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害虫治理用诱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4986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7
一种林业害虫治理用诱捕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林业害虫治理技术领域,它包含以下步骤:首先将害虫类诱捕器具的外侧壁上裹设防水层,将害虫类诱捕器具通过铁丝或是弹簧钩挂设在树干上;在害虫类诱捕器具四周的树干上绑设木板,木板的上侧堆垛杂草,将害虫类诱捕器具的进口端露设在杂草的外侧,其余部位均隐藏在杂草的内部;在害虫类诱捕器的进口端部喷洒一号引诱剂,在害虫类诱捕器具内部的集虫部位喷洒二号引诱剂;在害虫类诱捕器具内部的集虫部位以及杂草上均喷洒毒饵;能够有效防止暴风雨的侵袭,增加了诱捕器具的防水性,同时,采用毒饵对害虫进行杀灭,毒饵存放时间长,人工维修成本少,方便应用于大面积防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害虫治理用诱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林业
,具体涉及一种林业害虫治理用诱捕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林业生态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对环境友好的林业害虫防治技术措施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传统的,人们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做诱捕源,制成多种害虫诱捕装置,最常用的主要有水盆诱捕装置和粘胶诱捕装置;但是,水盆诱捕装置需要定期加水和添加洗衣粉等表面活性剂,在野外尤其是旱地缺水地区使用不方便,且遇暴风雨容易翻覆;而粘胶诱捕装置布设田间,遇风沙尘土后粘性不足,需定期更换粘胶;水盆诱捕装置和粘胶诱捕装置所需的日常维护人工成本较高,增加了使用成本,尤其是应用于大面积防治时,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林业害虫治理用诱捕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暴风雨的侵袭,增加了诱捕器具的防水性,同时,采用毒饵对害虫进行杀灭,毒饵存放时间长,人工维修成本少,方便应用于大面积防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将害虫类诱捕器具的外侧壁上裹设防水层,将害虫类诱捕器具通过铁丝或是弹簧钩挂设在树干上;步骤2、在害虫类诱捕器具四周的树干上绑设木板,木板的上侧堆垛杂草,将害虫类诱捕器具的进口端露设在杂草的外侧,其余部位均隐藏在杂草的内部;步骤3、在害虫类诱捕器的进口端部喷洒一号引诱剂,在害虫类诱捕器具内部的集虫部位喷洒二号引诱剂;步骤4、在害虫类诱捕器具内部的集虫部位以及杂草上均喷洒毒饵。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中的害虫类诱捕器具包含诱捕袋、诱捕笼、诱捕盒;所述的防水层采用的是阻燃型防水透气膜。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3中的二号引诱剂的浓度为一号引诱剂浓度的2~4倍;一号引诱剂和二号引诱剂均采用的是植物源引诱剂,如花香类引诱剂,再在不同的爆发期,不同类的害虫针对性的使用性引诱剂。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4中的毒饵的生产步骤包含:步骤4.1、用中火或武火将麦麸或是麸饼炒制金黄,炒制过程火力均匀;步骤4.2、用温水将92%的晶体敌百虫溶解成32倍溶液;步骤4.3、将溶液均匀喷洒在炒香的麦麸或是麸饼上,进行搅拌,搅拌时要充分加水;拌和结束,毒饵即制作完成。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4.1中麦麸或是麸饼的炒制温度为80℃-120℃,炒制时间为6~8分钟。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4.2中的温水的温度为65℃~75℃。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4.3中的搅拌时充分加水的水量一般为麦麸或是麸饼1.2~1.5倍。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1、害虫类诱捕器具固定设置在树干上,且其外侧壁上裹设防水层,能够有效防止暴风雨的侵袭,增加了诱捕器具的防水性;2、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一号引诱剂和二号引诱剂,方便进一步将害虫引诱到害虫类诱捕器具的集虫区内部;3、采用毒饵对害虫进行杀灭,毒饵存放时间长,人工维修成本少,方便应用于大面积防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的实验数据分析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林业害虫治理用诱捕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将害虫类诱捕器具的外侧壁上裹设防水层,将害虫类诱捕器具通过铁丝或是弹簧钩挂设在树干上,避免暴风雨对诱捕器的损害;害虫类诱捕器具包含诱捕袋、诱捕笼、诱捕盒,诱捕器具的内部自带有黑光灯;所述的防水层采用的是阻燃型防水透气膜,防止雨水侵蚀;步骤2、在害虫类诱捕器具四周的树干上绑设木板,木板的上侧堆垛杂草,将害虫类诱捕器具的进口端露设在杂草的外侧,其余部位均隐藏在杂草的内部;蝗虫蟋蟀等趋光性的害虫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捕,又由于其喜栖杂草堆,采用堆草进行诱杀;步骤3、在害虫类诱捕器的进口端部喷洒一号引诱剂,在害虫类诱捕器具内部的集虫部位喷洒二号引诱剂;二号引诱剂的浓度为一号引诱剂浓度的2~4倍;一号引诱剂和二号引诱剂均采用的是植物源引诱剂,如花香类引诱剂,再在不同的爆发期,不同类的害虫针对性的使用性引诱剂;步骤4、在害虫类诱捕器具内部的集虫部位以及杂草上均喷洒毒饵;毒饵的生产步骤包含:用中火或武火将麦麸或是麸饼炒制金黄,炒制过程火力均匀,麦麸或是麸饼的炒制温度为80℃-120℃,炒制时间为6~8分钟;用温度为65℃~75℃的温水将92%的晶体敌百虫溶解成32倍溶液;将溶液均匀喷洒在炒香的麦麸或是麸饼上,进行搅拌,搅拌时要充分加水,水量一般为麦麸或是麸饼1.2~1.5倍;拌和结束,毒饵即制作完成。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为:1、害虫类诱捕器具固定设置在树干上,且其外侧壁上裹设防水层,能够有效防止暴风雨的侵袭,增加了诱捕器具的防水性;2、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一号引诱剂和二号引诱剂,方便进一步将害虫引诱到害虫类诱捕器具的集虫区内部;3、采用毒饵对害虫进行杀灭,毒饵存放时间长,人工维修成本少,方便应用于大面积防治。采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诱捕方法制成的5个诱捕器具投放到森林的不同位置进行害虫治理,经过相同时间,对多种害虫的诱捕效果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对多种害虫的诱捕效果均有增强的趋势,且害虫的杀灭率提高。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害虫治理用诱捕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n步骤(1)、首先将害虫类诱捕器具的外侧壁上裹设防水层,将害虫类诱捕器具通过铁丝或是弹簧钩挂设在树干上;/n步骤(2)、在害虫类诱捕器具四周的树干上绑设木板,木板的上侧堆垛杂草,将害虫类诱捕器具的进口端露设在杂草的外侧,其余部位均隐藏在杂草的内部;/n步骤(3)、在害虫类诱捕器的进口端部喷洒一号引诱剂,在害虫类诱捕器具内部的集虫部位喷洒二号引诱剂;/n步骤(4)、在害虫类诱捕器具内部的集虫部位以及杂草上均喷洒毒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害虫治理用诱捕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将害虫类诱捕器具的外侧壁上裹设防水层,将害虫类诱捕器具通过铁丝或是弹簧钩挂设在树干上;
步骤(2)、在害虫类诱捕器具四周的树干上绑设木板,木板的上侧堆垛杂草,将害虫类诱捕器具的进口端露设在杂草的外侧,其余部位均隐藏在杂草的内部;
步骤(3)、在害虫类诱捕器的进口端部喷洒一号引诱剂,在害虫类诱捕器具内部的集虫部位喷洒二号引诱剂;
步骤(4)、在害虫类诱捕器具内部的集虫部位以及杂草上均喷洒毒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害虫治理用诱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害虫类诱捕器具包含诱捕袋、诱捕笼、诱捕盒;所述的防水层采用的是阻燃型防水透气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害虫治理用诱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二号引诱剂的浓度为一号引诱剂浓度的2~4倍;一号引诱剂和二号引诱剂均采用的是植物源引诱剂,如花香类引诱剂,再在不同的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飞杨明生李俐俐张艳徐克东刘晓萌
申请(专利权)人:周口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