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535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发光器件层和光纤层,光纤层至少对应第一显示区设置于阵列基板朝向发光器件层的一侧,光纤层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光纤,光纤的长轴沿第一方向延伸。当显示面板受到环境光照射时,第一显示区内的入射光线先通过光纤层再经阵列基板到达感光组件,通过光纤层可以减少光线穿过阵列基板时发生的散射、反射和衍射,增加入射到对应第一显示区设置的感光组件的光线量和光线强度,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对应感光组件的区域的光透过率,能够满足感光组件的采光要求。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作为新型显示技术,具有高色域、可折叠、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因而OLED显示面板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随着OLED技术的广泛发展和应用,高屏占比甚至全面屏已成为目前显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手机前置摄像头的存在一直是全面屏显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难点,而近年来出现的屏下摄像头技术为全面屏的实现带来了可能。但现有技术中存在摄像头显示区光透过率低的问题,导致摄像头成像质量较差。因此如何提高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提高显示面板的光透过率,以满足感光组件的采光要求。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阵列基板、发光器件层以及光纤层,光纤层至少对应第一显示区设置于阵列基板朝向发光器件层的一侧,光纤层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光纤,光纤的长轴沿第一方向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第一显示区具有像素区和透光区,第一显示区内像素分布于像素区,至少透光区分布有光纤层。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光纤层与发光器件层同层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发光器件层包括像素定义层,像素定义层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发光子像素或所述光纤层。<br>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发光器件层包括像素定义层、绝缘层、支撑层和像素层,光纤层埋设于像素定义层、绝缘层及支撑层中的至少一者。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光纤层由像素定义层、绝缘层及支撑层中的至少一者中设置的具有光纤功能的多个小孔构成;小孔内壁上形成反射膜,或者,小孔内填充有第一填充体,第一填充体的折射率大于围绕小孔的至少一者的折射率,或者,小孔内壁上形成薄膜,小孔内填充有第二填充体,第二填充体的折射率大于薄膜的折射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光纤层设置于发光器件层与阵列基板之间;光纤层对应透光区设置,或光纤层对应像素区以及透光区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光纤层设置于发光器件层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光纤层对应透光区设置,或光纤层对应像素区以及透光区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包括盖板,盖板设置于发光器件层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光纤层设置于发光器件层与盖板之间。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对应第一显示区设置于阵列基板背离发光器件层的一侧的感光组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阵列基板、发光器件层和光纤层,光纤层至少对应第一显示区设置于阵列基板朝向发光器件层的一侧,当显示面板受到环境光照射时,第一显示区内的入射光线先通过光纤层再经阵列基板到达感光组件,通过光纤层可以减少入射光线的散射、反射和衍射,增加入射到对应第一显示区设置的感光组件的光线量和光线强度,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对应感光组件的区域的光透过率,能够满足感光组件的采光要求。附图说明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A-A向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显示区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显示区的局部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显示区的局部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显示区的局部剖视图;图9为外界光线进入图8所示显示面板时的光路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显示区的局部剖视图;图11为外界光线进入图10所示显示面板时的光路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E-第一显示区;E1-像素区;E2-透光区;F-第二显示区;Y-第一方向;10-阵列基板;20-发光器件层;21-像素定义层;22-绝缘层;23-支撑层;24-像素层;241-像素;30-光纤层;40-感光组件;50-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专利技术,用于示例性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专利技术。另外,附图中的机构件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例如,可能对于其他结构件或区域而放大了附图中的一些结构件或区域的尺寸,以帮助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具有”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结构件或组件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或固有的属于结构件、组件上的其他机构件。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好的理解。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进行具体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A-A向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E和第二显示区F。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E的像素分布密度可以小于第二显示区F的像素分布密度,以提高第一显示区E的光透过率,使对应第一显示区E设置感光组件40时,光线能够更多地入射至感光组件40。当然,第一显示区E的像素分布密度也可以与第二显示区F的像素分布密度相同,对应第一显示区E设置感光组件40时,外界光线通过第一显示区E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阵列基板;/n发光器件层,在第一方向上层叠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n光纤层,至少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朝向所述发光器件层的一侧,所述光纤层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光纤,所述光纤的长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
发光器件层,在第一方向上层叠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
光纤层,至少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朝向所述发光器件层的一侧,所述光纤层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光纤,所述光纤的长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具有像素区和透光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内像素分布于所述像素区,至少所述透光区分布有所述光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层与所述发光器件层同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发光子像素或所述光纤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像素定义层、绝缘层、支撑层和像素层,所述光纤层埋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所述绝缘层及所述支撑层中的至少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层由所述像素定义层、所述绝缘层及所述支撑层中的至少一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德舜辛征航胡飞李静利张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