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常规地,诸如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等的连接器已经用于将一对平行电路基板电连接。这些类型的连接器附接于一对电路基板的相互面对的面,且当互相嵌合时导通(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图7是示出常规的连接器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在图中,811表示安装在电路基板(未示出)上的连接器基座,其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细长的侧壁部814以及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并配设于一对侧壁部814之间的凸部813。此外,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细长的凹槽部812形成在凸部813的两侧与侧壁部814之间,且多个端子861在连接器的长度方向上并排并附接于凹槽部812内。当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未示出)嵌合时,形成于配合连接器的配合基座上的一对凸部分别插入凹槽部812。因此,端子861接触并排附接于凸部的配合端子(未示出)并与配合端子导通。嵌合引导部821形成在基座8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连结于凹槽部812的嵌合凹部822形成于嵌合引导部821。用作电源端子的加强配件851附接于嵌合引导部821。加强配件85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附接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端子以及附接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加强配件;/n其中:/n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形成于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嵌合引导部,所述嵌合引导部包括嵌合凹部,所述嵌合凹部供形成于配合连接器的配合连接器本体的长度方向两端的配合嵌合引导部插入;/n所述加强配件包括:本体部,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所述本体部附接于所述嵌合引导部的端壁部的外侧;端壁覆盖部,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上端,所述端壁覆盖部覆盖所述端壁部的上侧和内侧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一对能够弹性变形的接触臂部,连接于所述端壁覆盖部的下端;/n各接触臂部包括:底面部,沿所述嵌合凹部的底面延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22 JP 2019-134425;20190425 US 62/838,3451.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附接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端子以及附接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加强配件;
其中:
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形成于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嵌合引导部,所述嵌合引导部包括嵌合凹部,所述嵌合凹部供形成于配合连接器的配合连接器本体的长度方向两端的配合嵌合引导部插入;
所述加强配件包括:本体部,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所述本体部附接于所述嵌合引导部的端壁部的外侧;端壁覆盖部,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上端,所述端壁覆盖部覆盖所述端壁部的上侧和内侧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一对能够弹性变形的接触臂部,连接于所述端壁覆盖部的下端;
各接触臂部包括:底面部,沿所述嵌合凹部的底面延伸;以及立设部,从所述底面部的末端向上方延伸;
所述底面部包括:纵部,从所述端壁覆盖部的下端向所述连接器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延伸;以及横部,从所述纵部的末端向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宽度方向外侧延伸;以及
所述立设部包括形成在末端附近的接触凸部,所述接触凸部向连接器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膨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加强配件包括凹部覆盖部,所述凹部覆盖部连接于所述端壁覆盖部的下端,所述凹部覆盖部覆盖所述嵌合凹部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且所述凹部覆盖部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宽度方向上配设在一对接触臂部的纵部之间并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纵部隔开,且所述凹部覆盖部与所述嵌合凹部的底板的位于所述凹部覆盖部的两侧的一部分一体化。
3.根据权利要求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