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和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476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37
提供在具有透过性的同时、能够维持包括透光性在内的品质的地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地毯(1)具有在1次基布(11)的表面(11a)将多个绒头纱(12)栽绒而得到的绒头层(10)、和在1次基布的背面(11b)侧配置的背衬层(20),地毯的总光线透过率为0.5%以上,从1次基布的表面侧观察地毯的情况下的明度为30以上,地毯的伴随摩擦的动态载重所导致的厚度减少率为25%以下。

Carpe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地毯和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毯和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地毯,例如要求配置在光源上,在未从光源输出光时用作通常的地毯,另一方面,在紧急时等从光源发射光而用于诱导路径、灯饰等的地毯。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上述那样的具有透光性的地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1-505181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2-517263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地毯在地毯的制造时具有透光性。然而,在使用地毯时,在地毯上人通过、或者脚轮等移动,因此发生倒绒等。如果发生这样的倒绒等,则有包括透光性在内的品质降低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具有透光性的同时、能够维持包括透光性在内的品质的地毯。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地毯具有在1次基布的表面将多个绒头纱栽绒而得到的绒头层、和在上述1次基布的背面侧配置的背衬层,上述地毯的总光线透过率为0.5%以上(以下也称为“条件1”),从上述1次基布的表面侧观察地毯的情况下的明度为30以上(以下也称为“条件2”),上述地毯的伴随摩擦的动态载重所导致的厚度减少率为25%以下(以下称为“条件3”)。上述构成的地毯满足上述条件1和条件,因此具有透光性,满足条件3,因此即使使用地毯,也能够维持包括透光性在内的品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地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绒头层中的上述绒头纱的栽植密度可以为80~180根/6.45cm2。由此,更容易满足上述条件1、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地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1次基布的总光线透过率可以为60%以上,上述背衬层的总光线透过率可以为50%以上。由此,容易满足上述条件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地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绒头层的绒头高度可以为4~10mm。由此,在满足条件3的同时容易满足条件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地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绒头纱可以包含聚酰胺系纤维,上述1次基布可以为聚酯系长纤维无纺布,上述背衬层可以包含氯乙烯树脂和增强材料。由此,在提高透光性的同时,能够抑制地毯的翘曲和尺寸变化等。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地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背衬层的厚度的例为1~4mm。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地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背衬层可以与上述1次基布的上述背面相接。由此,容易满足上述条件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地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绒头纱所具有的单纤维的异型度可以为1.1~8。由此,更容易满足条件1、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地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前述地毯可以包含2个以上的区域,前述2个以上的区域各自可以具有与前述2个以上的区域之中的另外的1个以上的区域不同的总光线透过率。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地毯各区域中透光性存在强弱,因此在光透过时显示规定的文字、图像、外观设计等的用途中是有用的。该实施方式中,优选从前述1次基布的表面侧观察前述2个以上的各区域的情况下的明度与从前述1次基布的表面侧观察前述2个以上的区域之中的另外的1个以上的区域的情况下的明度不同。针对前述2个以上的各区域,通过绒头层的栽绒纱的染色的种类和强弱来调节明度,由此容易使总光线透过率彼此不同。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地毯具有在1次基布的表面将多个绒头纱栽绒而得到的绒头层、和在前述1次基布的背面侧配置的背衬层,前述地毯包含第1部分和第2部分,前述第1部分满足前述的条件1、条件2和条件3,前述第2部分的总光线透过率低于0.5%。前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地毯中,前述第1部分满足前述条件1和条件,因此具有透光性,且满足条件3,因此即使使用地毯也能够维持包括透光性在内的品质。进一步,前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地毯包含前述第1部分和前述第2部分,由此在光透过时能够集中于前述第1部分而使光透过,因此在显示规定的文字、图像、外观设计等的用途中是有用的。特别地,前述第2部分所包围的前述第1部分、或者前述第1部分所包围的前述第2部分在从背面向前述地毯输出光时容易目视辨认为鲜明的图像,故而优选。该实施方式中,从前述1次基布的表面侧观察前述第1部分的情况下的明度优选与从前述1次基布的表面侧观察前述第2部分的情况下的明度不同。针对前述第1部分和前述第2部分各自,通过绒头层的栽绒纱的染色的种类和强弱来调节明度,由此容易使总光线透过率彼此不同。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地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前述第2部分的伴随摩擦的动态载重所导致的厚度减少率为25%以下。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地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前述第1部分中,优选前述第1部分和前述第2部分两者中,前述绒头层中的前述绒头纱的栽植密度可以为80~180根/6.45cm2。由此,更容易满足前述条件1、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地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前述第1部分中,优选前述第1部分和前述第2部分两者中,前述1次基布的总光线透过率可以为60%以上,前述背衬层的总光线透过率可以为50%以上。由此,容易满足前述条件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地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前述第1部分中,优选前述第1部分和前述第2部分两者中,前述绒头层的绒头高度可以为4~10mm。由此,在满足条件3的同时容易满足条件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地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前述第1部分中,优选前述第1部分和前述第2部分两者中,前述绒头纱可以包含聚酰胺系纤维,前述1次基布可以为聚酯系长纤维无纺布,前述背衬层可以包含氯乙烯树脂和增强材料。由此,在提高透光性的同时,能够抑制地毯的翘曲和尺寸变化等。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地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前述第1部分中,优选前述第1部分和前述第2部分两者中,前述背衬层的厚度的例子为1~4mm。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地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前述第1部分中,优选前述第1部分和前述第2部分两者中,前述背衬层可以与前述1次基布的前述背面相接。由此,容易满足前述条件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地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前述第1部分中,优选前述第1部分和前述第2部分两者中,前述绒头纱所具有的单纤维的异型度可以为1.1~8。由此,更容易满足条件1、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地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前述第1部分包含2个以上的区域,前述2个以上的区域各自可以具有与前述2个以上的区域之中的另外的1个以上的区域不同的总光线透过率。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地毯的第1部分中的各区域透光性存在强弱,因此在光透过时显示规定的文字、图像、外观设计等的用途中是有用的。该实施方式中,从前述1次基布的表面侧观察前述2个以上的各区域的情况下的明度优选与从前述1次基布的表面侧观察前述2个以上的区域之中的另外的1个以上的区域的情况下的明度不同。针对前述2个以上的区域各自,通过绒头层的栽绒纱的染色的种类和强弱来调节明度,由此容易使总光线透过率彼此不同。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涉及地毯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地毯,其具有在1次基布的表面将多个绒头纱栽绒而得到的绒头层、和在前述1次基布的背面侧配置的背衬层,/n前述地毯的总光线透过率为0.5%以上,/n从前述1次基布的表面侧观察前述地毯的情况下的明度为30以上,/n前述地毯的伴随摩擦的动态载重所导致的厚度减少率为25%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30 JP 2018-0682231.地毯,其具有在1次基布的表面将多个绒头纱栽绒而得到的绒头层、和在前述1次基布的背面侧配置的背衬层,
前述地毯的总光线透过率为0.5%以上,
从前述1次基布的表面侧观察前述地毯的情况下的明度为30以上,
前述地毯的伴随摩擦的动态载重所导致的厚度减少率为25%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毯,其中,前述绒头层中的前述绒头纱的栽植密度为80~180根/6.45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毯,其中,
前述1次基布的总光线透过率为60%以上,
前述背衬层的总光线透过率为5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毯,其中,前述绒头层的绒头高度为4~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毯,其中,
前述绒头纱包含聚酰胺系纤维,
前述1次基布为聚酯系长纤维无纺布,
前述背衬层包含氯乙烯树脂和增强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毯,其中,前述背衬层的厚度为1~4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毯,其中,前述背衬层与前述1次基布的前述背面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毯,其中,前述绒头纱所具有的单纤维的异型度为1.1~8。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毯,其中,
前述地毯包含2个以上的区域,
前述2个以上的区域各自具有与前述2个以上的区域之中的另外的1个以上的区域不同的总光线透过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毯,其中,从前述1次基布的表面侧观察前述2个以上的各区域的情况下的明度与从前述1次基布的表面侧观察前述2个以上的区域之中的另外的1个以上的区域的情况下的明度不同。


11.地毯,其具有在1次基布的表面将多个绒头纱栽绒而得到的绒头层、和在前述1次基布的背面侧配置的背衬层,
前述地毯包含第1部分和第2部分,
前述第1部分的总光线透过率为0.5%以上,
从前述1次基布的表面侧观察前述第1部分的情况下的明度为30以上,
前述第1部分的伴随摩擦的动态载重所导致的厚度减少率为25%以下,
前述第2部分的总光线透过率低于0.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地毯,其中,前述地毯的前述第1部分中,前述绒头层中的前述绒头纱的栽植密度为80~180根/6.45cm2。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地毯,其中,前述地毯的前述第1部分中,
前述1次基布的总光线透过率为60%以上,
前述背衬层的总光线透过率为50%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毯,其中,前述地毯的前述第1部分中,
前述绒头层的绒头高度为4~10mm。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毯,其中,前述地毯的前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村一也武田昌信梶山宏史长谷和治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