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除尘的自动散热变电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除尘的自动散热变电箱。
技术介绍
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变电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现在的变电箱在使用时会存在一些问题,箱式变电站一般不设有主动散热功能,容易造成危险,虽有一些设有主动散热功能的箱式变电站,但这些变电站大多是利用电能转换为风能进行散热,不利于于节能的发展,不论是主动散热型箱式变电站还是被动散热型箱式变电站,其上都会设有散热网,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灰尘,而集聚较多的灰尘时,就会影响到散热的效率。经检索,申请号为CN202010056999.7名为一种主动散热型箱式变电站的专利申请文件,在进行散热时,只靠气囊将热气排挤出去,且气体方向流动单一,这样使用起来散热效果较差,并且在使用时只能对灰尘进行单一的清扫,仍会有不少灰尘留在散热网上,清理不干净使得散热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除尘的自动散热变电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除尘的自动散热变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所述壳体(1)内开设有散热腔(2)与触发腔(3),所述散热腔(2)位于触发腔(3)的下方,所述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防尘槽(5),所述壳体(1)内开设有传动腔(4),所述传动腔(4)位于触发腔(3)的右方,并位于散热腔(2)的右上方,所述散热腔(2)内设有发热块(9);/n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设置在触发腔(3)内的转杆(6),所述转杆(6)的两端分别与触发腔(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6)上设有两个螺纹层,两个所述螺纹层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7),两个所述螺纹块(7)均与触发腔(3)的内壁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除尘的自动散热变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内开设有散热腔(2)与触发腔(3),所述散热腔(2)位于触发腔(3)的下方,所述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防尘槽(5),所述壳体(1)内开设有传动腔(4),所述传动腔(4)位于触发腔(3)的右方,并位于散热腔(2)的右上方,所述散热腔(2)内设有发热块(9);
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设置在触发腔(3)内的转杆(6),所述转杆(6)的两端分别与触发腔(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6)上设有两个螺纹层,两个所述螺纹层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7),两个所述螺纹块(7)均与触发腔(3)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螺纹块(7)之间设有第一气囊(8),所述转杆(6)的两端均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外,所述转杆(6)的其中一端贯穿传动腔(4),所述转杆(6)位于壳体(1)外的部分沿其周向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10);
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开设在散热腔(2)与触发腔(3)之间的连接腔(17),所述散热腔(2)内设有空心板(15),所述连接腔(17)内设有出气管(18),所述传动腔(4)内设有连接杆(31),所述连接杆(31)的下端与传动腔(4)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杆(6)位于传动腔(4)的部分安装有第一锥齿轮(33),所述连接杆(31)的上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34),所述第一锥齿轮(33)与第二锥齿轮(34)啮合,所述连接杆(31)与出气管(18)上均套设有第一传动轮(19),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19)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16)传动,所述出气管(18)的下端延伸至散热腔(2)内并与空心板(1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18)的下端延伸至空心板(15)的内部并与空心板(15)连通,所述触发腔(3)内设有进气管(29),所述进气管(29)的上端延伸至防尘槽(5)内,所述进气管(29)的下端与第一气囊(8)连通,所述连接腔(17)内设有引气管,所述引气管下端通过旋转接头(20)与出气管(18)的上端连通,所述引气管的上端延伸至触发腔(3)内并与第一气囊(8)的上端连通。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