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种子加工用包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子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种子加工用包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种子是指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种子的形成使幼小的孢子体胚珠得到母体的保护,并像哺乳动物的胎儿那样得到充足的养料。种子还有种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植物的系统发育过程中种子植物能够代替蕨类植物取得优势地位。种子包衣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开发的一项促进农业增产丰收的高新技术,用种衣剂包过的种子播种后,能迅速吸水膨胀。随着种子内胚胎的逐渐发育以及幼苗的不断生长,种衣剂将含有的各种有效成分缓慢地释放,被种子幼苗逐步吸收到体内,从而达到防治苗期病虫害、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种子包衣已被列为我国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项目。现有技术中,在对种子进行包衣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种衣剂添加不均匀的情况,导致种子包衣的厚度不均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种子加工用包衣装置,包括加工箱(101),所述加工箱(1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脚架(102),所述支撑脚架(102)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6),所述支撑板(12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03),所述驱动电机(1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04),所述转轴(104)贯穿加工箱(101)的底部外壁并延伸至加工箱(101)的内部,所述转轴(104)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绞龙(105),所述加工箱(101)的顶端连通有进料管(106),所述加工箱(101)一侧的底端连通有出料管(107),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101)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子加工用包衣装置,包括加工箱(101),所述加工箱(1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脚架(102),所述支撑脚架(102)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6),所述支撑板(12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03),所述驱动电机(1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04),所述转轴(104)贯穿加工箱(101)的底部外壁并延伸至加工箱(101)的内部,所述转轴(104)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绞龙(105),所述加工箱(101)的顶端连通有进料管(106),所述加工箱(101)一侧的底端连通有出料管(107),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101)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0),所述固定杆(110)之间固定连接有环形管(111),所述加工箱(101)的顶端连通有注液管(112),所述注液管(112)的一端贯穿加工箱(101)的外壁并延伸至与环形管(111)相连通,所述环形管(111)的底端外壁上开设有多个成环形均匀分布的分液孔(113),所述进料管(106)的两侧均设有固定连接在加工箱(101)顶端的弹簧(114),所述弹簧(1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5),所述连接块(115)靠近进料管(1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16),所述调节杆(116)贯穿加工箱(101)的外壁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进料管(106)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环(117),两个所述调节杆(116)均与连接环(117)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116)的底端且位于环形管(11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板(118),所述底板(1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孔塞(119),所述进料管(106)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相匹配的密封盖(121),所述加工箱(101)的一侧设置有手搅机构,所述手搅机构包括固定块(201)、插杆(202)、卡杆(203)、摇把(204)、挡块(205)、通孔(206),所述固定块(201)固定连接在加工箱(101)一侧的外壁上,所述固定块(20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206),所述通孔(206)内滑动连接有插杆(202),所述插杆(202)贯穿固定块(201),所述插杆(2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杆(203),所述插杆(2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摇把(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子加工用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101)的底端内壁设置为倾斜状,且靠近出料管(107)的一侧低于远离出料管(107)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子加工用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107)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管盖(108),所述管盖(108)的内壁上固定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