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型陀螺仪模组的多模式无感姿势主动矫正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姿势主动矫正相关
,具体涉及基于微型陀螺仪模组的多模式无感姿势主动矫正器。
技术介绍
在生活中,学生在阅读和书写过程中,由于头位和身体姿势不正确,容易导致眼睛与书本之间的工作距离较近,进而导致近视,而且发生近视后,还进一步加重头位和身体姿势的代偿性倾斜,引起眼睛的工作距离进一步缩短,如此恶性循环,容易形成近视度数加速增长,甚至出现弱视。现有的市面上有少量监测眼睛到书本(或电脑)的工作距离的设备,但这些设备大多是利用光线测距原理,监测眼睛到书本的工作距离,却难以实时、全面地发现和提示矫正人的头部在各个解剖平面(如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发生的角度变化,例如头位的左右转动、头位左右倾斜和头位的前后仰俯。往往出现监测的过程中,眼睛的工作距离是符合眼部卫生要求的,但实际双眼到书本的工作距离是存在差异的,双眼眼球的眼位是呈“斜视”状态,这样会造成或是加重双眼的屈光参差,进而造成屈光参差性弱视或是双眼立体视功能减退。市面上现有的监测设备大多针对已佩戴框架眼镜的人群,而且设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微型陀螺仪模组的多模式无感姿势主动矫正器,包括挂耳固定夹(1)、矫正器主体(2)、提示矫正单元(3)、卡箍(4)、连接板(5)、插柱(6)、插孔(7)、橡胶壳体(8)、微陀螺仪感应模块(9)、信号传出模块(10)、信号接收模块(11)、姿势矫正处理模块(12)和反馈提醒模块(13),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器主体(2)和挂耳固定夹(1)固定连接,所述矫正器主体(2)的尾部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提示矫正单元(3)。/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微型陀螺仪模组的多模式无感姿势主动矫正器,包括挂耳固定夹(1)、矫正器主体(2)、提示矫正单元(3)、卡箍(4)、连接板(5)、插柱(6)、插孔(7)、橡胶壳体(8)、微陀螺仪感应模块(9)、信号传出模块(10)、信号接收模块(11)、姿势矫正处理模块(12)和反馈提醒模块(13),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器主体(2)和挂耳固定夹(1)固定连接,所述矫正器主体(2)的尾部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提示矫正单元(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型陀螺仪模组的多模式无感姿势主动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固定夹(1)包括卡箍(4)、连接板(5)和插柱(6),所述卡箍(4)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一侧设置有插柱(6),所述挂耳固定夹(1)通过插柱(6)插接固定在矫正器主体(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型陀螺仪模组的多模式无感姿势主动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器主体(2)包括插孔(7)、橡胶壳体(8)、微陀螺仪感应模块(9)和信号传出模块(10),所述橡胶壳体(8)的内部偏上端位置处设置有插孔(7),所述橡胶壳体(8)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微陀螺仪感应模块(9),所述橡胶壳体(8)的内部偏下端位置处设置有信号传出模块(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型陀螺仪模组的多模式无感姿势主动矫正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文,吴建华,周超,闫斌娴,韩梦瑶,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