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絮团有效密度随粒径变化的模拟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泥沙运动力学领域,具体是一种絮团有效密度随粒径变化的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絮凝特性是粘性泥沙区别于非粘性泥沙的主要标志,也一直是粘性泥沙基本理论和运动规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非粘性泥沙以单颗粒运动为主,而粘性泥沙会发生絮凝作用,颗粒间相互粘结形成粒径增大的聚合体,称为絮团,并且在天然水体中,绝大部分粘性泥沙都是以絮团的形式输运。沉降速度是控制和预测泥沙在水体中输运和沉积过程的最重要因素,其主要受到絮团粒径大小和有效密度控制。絮团粒径通常可以通过观测获取,并且对絮团粒径变化的模拟方法比较成熟,但是对絮团有效密度的研究和认识相对薄弱,因此对絮团沉降速度这一关键参数的模拟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对絮团有效密度的模拟。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用来模拟絮团有效密度随粒径的变化。第一种模拟方法是基于自相似分形理论,Kranenburg(1994)提出利用分形维数Nf描述絮团有效密度Δρ与粒径D之间的关系为:式中ρf和ρw分别为絮团密度和水的密度(通常为1000kgm-3),ρ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絮团有效密度随粒径变化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考虑紊动剪切率对所形成絮团结构的影响,提出絮团特征分形维数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絮团有效密度随粒径变化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考虑紊动剪切率对所形成絮团结构的影响,提出絮团特征分形维数Fc与水体紊动剪切率G之间的函数关系,改进絮团有效密度模拟方法,具体如下:
Nf=3(D/d)β,β=[log(Fc/3)]/[log(Dfc/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超,郭磊城,李志晶,吴华莉,闫霞,朱帅,刘亚,栾华龙,元媛,周建银,陈鹏,谢卫明,朱磊,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