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材料、其制造方法和蓄热槽技术

技术编号:263482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44
蓄热材料,所述蓄热材料由温敏性高分子凝胶构成,所述温敏性高分子凝胶由温敏性高分子、和选自水、有机溶剂和它们的混合物中的溶剂构成,其特征在于,以下限临界溶液温度为界,亲水性与疏水性可逆地变化,并且在所述变化的过程中,所述温敏性高分子凝胶中所含的所述溶剂维持液体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热材料、其制造方法和蓄热槽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热材料、其制造方法和蓄热槽。
技术介绍
从家庭、办公室、工场、废弃物处理设施等具有热源的设施中,将大量的120℃左右以下的低温排热未利用地排出。为了有效利用该未利用热,寻求能够将低温排热高密度地蓄热的材料。在使用这样的蓄热材料的情况下,作为热介质,使用常压下的水时便利且优选。因此,蓄热材料的熔点优选为100℃以下。作为无机系蓄热材料,可列举出氢氧化钡八水盐(熔点78℃)、硝酸镁六水盐(熔点89℃)等无机水合盐。但是,氢氧化钡八水盐被指定为有害物质,硝酸镁六水盐具有腐蚀金属的问题,均尚未实用化。另一方面,作为有机系蓄热材料,可列举出石蜡、脂肪酸、糖醇等。但是,这些有机系蓄热材料由于来自熔解热的蓄热密度小,因此尚未实用化。近年来,已知利用了水凝胶的蓄热材料。该蓄热材料在相变温度以上的温度范围中保持非流动性,即使夹持着相变温度反复进行冷却-加热操作,也能够稳定地保持非流动性。作为这样的蓄热材料,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蓄热材料,其具有:使选自聚丙烯酰胺衍生物、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或聚甲基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材料由温敏性高分子凝胶构成,所述温敏性高分子凝胶由温敏性高分子、和选自水、有机溶剂和它们的混合物中的溶剂形成,以下限临界溶液温度为界,亲水性与疏水性可逆地变化,并且在所述变化的过程中,所述温敏性高分子凝胶中所含的所述溶剂维持液体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05 JP 2018-0729481.一种蓄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材料由温敏性高分子凝胶构成,所述温敏性高分子凝胶由温敏性高分子、和选自水、有机溶剂和它们的混合物中的溶剂形成,以下限临界溶液温度为界,亲水性与疏水性可逆地变化,并且在所述变化的过程中,所述温敏性高分子凝胶中所含的所述溶剂维持液体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性高分子具有交联结构,而且在分子末端具有选自羟基、磺酸基、氧磺酸基、磷酸基和氧磷酸基中的一种以上的官能团,构成所述温敏性高分子的重复单元、所述官能团与所述交联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99:0.5:0.5~70:20:10。


3.一种蓄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材料由温敏性高分子凝胶构成,所述温敏性高分子凝胶包含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和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具有由所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共价键合端与由所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共价键合端结合的交联结构,由所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作为下述官能团的X与由所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99:0.5:0.5~70:23:7,以下限临界溶液温度为界,亲水性与疏水性可逆地变化,
【化1】



式中,R1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R2表示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R1和R2可以相同也可不同,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X表示共价键合端或者表示选自羟基、磺酸基、氧磺酸基、磷酸基和氧磷酸基中的一种以上的官能团,*表示共价键合端,
【化2】



式中,*表示共价键合端,q表示1~3的整数。


4.一种蓄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材料由温敏性高分子凝胶构成,所述温敏性高分子凝胶包含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和由下述通式(3)或下述通式(4)表示的结构单元,具有由所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共价键合端、由所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共价键合端和由所述通式(3)或所述通式(4)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共价键合端结合的交联结构,由所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与由所述通式(3)或所述通式(4)表示的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95:5~20:80,由所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和由所述通式(3)或所述通式(4)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合计、作为下述官能团的X、和由所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99:0.5:0.5~70:23:7,以下限临界溶液温度为界,亲水性与疏水性可逆地变化,
【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信时英治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