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数据存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419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数据存储系统,包括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数据写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与存储器实现双向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该数据存储方法及数据存储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对接收的数据通过RS485安全接口输送到存储器中,利用存储器中的RAM存储器模块暂存操作系统程序以及静态存储器模块暂存输入的数据,在现有数据存储系统中增设云存储平台,保证了存储器在出现损坏后,存储器内部的数据不容易丢失,另外利用存储器中的静态存储器对多个计算节点数据进行存储,有效地缩短了对存储器内部写入数据的等待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数据存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存储
,具体为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数据存储系统。
技术介绍
数据存储是数据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文件或加工过程中需要查找的信息,常用的存储介质为磁盘和磁带。存储组织方式因存储介质而异,在磁带上数据仅按顺序文件方式存取;在磁盘上则可按使用要求采用顺序存取或直接存取方式,数据存储方式与数据文件组织密切相关,其关键在于建立记录的逻辑与物理顺序间对应关系,确定存储地址,以提高数据存取速度。目前在对于数据进行存储的时候,数据需要通过计算机写入存储器中,但是存储器同一时间仅允许一个计算节点的I/O操作,这造成了多个计算节点的数据在写入存储器中的时候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另外对于数据存储系统中的存储器若是出现了损坏,容易造成存储器内部存储的数据丢失,数据存储的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数据存储系统,解决了目前数据存储系统在进行数据存储的时候,需要耗费较长的时候进行等待,另外在存储器出现损坏的时候,存储器内部存储的数据容易丢失,数据存储安全性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数据写入模块中的主界面进入到数据编辑界面中,在数据编辑界面中进行存储数据的编辑,编辑的数据在数据显示模块中进行显示,另外利用数据分类模块对编辑的存储数据进行类别区域划分,最后通过数据发送模块将编辑的数据发送到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中;S2、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对接收的数据通过RS485安全接口输送到存储器中,利用存储器中的RAM存储器模块暂存操作系统程序以及静态存储器模块暂存输入的数据,最后数据通过静态存储器模块存入到主存储模块中,同时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将数据发送至云数据接收模块中,利用云数据接收模块对数据进行接收,接着通过云数据压缩模块与云数据传输模块分别对数据进行压缩与发送,最后经过压缩的数据发送至云数据存储模块中的云存储平台中,对数据进行双份存储;S3、使用者可以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对存储器内部的数据输出输入模块发布指令,通过数据输出输入模块对主存储模块中的数据进行输出,利用数据读取模块对数据进行读取,在存储器出现损坏的时候,使用者可以通过云数据读取模块对云存储平台中的数据进行读取。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包括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数据写入模块和存储器,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数据写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与存储器实现双向连接,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的输出端与云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云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云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的输出端与安全接口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安全接口模块的输出端与存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与云数据存储模块实现双向连接,并且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与数据读取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存储器包括RAM存储器模块、静态存储器模块、主存储模块和数据输出输入模块。优选的,所述RAM存储器模块的输出端与静态存储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静态存储器模块的输出端与主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存储模块与数据输出输入模块实现双向连接,并且数据输出输入模块与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实现双向连接。优选的,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包括主界面、数据编辑界面、数据显示模块、数据分类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并且数据发送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的输入端连接。优选的,所述主界面的输出端与数据编辑界面的输入端连接,并且数据编辑界面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显示模块、数据分类模块、数据发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优选的,所述云数据处理模块包括云数据接收模块、云数据压缩模块和云数据传输模块,所述云数据存储模块包括云数据读取模块和云存储平台。优选的,所述云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云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云数据压缩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云数据压缩模块的输出端与云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云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与云存储平台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云存储平台与云数据读取模块实现双向连接,并且云数据读取模块与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实现双向连接。优选的,所述安全接口模块包括RS485安全接口,并且RS485安全接口与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实现双向连接。(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数据存储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数据存储方法及数据存储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对接收的数据通过RS485安全接口输送到存储器中,利用存储器中的RAM存储器模块暂存操作系统程序以及静态存储器模块暂存输入的数据,最后数据通过静态存储器模块存入到主存储模块中,同时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将数据发送至云数据接收模块中,利用云数据接收模块对数据进行接收,接着通过云数据压缩模块与云数据传输模块分别对数据进行压缩与发送,最后经过压缩的数据发送至云数据存储模块中的云存储平台中,对数据进行双份存储,在现有数据存储系统中增设云存储平台,保证了存储器在出现损坏后,存储器内部的数据不容易丢失,另外利用存储器中的静态存储器对多个计算节点数据进行存储,有效地缩短了对存储器内部写入数据的等待时间。(2)、该数据存储方法及数据存储系统,通过数据写入模块中的主界面进入到数据编辑界面中,在数据编辑界面中进行存储数据的编辑,编辑的数据在数据显示模块中进行显示,另外利用数据分类模块对编辑的存储数据进行类别区域划分,最后通过数据发送模块将编辑的数据发送到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中,利用数据分类模块对编辑的数据进行区域分类,可以有效地提高对数据存储的效率。(3)、该数据存储方法及数据存储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数据写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与存储器实现双向连接,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的输出端与云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云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云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的输出端与安全接口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安全接口模块的输出端与存储器的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与云数据存储模块实现双向连接,并且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与数据读取模块实现双向连接,对数据存储系统的模块设计较为简单,相比较现有的数据存储系统有效地提高对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以及数据存储的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数据存储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数据写入模块的结构原理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存储器的结构原理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云数据处理模块的结构原理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安全接口模块的结构原理框图。图中,1-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2-数据写入模块、21-主界面、22-数据编辑界面、23-数据显示模块、24-数据分类模块、25-数据发送模块、3-存储器、31-RAM存储器模块、32-静态存储器模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通过数据写入模块(2)中的主界面(21)进入到数据编辑界面(22)中,在数据编辑界面(22)中进行存储数据的编辑,编辑的数据在数据显示模块(23)中进行显示,另外利用数据分类模块(24)对编辑的存储数据进行类别区域划分,最后通过数据发送模块(25)将编辑的数据发送到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1)中;/nS2、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1)对接收的数据通过RS485安全接口(61)输送到存储器(3)中,利用存储器(3)中的RAM存储器模块(31)暂存操作系统程序以及静态存储器模块暂存输入的数据,最后数据通过静态存储器模块(32)存入到主存储模块(33)中,同时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1)将数据发送至云数据接收模块(41)中,利用云数据接收模块(41)对数据进行接收,接着通过云数据压缩模块(42)与云数据传输模块(43)分别对数据进行压缩与发送,最后经过压缩的数据发送至云数据存储模块(5)中的云存储平台(52)中,对数据进行双份存储;/nS3、使用者可以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1)对存储器(3)内部的数据输出输入模块(34)发布指令,通过数据输出输入模块(34)对主存储模块(33)中的数据进行输出,利用数据读取模块(7)对数据进行读取,在存储器(3)出现损坏的时候,使用者可以通过云数据读取模块(51)对云存储平台(52)中的数据进行读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数据写入模块(2)中的主界面(21)进入到数据编辑界面(22)中,在数据编辑界面(22)中进行存储数据的编辑,编辑的数据在数据显示模块(23)中进行显示,另外利用数据分类模块(24)对编辑的存储数据进行类别区域划分,最后通过数据发送模块(25)将编辑的数据发送到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1)中;
S2、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1)对接收的数据通过RS485安全接口(61)输送到存储器(3)中,利用存储器(3)中的RAM存储器模块(31)暂存操作系统程序以及静态存储器模块暂存输入的数据,最后数据通过静态存储器模块(32)存入到主存储模块(33)中,同时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1)将数据发送至云数据接收模块(41)中,利用云数据接收模块(41)对数据进行接收,接着通过云数据压缩模块(42)与云数据传输模块(43)分别对数据进行压缩与发送,最后经过压缩的数据发送至云数据存储模块(5)中的云存储平台(52)中,对数据进行双份存储;
S3、使用者可以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1)对存储器(3)内部的数据输出输入模块(34)发布指令,通过数据输出输入模块(34)对主存储模块(33)中的数据进行输出,利用数据读取模块(7)对数据进行读取,在存储器(3)出现损坏的时候,使用者可以通过云数据读取模块(51)对云存储平台(52)中的数据进行读取。


2.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包括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1)、数据写入模块(2)和存储器(3),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1)的输入端与数据写入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1)与存储器(3)实现双向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1)的输出端与云数据处理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云数据处理模块(4)的输出端与云数据存储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1)的输出端与安全接口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并且安全接口模块(6)的输出端与存储器(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1)与云数据存储模块(5)实现双向连接,并且中央控制系统处理中心(1)与数据读取模块(7)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存储器(3)包括RAM存储器模块(31)、静态存储器模块(32)、主存储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书涛
申请(专利权)人:高邮诺雷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