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协作体系桥交叉吊索数量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4307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协作体系桥交叉吊索数量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包括中跨主缆、吊索和主梁的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在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中设置一根吊索,并施加活载对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端吊索活载轴力幅;施加相同活载对逐步增加吊索的数量的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直至得到上一次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的端吊索活载轴力幅小于当前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的端吊索活载轴力幅,确定当前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设定的吊索数量为协作体系桥交叉吊索的数量。能够解决现有技术计算过程非常繁杂,且协作体系桥模型大,更改吊索后需要对调整斜拉索,试算过程中耗时很长的问题。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cross suspenders in cooperativ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协作体系桥交叉吊索数量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协作体系桥交叉吊索数量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协作体系桥梁由斜拉段、悬吊段两部分组成。现代协作体系桥一般由从主塔散开的斜拉部分和在跨中悬吊的悬索部分两部分组成。斜拉部分结构刚度大、悬吊部分结构刚度小,两部分刚度的差异导致悬吊部分的吊索疲劳应力幅非常大,往往成为控制协作体系桥设计的关键问题。很多学者对此展开了参数化研究,证明适当增加斜拉段与悬吊段的重叠区交叉吊索数量量是降低吊索疲劳应力幅的有效措施。但具体需要多少根交叉吊索则需要通过不断试算确定,计算过程非常繁杂,且协作体系桥模型往往较大,更改吊杆后还需要对斜拉索进行调索,导致试算过程中耗时很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协作体系桥交叉吊索数量确定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计算过程非常繁杂,且协作体系桥模型大,更改吊杆后还需要对斜拉索进行调索,导致试算过程中耗时很长的问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协作体系桥交叉吊索数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建立包括中跨主缆、吊索和主梁的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n在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中设置一根吊索,并施加活载对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端吊索活载轴力幅;/n施加相同活载对逐步增加吊索数量的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直至得到上一次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的端吊索活载轴力幅小于当前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的端吊索活载轴力幅,确定当前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设定的吊索数量为协作体系桥交叉吊索的数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作体系桥交叉吊索数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包括中跨主缆、吊索和主梁的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
在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中设置一根吊索,并施加活载对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端吊索活载轴力幅;
施加相同活载对逐步增加吊索数量的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直至得到上一次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的端吊索活载轴力幅小于当前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的端吊索活载轴力幅,确定当前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设定的吊索数量为协作体系桥交叉吊索的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作体系桥交叉吊索数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协作体系桥有限元模型中,中跨主缆两端的支承采用竖向刚性支承和纵向弹性支承等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协作体系桥交叉吊索数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跨主缆的纵向弹性支承采用纵向弹簧模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协作体系桥交叉吊索数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纵向弹簧的刚度为
其中,Lsb为边跨主缆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海珠何东升高宗余潘韬刘俊峰邱远喜易莉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