二甲苯酚与步骤(二)中的过滤所得混合液混合得消毒液。电加热陶瓷罐。实施例3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乳酸12份、季铵盐13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8份、柠檬烯5份、去离子水300份、乙醇180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纳35份、对氯间二甲苯酚55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7份、橄榄果7份、杏仁8份、茶叶15份、芦荟17份、薰衣草叶13份。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去除杂质:将所述重量份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橄榄果、杏仁、茶叶、芦荟、薰衣草叶中的杂质去除后混合得混合物;(二)混合熬制:将步骤(一)中的混合物加入到电加热陶瓷罐中,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水位漫过混合物4cm,煮沸后停止加热,20min后再次煮沸,保持煮沸状态15min,最后将电加热陶瓷罐内组分进行过滤的混合液,过滤后冷却备用;(三)配制:将所述重量份的乳酸、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柠檬烯、去离子水、乙醇、月桂醇聚醚硫酸酯纳、对氯间二甲苯酚与步骤(二)中的过滤所得混合液混合得消毒液。电加热陶瓷罐。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乳酸10-20份、表面活性剂10-15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30份、柠檬烯3-5份、去离子水150-300份、乙醇100-200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纳30-50份、对氯间二甲苯酚50-7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7-8份、橄榄果4-10份、杏仁5-9份、茶叶10-15份、芦荟15-20份、薰衣草叶10-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乳酸10-20份、表面活性剂10-15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30份、柠檬烯3-5份、去离子水150-300份、乙醇100-200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纳30-50份、对氯间二甲苯酚50-7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7-8份、橄榄果4-10份、杏仁5-9份、茶叶10-15份、芦荟15-20份、薰衣草叶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配方可消除异味的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配方可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开成吴耀举高强赵建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特福八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