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设备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对检测设备按照功能进行用途划分,所述用途划分结果为检测模块、数据发送模块;并对检测模块的各个用途单元进行编号;S2、周期性按照编号对检测模块的功能进行检测;S3、将检测通过后,启动数据发送模块的数据发送功能,并在待测物质检测完毕后进行数据加密传输。
A method of data encryption transmission for detec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设备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仪器中数据传输
,特别涉及一种检测设备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生化分析仪又常被称为生化仪,是采用光电比色原理来测量体液中某种特定化学成分的仪器。由于其测量速度快、准确性高、消耗试剂量小,现已在各级医院、防疫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得到广泛使用。针对现有技术中,生化分析检测设备的数据加密传输过程之前,没有对整个数据的获取过程进行检验,即使采用了安全的加密方式,由于获取过程的不安全,使得整个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测设备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对检测设备按照功能进行用途划分,所述用途划分结果为检测模块、数据发送模块;并对检测模块的各个用途单元进行编号;S2、周期性按照编号对检测模块的功能进行检测,包括:S21、初始化各个用途单元的功能,并对各个用途单元进行完整性校验;并根据完整校验结果生成初始数据向量,所述初始数据向量以编号进行排列;并通过第一预设算法获得数据向量的配置方案,其中n为用途单元的总数:;其中,为第n个用途单元的配置方案,为第n个用途单元的初始最优配置方案;S22、初始化,则检测模块的初始完整度为,其中为完整度函数,并令,其中为检测模块通过检测的初始完整度值;S23、对检测模块进行检测的各个项目,,计算并获得各个项目的影响度值,,并将各个项目的值按照由大到小依次整合得到序列值,并令是的序列值,并令;其中为平衡因子,用于在迭代中提高一个项目的完整度值,为表示第个项目的用途单元的校验结果值为时的开销值;S24、令,并判断是否大于n,在大于n时,跳转到步骤S28;在小于或等于n时,跳转到步骤S25;S25、令,判断对于数据集合是否存在可行的配置方案,在不存在可行的配置方案时,跳转到步骤S26;否则计算并判断是否大于,在大于时,令,并将的值更新为,并同时跳转到步骤S24和步骤S27;在小于或者等于时,跳转到步骤S29;S26、令,并跳转到步骤S24;S27、判断的值在步骤S24-S26的n次循环中是否获得增加至少一次,在增加时跳转到步骤S23;否则跳转到步骤S29;S28、令,判断是否小于值,在小于时,跳转到步骤S29;否则跳转到步骤S23;S29、将值作为检测模块通过检测的最终完整度值并跳转到步骤S3,S3、将检测通过后,启动数据发送模块的数据发送功能,并在待测物质检测完毕后进行数据加密传输。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检测设备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中,所述步骤S1还包括:将数据发送模块进一步按照功能进行划分,划分为数据发送激活单元、数据发送单元,所述数据发送激活单元用于在检测模块的功能检测通过后,启动数据发送模块的数据发送功能;所述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在启动数据发送模块的数据发送功能之后,进行数据加密传输。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检测设备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中,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获取历次检测过程中,检测模块中各个用途单元的实际检测值,以及实际检测值对应检测时间,并生成验证数据集合,根据验证矩阵对检测模块的实际检验效果进行评估。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设备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对数据发送模块进行检测,并只有在检测通过后,启动数据发送模块的数据发送功能,并在待测物质检测完毕后进行数据加密传输,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生化分析检测设备的数据加密传输过程之前,没有对整个数据的获取过程进行检验,即使采用了安全的加密方式,由于获取过程的不安全,使得整个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测设备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对检测设备按照功能进行用途划分,所述用途划分结果为检测模块、数据发送模块;并对检测模块的各个用途单元进行编号;S2、周期性按照编号对检测模块的功能进行检测,包括:S21、初始化各个用途单元的功能,并对各个用途单元进行完整性校验;并根据完整校验结果生成初始数据向量,所述初始数据向量以编号进行排列;并通过第一预设算法获得数据向量的配置方案,其中n为用途单元的总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各个用途单元是串行连接的,并且不同用途单元承担生化物质检验中不同项目的主导作用。;其中,为第n个用途单元的配置方案,为第n个用途单元的初始最优配置方案;为第n个用途单元的配置方案,是指用途单元内用于保证项目检测准确性,而提供的内部元件的数量。最优配置方案是指在用于保证项目检测准确性,而提供的内部元件的最小数量。S22、初始化,则检测模块的初始完整度为,其中为完整度函数,并令,其中为检测模块通过检测的初始完整度值;完整度是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时符合要求的检测准确率。S23、对检测模块进行检测的各个项目,,计算并获得各个项目的影响度值,,并将各个项目的值按照由大到小依次整合得到序列值,并令是的序列值,并令;其中为平衡因子,用于在迭代中提高一个项目的完整度值,为表示第个项目的用途单元的校验结果值为时的开销值,这种开销值是因为内部元件的数量增加导致的成本支出;S24、令,并判断是否大于n,在大于n时,跳转到步骤S28;在小于或等于n时,跳转到步骤S25;S25、令,判断对于数据集合是否存在可行的配置方案,在不存在可行的配置方案时,跳转到步骤S26;否则计算并判断是否大于,在大于时,令,并将的值更新为,并同时跳转到步骤S24和步骤S27;在小于或者等于时,跳转到步骤S29;S26、令,并跳转到步骤S24;S27、判断的值在步骤S24-S26的n次循环中是否获得增加至少一次,在增加时跳转到步骤S23;否则跳转到步骤S29;S28、令,判断是否小于值,在小于时,跳转到步骤S29;否则跳转到步骤S23;当各个用途单元中内部元件的数量增加,无法提高检测模块的完整度时,会降到一个特定的值,迭代过程就要终止。S29、将值作为检测模块通过检测的最终完整度值并跳转到步骤S3,S3、将检测通过后,启动数据发送模块的数据发送功能,并在待测物质检测完毕后进行数据加密传输。只有在值符合预设要求时,才判定检测通过。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检测设备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中,所述步骤S1还包括:将数据发送模块进一步按照功能进行划分,划分为数据发送激活单元、数据发送单元,所述数据发送激活单元用于在检测模块的功能检测通过后,启动数据发送模块的数据发送功能;所述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在启动数据发送模块的数据发送功能之后,进行数据加密传输。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检测设备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中,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获取历次检测过程中,检测模块中各个用途单元的实际检测值,以及实际检测值对应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设备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nS1、对检测设备按照功能进行用途划分,所述用途划分结果为检测模块、数据发送模块;并对检测模块的各个用途单元进行编号;/nS2、周期性按照编号对检测模块的功能进行检测,包括:/nS21、初始化各个用途单元的功能,并对各个用途单元进行完整性校验;并根据完整校验结果生成初始数据向量,所述初始数据向量以编号进行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设备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检测设备按照功能进行用途划分,所述用途划分结果为检测模块、数据发送模块;并对检测模块的各个用途单元进行编号;
S2、周期性按照编号对检测模块的功能进行检测,包括:
S21、初始化各个用途单元的功能,并对各个用途单元进行完整性校验;并根据完整校验结果生成初始数据向量,所述初始数据向量以编号进行排列;并通过第一预设算法获得数据向量的配置方案,其中n为用途单元的总数:
;其中,为第n个用途单元的配置方案,为第n个用途单元的初始最优配置方案;
S22、初始化,则检测模块的初始完整度为,其中为完整度函数,并令,其中为检测模块通过检测的初始完整度值;
S23、对检测模块进行检测的各个项目,,计算并获得各个项目的影响度值,
,并将各个项目的值按照由大到小依次整合得到序列值,并令是的序列值,并令;其中为平衡因子,用于在迭代中提高一个项目的完整度值,为表示第个项目的用途单元的校验结果值为时的开销值;
S24、令,并判断是否大于n,在大于n时,跳转到步骤S28;在小于或等于n时,跳转到步骤S25;
S25、令,判断对于数据集合是否存在可行的配置方案,在不存在可行的配置方案时,跳转到步骤S26;否则计算并判断是否大于,在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静,舒芹,董思远,杨思雨,张雪娇,赵愿安,
申请(专利权)人:华芯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