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CAN通讯板卡及通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CAN通讯板卡及通讯方法。
技术介绍
工控设备中,需要使用通讯板卡来实现各处理节点的远距离通讯功能,CAN总线协议由于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工业领域,有一整套完备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机制以保证极低的通讯数据错误率,且接线方式简单,抗扰能力强,因此在工控设备中多使用CAN总线协议ISO11898-2和CAN2.0B标准作为通讯板卡所采用通讯协议标准。然而在核能系统应用要求极高数据实时性和可靠性的场合,CAN总线通讯协议中的仲裁机制为基于优先级的CSM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机制,该机制下,数据重发和等待机制可能会带来潜在的不确定性。同时若每路CAN收发信道都对应设置一套控制电路、缓存电路和收发电路,将带来较大的硬件资源消耗和板卡布局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CAN通讯板卡及通讯方法,实现硬件消耗和通讯实时性、可靠性之间的平衡,使得核能系统仪控设备间的实时高可靠通讯得以实现,同时使设备的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CAN通讯板卡,其特征在于,包括本地总线通讯支路和CAN总线通讯支路,所述CAN总线通讯支路连接于所述本地总线通讯支路与外部CAN通讯总线,所述本地总线通讯支路与本地控制站中的CPU连接;/n所述本地总线通讯支路包括通讯总线、MCU、CPLD以及两个双口RAM,所述通讯总线的地址线与所述CPLD连接,所述CPLD的地址线与所述MCU连接,所述MCU的数据线和所述通讯总线的数据线均与两个所述双口RAM连接,所述CPLD的控制线与两个所述双口RAM连接;/n所述CAN总线通讯支路与所述MCU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CAN通讯板卡,其特征在于,包括本地总线通讯支路和CAN总线通讯支路,所述CAN总线通讯支路连接于所述本地总线通讯支路与外部CAN通讯总线,所述本地总线通讯支路与本地控制站中的CPU连接;
所述本地总线通讯支路包括通讯总线、MCU、CPLD以及两个双口RAM,所述通讯总线的地址线与所述CPLD连接,所述CPLD的地址线与所述MCU连接,所述MCU的数据线和所述通讯总线的数据线均与两个所述双口RAM连接,所述CPLD的控制线与两个所述双口RAM连接;
所述CAN总线通讯支路与所述MCU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CAN通讯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总线通讯支路包括若干个CAN控制器和若干个CAN收发器,任意一个所述CAN控制器连接一个所述CAN收发器,所有的所述CAN控制器与所述MCU通过SPI总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CAN通讯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总线通讯支路中包括4个CAN控制器和4个CAN收发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通道CAN通讯板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CPU访问所述双口RAM时,所述CPLD根据所述CPU传输的地址信号使能相应的所述双口RAM,使得所述CPU能访问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洧川,陈杰,何小鹏,青先国,刘立新,赵阳,周玲,熊彦,肖鹏,李伟,唐涛,简一帆,陈明虎,杨洪润,李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