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可读码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49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机器可读码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一种基于机器可读码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步骤:采集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和用户期望建立通信的通信账户信息作为机器可读码关联数据,根据前述机器可读码关联数据生成机器可读码;获取扫描前述机器可读码的用户终端的终端ID信息和/或终端关联的身份实名认证信息作为扫描用户身份信息;比对所述扫描用户身份信息与机器可读码中的身份认证信息是否一致,在比对一致时,建立前述用户终端对应用户与前述通信账户对应用户的通信交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操作简单、灵活、安全高效的通信交互方法,尤其适用于需要付费咨询的远程通信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机器可读码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技术介绍
二维码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照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形成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二维码在收付款、通信好友添加、网页访问和登录方面都得到了应用。而随着智慧医疗的发展,二维码在智慧医疗系统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以中国专利申请201910768393.3为例,其公开了一种智慧医疗在线服务系统,包括:患者手机端、社区智慧医疗服务站、医疗终端和云端;社区智慧医疗服务站为患者提供了获得线上服务的场所,设置有医疗自助子服务站牌和智能心脏血压检测装置,所述医疗自助子服务站牌上设有二维码,患者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连接子服务器,填写病情描述以及支付诊断费用,所述智能心脏血压检测装置为患者提供心脏血压的基础检测服务;医疗终端提供就近医生在线服务,提供在线咨询和药物,就医建议;云端提供名医在线就诊,可以进一步解决未被前述就近医生解决的问题。然而,上述技术方案中二维码的应用过于简单——通常是作为一个平台访问入口或者通信账户的入口,未充分利用其数据容许量。如何包括基于二维码在内的机器可读码开发出更多的应用场景,为人们提供更灵活、高效和安全的通信方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可读码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本专利技术将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和用户期望建立通信的通信账户信息作为机器可读码关联数据编码到机器可读码中,在用户终端扫码时验证用户身份信息,身份验证失败时提示建立通信失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操作简单、灵活、安全高效的通信交互方法,尤其适用于需要付费咨询的远程通信服务场景——比如自助远程问诊中患者与医生的通信交互。为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器可读码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步骤:采集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和用户期望建立通信的通信账户信息作为机器可读码关联数据,根据前述机器可读码关联数据生成机器可读码;获取扫描前述机器可读码的用户终端的终端ID信息和/或终端关联的身份实名认证信息作为扫描用户身份信息;比对所述扫描用户身份信息与机器可读码中的身份认证信息是否一致,在比对一致时,建立前述用户终端对应用户与前述通信账户对应用户的通信交互。进一步,所述通信账户信息由所述电子设备提供,通信账户信息存储在所述电子设备中或电子设备关联的云端服务器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结构,通过显示结构输出前述通信账户信息供用户选择,以及生成机器可读码后通过电子设备上的显示结构输出所述机器可读码。进一步,还包括步骤,在比对不一致时,提示建立通信失败。进一步,生成机器可读码之前还包括步骤,采集用户在电子设备上选择的目标通信账户信息,基于预设的通信服务价格生成支付二维码;用户扫描该支付二维码进行支付时,获取扫描所述支付二维码的用户终端的终端ID作为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进一步,针对不同的通信时间段和/或通信时间长度设置有不同的通信服务价格以供用户选择;在用户支付后,获取用户选择的通信时间段和/或通信时间长度生成通信服务计时信息,并将所述通信服务计时信息与前述目标通信账户信息和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一起编码到机器可读码中;所述通信服务计时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计时信息指示的时间范围内具有与目标通信账户进行通信交互的权限。进一步,所述通信账户为对应于个人的即时通信账户,或者对应于单位的即时通信账户,或者公众号,或者小程序。进一步,所述通信账户为对应于个人的即时通信账户时,建立前述用户终端对应用户与前述通信账户对应用户的通信的步骤包括,获取用户终端进行扫码操作时使用的即时通信工具和对应的即时通信账户;通过该即时通信工具建立用户与前述通信账户对应用户的临时通信交互界面;所述临时通信交互为匿名通信,隐藏交互对象的身份信息。进一步,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有用户健康数据信息,所述用户健康数据包括用户的各种生理指标检测项数据;根据用户身份认证信息获取用户健康数据信息后,将用户健康数据信息作为机器可读码关联数据,与该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期望建立通信的通信账户信息一起编码到机器可读码中。进一步,所述机器可读码为二维码时,根据预设的健康数据量占比获取健康数据容许量,所述健康数据容许量为二维码的数据容许量乘以所述健康数据量占比,所述健康数据量占比小于1;在生成二维码之前还包括步骤:获取用户健康数据的数据量,判断健康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前述健康数据容许量;判定大于健康数据容许量时,获取健康数据中的各检测单项列表向用户输出以供用户选择;采集用户选择的检测单项,当选择的检测单项的数据总量小于健康数据容许量时,将选择的检测单项的数据编码到二维码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可读码的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如下结构:编码生成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和用户期望建立通信的通信账户信息作为机器可读码关联数据,根据前述机器可读码关联数据生成机器可读码;扫码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扫描前述机器可读码的用户终端的终端ID信息和/或终端关联的身份实名认证信息作为扫描用户身份信息;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比对所述扫描用户身份信息与机器可读码中的身份认证信息是否一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可读码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自助服务终端、用户终端和系统服务器;所述自助服务终端,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和用户期望建立通信的通信账户信息作为机器可读码关联数据,并根据前述机器可读码关联数据生成机器可读码后输出显示;所述用户终端,用于扫描前述机器可读码以建立用户终端对应用户与前述通信账户对应用户的通信交互;所述系统服务器被配置为:获取扫描前述机器可读码的用户终端的终端ID信息和/或终端关联的身份实名认证信息作为扫描用户身份信息,比对所述扫描用户身份信息与机器可读码中的身份认证信息是否一致,以及在比对不一致时,提示建立通信失败。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将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和用户期望建立通信的通信账户信息作为机器可读码关联数据编码到机器可读码中,在用户终端扫码时验证用户身份信息,身份验证失败时提示建立通信失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操作简单、灵活、安全高效的通信交互方法,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尤其适用于需要付费咨询的远程通信服务场景——比如自助远程问诊中患者与医生的通信交互。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机器可读码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基于机器可读码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器可读码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采集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和用户期望建立通信的通信账户信息作为机器可读码关联数据,根据前述机器可读码关联数据生成机器可读码;/n获取扫描前述机器可读码的用户终端的终端ID信息和/或终端关联的身份实名认证信息作为扫描用户身份信息;/n比对所述扫描用户身份信息与机器可读码中的身份认证信息是否一致,在比对一致时,建立前述用户终端对应用户与前述通信账户对应用户的通信交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可读码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采集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和用户期望建立通信的通信账户信息作为机器可读码关联数据,根据前述机器可读码关联数据生成机器可读码;
获取扫描前述机器可读码的用户终端的终端ID信息和/或终端关联的身份实名认证信息作为扫描用户身份信息;
比对所述扫描用户身份信息与机器可读码中的身份认证信息是否一致,在比对一致时,建立前述用户终端对应用户与前述通信账户对应用户的通信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账户信息由所述电子设备提供,通信账户信息存储在所述电子设备中或电子设备关联的云端服务器中;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结构,通过显示结构输出前述通信账户信息供用户选择,以及生成机器可读码后通过电子设备上的显示结构输出所述机器可读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在比对不一致时,提示建立通信失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机器可读码之前还包括步骤,
采集用户在电子设备上选择的目标通信账户信息,基于预设的通信服务价格生成支付二维码;用户扫描该支付二维码进行支付时,获取扫描所述支付二维码的用户终端的终端ID作为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不同的通信时间段和/或通信时间长度设置有不同的通信服务价格以供用户选择;
在用户支付后,获取用户选择的通信时间段和/或通信时间长度生成通信服务计时信息,并将所述通信服务计时信息与前述目标通信账户信息和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一起编码到机器可读码中;
所述通信服务计时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计时信息指示的时间范围内具有与目标通信账户进行通信交互的权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账户为对应于个人的即时通信账户,或者对应于单位的即时通信账户,或者公众号,或者小程序;
当所述通信账户为对应于个人的即时通信账户时,建立前述用户终端对应用户与前述通信账户对应用户的通信的步骤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进行扫码操作时使用的即时通信工具和对应的即时通信账户;
通过该即时通信工具建立用户与前述通信账户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峰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遨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