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鱼类盐碱水养殖的驯养投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4977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鱼类盐碱水养殖的驯养投喂方法,包括:将具有耐盐碱性能的养殖对象幼鱼从淡水中转移到盐度7以下的盐碱水中,停食,暂养一天;然后以每天增加1.0‑2.0ppt盐度、8.0‑15.0%碱度速度提高驯养水体的盐度及碱度,直到与目标养殖水体盐碱度相同时停止;驯养期间,根据驯养对象昼夜节律及饮水率特征进行投喂。该方法使具有耐盐碱性能的养殖对象逐步适应盐碱环境并能获得优良的养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鱼类盐碱水养殖的驯养投喂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鱼类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鱼类盐碱水养殖的驯养投喂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钟是一种内源性的自主计时机制,受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周期变化的影响,而鱼类摄食行为受生物钟的调节。在海水高渗环境下,鱼类通过吞饮海水来补偿水分流失,海水鱼类在吞饮海水的过程中,一部分盐分通过鳃上皮的线粒体富集细胞分泌出去,一部分海水会通过食管进入肠道,当碱性海水大量进入胃或肠道时,必然会降低胃液酸性,有些鱼类通过食物在胃中消化时不吞饮海水的方式解决这一矛盾。研究表明,鱼类的摄食消化行为与饮水行为不能同时进行,和大多数动物一样,鱼类在白天或晚上的特定时间进食且鱼类的昼夜节律比高等脊椎动物的昼夜节律更灵活。在自然环境下虹鳟鱼(Oncorhynchusmykiss)白天游到水底进行摄食活动,晚上游到水面进行运动活动;而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摄食活动在晚上进行,运动活动在白天;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具有昼夜连续摄食特性,属于晨昏摄食类型。此外,在虹鳟鱼中发现,喂食时间会显著影响生长性能和蛋白质合成,以及血浆激素和代谢物的日节律,这些结果指出了鱼类节律行为的重要性。盐碱水不同于海水,除了具有高渗特点、还具有高碱和离子不平衡的特点。专利技术人前期的研究表明,类似海水鱼类耐盐碱鱼类(比如青海湖裸鲤)在高盐碱环境下同样具有饮水行为特点,而由于饮入的盐碱水与海水差别很大,研究耐盐碱鱼类在昼夜节律影响下的饮水率和摄食规律,科学制定驯养和投喂策略,对盐碱水养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当前关于盐碱混合胁迫的驯养和投喂方法尚未见报道。针对盐度驯化,大部分采用逐步提升盐度至目标盐度,未考虑采用渗透调节的昼夜节律进行科学投喂。鲟鱼单独盐度驯化,每天提升盐度1-5ppt,一般驯养成活率为35%-76%(湖光源等2005);虹鳟单独盐度驯化,每天提升2-8ppt,存活率为39-78%(付占斐等2020);罗非鱼单独盐度驯化每天提升2-4ppt,成活率为61-97%(么宗利等,2003)。关于盐碱驯养,仅有在对虾有报道,凡纳滨对虾每天降低1-5盐度后再经过离子驯化,入塘存活率80%(来琦芳等2018)。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鱼类盐碱水养殖的驯养投喂方法,以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鱼类盐碱水养殖的驯养投喂方法,包括:(1)将具有耐盐碱性能的养殖对象幼鱼作为驯养用鱼,将幼鱼从淡水中转移到盐度7以下、碱度13mM以下的盐碱水中,停食,暂养一天;(2)然后以每天增加1.0-2.0ppt盐度、8.0-15.0%碱度速度提高驯养水体的盐度及碱度,直到与目标养殖水体盐碱度相同时停止;(3)驯养期间,对于夜间饮水行渗透和酸碱调节的鱼类,在白天进行投喂,夜间按照预设的盐碱梯度进行驯养;对于白天饮水行渗透和酸碱调节的鱼类,在夜间进行投喂,白天按照预设的盐碱梯度进行驯养。所述步骤(1)中驯养用鱼选取大小均匀,健康且有活力的具有耐盐碱性能的养殖对象幼鱼。所述步骤(1)中具有耐盐碱性能的养殖对象为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przewalskii)、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以色列红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Oreochromismossambicus)、虹鳟鱼(Oncorhynchusmykiss)、梭鱼(Mugilsoiuy)、鲈鱼(Lateolabraxjaponicus)、漠斑牙鲆(Paralichthyslethostigma)等。所述步骤(1)中幼鱼规格为稚鱼到一龄幼鱼。所述步骤(1)中盐度7以下、碱度13mM以下的盐碱水是根据目标水土盐碱度及离子比例配制的。所述步骤(3)中白天10:00-16:00进行投喂,夜间22:00按照预设的盐碱梯度进行驯养;夜间22:00进行投喂,白天10:00-16:00按照预设的盐碱梯度进行驯养。所述步骤(3)中投喂量为: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所述步骤(3)中驯养期间溶解氧连续24h中,16h以上必须大于5mg/L,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mg/L。所述步骤(3)中驯养期间当水体中碳酸盐碱度大于5、pH超过8.8时,氨氮含量不得超过0.2mg/L。根据驯养鱼类的生物学特征,驯养期间全程监测水体的盐度、碳酸盐碱度、pH、水温、溶解氧。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探索耐盐碱鱼类昼夜节律特点,建立了一套用于盐碱环境下鱼类养殖驯化和投喂方法。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在盐碱水环境下养殖鱼类的驯养及投喂方法,根据鱼类的昼夜节律特性,科学合理进行盐碱驯化和投喂,使其逐步适应盐碱环境并能获得优良的养殖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不同时间青海湖裸鲤饮水率。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不同时间青海湖裸鲤胃蛋白酶活力。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盐碱环境下驯养成活率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1.盐碱胁迫设置盐度17的盐碱水(碱度为34.61mM)实验组(L17组)。试验用水均采用过滤自来水,用NaCl(AR)、MgCl2.6H2O(AR)、Na2SO4(AR)、CaCl2(AR)、KCl(AR)、NaHCO3(AR)、Na2CO3(AR)按比例(质量比例为93.87:188.55:76.94:1.00:8.26:31.60:14.50)配制相应盐碱水,全部溶解后曝气24h使用。试验期间全程监测水体的盐度和碳酸盐碱度、pH及水温(L17组实测盐度16.78,碱度34.43mM,pH9.02,水温为16.7℃,当pH升高到9.2以上时需换水使得pH低于9.2)。盐度和水温使用YSI6600多功能水质分析仪检测,pH值用DELTA320型精密pH计(METTLERTOLEDO)检测,碳酸盐碱度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于4:00、10:00、16:00、22:00将实验组的盐碱水取出50L加入PEG-4000,使其终浓度为1.00g·L-1。将5-6尾青海湖裸鲤幼鱼转入含1.00g·L-1PEG-4000的各实验组中,15min后取水样,6h后取鱼。试验水体总体系200L,每次取50L配制1.00g·L-1PEG-4000,胁迫周期4天,期间每2天换一次水。2.样品制备从4:00开始,在每次放入鱼后的第15min取水样,用于PEG-4000含量的测定,6h处理后取实验鱼5-6尾,经0.40g·L-1MS-222麻醉,用不含PEG-4000的盐碱水溶液冲洗。通过尾静脉抽取血液,测定pH后立即离心,取上清,4℃保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鱼类盐碱水养殖的驯养投喂方法,包括:/n(1)将具有耐盐碱性能的养殖对象幼鱼作为驯养用鱼,将幼鱼从淡水中转移到盐度7以下、碱度13mM以下的盐碱水中,停食,暂养一天;/n(2)然后以每天增加1.0-2.0ppt盐度、8.0-15.0%碱度速度提高驯养水体的盐度及碱度,直到与目标养殖水体盐碱度相同时停止;/n(3)驯养期间,对于夜间饮水行渗透和酸碱调节的鱼类,在白天进行投喂,夜间按照上述预设的盐碱梯度进行驯养;对于白天饮水行渗透和酸碱调节的鱼类,在夜间进行投喂,白天按照上述预设的盐碱梯度进行驯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鱼类盐碱水养殖的驯养投喂方法,包括:
(1)将具有耐盐碱性能的养殖对象幼鱼作为驯养用鱼,将幼鱼从淡水中转移到盐度7以下、碱度13mM以下的盐碱水中,停食,暂养一天;
(2)然后以每天增加1.0-2.0ppt盐度、8.0-15.0%碱度速度提高驯养水体的盐度及碱度,直到与目标养殖水体盐碱度相同时停止;
(3)驯养期间,对于夜间饮水行渗透和酸碱调节的鱼类,在白天进行投喂,夜间按照上述预设的盐碱梯度进行驯养;对于白天饮水行渗透和酸碱调节的鱼类,在夜间进行投喂,白天按照上述预设的盐碱梯度进行驯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具有耐盐碱性能的养殖对象为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przewalskii)、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以色列红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Oreochromismossambicus)、虹鳟鱼(Oncorhynchusmykiss)、梭鱼(Mugilsoiuy)、鲈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么宗利来琦芳周凯高鹏程王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