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用服务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4187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服务器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用服务器结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服务器本体,所述机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封箱,且封箱内腔底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转轮,且转轮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联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向装置的内部进行通风降温的方式,利用在导管上开设通风孔,通过导管收集导风箱内的冷风,经过通风孔吹入到机箱的内部,对机箱内的服务器本体通风降温,热风从出风口排出,避免了服务器工作时会从产生大量的热,若不对热量及时清除,造成服务器处理数据速度变慢,导致处理效率低,时间浪费的问题,保证服务器处理效率的同时节约时间。

A server structure for big data intelligent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用服务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务器装置
,具体为一种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用服务器结构。
技术介绍
大数据是IT行业术语,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进行大数据处理时,需要使用智能服务器进行处理,服务器具有高速的CPU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I/O外部数据吞吐能力以及更好的扩展性。现代使用智能服务器对大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服务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若不对热量及时清除,造成服务器处理数据速度变慢,导致处理效率低,时间浪费的问题,同时由于服务器外部未添加缓冲结构,在受到撞击时无法对力度进行缓冲,造成服务器内部元件撞击损坏,导致装置使用寿命短,成本浪费的问题,现推出一种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用服务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用服务器结构,具备处理效率高、节约时间、寿命长、节约成本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用服务器结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服务器本体,所述机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封箱,且封箱内腔底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转轮,且转轮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封箱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位于电机右侧的导风箱,所述联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导风箱内腔且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导风箱顶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封箱外部的换气球,且换气球的内腔放置有圆球,所述换气球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传导管,且传导管的一端延伸至封箱的内腔且固定连接有吸附箱,所述吸附箱固定连接在封箱内腔的底面,所述吸附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风机,且风机固定连接在封箱内腔底面的右侧,所述风机的输入端延伸至封箱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进风口,所述导风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管,且导管上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导管的一端延伸至机箱的内壁内。精选的,所述机箱的两侧均放置有缓冲板,且缓冲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导轨上均活动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数量为八个,且八个滑块均匀分布在导轨上,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滑块的侧面活动连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机箱的侧面。精选的,所述机箱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精选的,所述导管上开设有位于机箱内壁内的通风孔,且通风孔的一端延伸至机箱的内腔,所述机箱的底面开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内固定连接有筛网。精选的,所述圆球的材质为塑料泡沫,所述圆球与换气球的内腔活动套接。精选的,所述联动杆的长度值大于转轮的直径值,所述联动杆的长度值小于转轮到导风箱内腔侧面的距离值。精选的,所述弹性件活动套接在导轨的外部,所述弹性件的长度值与两个滑块之间的距离值相等。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附箱包括灰尘传感器、第一控制器、第一报警器件、活性碳层;其中,所述灰尘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吸附箱靠近所述风机的端部,用于检测进入所述吸附箱中空气的灰尘浓度信息;所述活性碳层,设置在所述吸附箱的中部,用于对进入所述吸附箱中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吸附处理;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灰尘传感器,第一报警器件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灰尘传感器检测的灰尘浓度信息,根据所述灰尘浓度信息计算活性碳层的除尘效率并判断是否小于预设除尘效率,在确定所述除尘效率小于预设除尘效率时,控制第一报警器件发出报警提示;所述根据所述灰尘浓度信息计算活性碳层的除尘效率,包括:计算活性碳层的吸附系数S:其中,ρ为吸入吸附箱中空气中的灰尘浓度;D1为吸入吸附箱中空气中灰尘颗粒的平均粒径;V为吸入吸附箱中空气的流速;W为吸入吸附箱中空气的黏度系数;D2为活性炭层的孔隙;根据所述活性碳层的吸附系数S,计算活性碳层的除尘效率η:其中,F为活性炭层的空隙率。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空气流量检测装置,第二控制器;其中,所述空气流量检测装置,设置在服务器本体中,用于检测进入所述服务器本体的空气流量信息;所述服务器本体包括:CPU、与所述CPU相接触的导热管、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CPU上,用于检测所述CPU的第一温度信息;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热管上,用于检测所述导热管的第二温度信息;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空气流量检测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一温度信息,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二温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息及所述第二温度信息计算CPU与所述导热管的热流量;接收所述空气流量检测装置检测的空气流量信息;根据所述热流量与所述空气流量信息,计算换热系数,判断所述换热系数是否在预设换热系数范围内,在确定所述换热系数不在预设换热系数范围内,控制第二报警器件发出报警提示;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息及所述第二温度信息计算CPU与所述导热管的热流量,包括:计算CPU与所述导热管的接触导热系数k:其中,a为CPU表面材料的导热系数;b为导热管表面材料的导热系数;c为CPU与导热管间接接触的介质的导热系数;S1为CPU与导热管的直接接触面积;S2为CPU与导热管的间接接触面积;h为CPU与导热管间接接触的高度;根据计算CPU与所述导热管的接触导热系数k,计算CPU与所述导热管的热流量W:W=k×(S1+S2)×(T1-T2)其中,T1为第一温度;T2为第二温度;所述根据所述热流量与所述空气流量信息计算换热系数λ:其中,Q为空气流量。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向装置的内部进行通风降温的方式,利用在导管上开设通风孔,通过导管收集导风箱内的冷风,经过通风孔吹入到机箱的内部,对机箱内的服务器本体通风降温,热风从出风口排出,避免了服务器工作时会从产生大量的热,若不对热量及时清除,造成服务器处理数据速度变慢,导致处理效率低,时间浪费的问题,保证服务器处理效率的同时节约时间。2、本专利技术通过导轨、滑块、弹性件、联动杆、缓冲板的相互配合,利用撞击力压缩缓冲板,缓冲板带动滑块在导轨上移动,滑块拉伸弹性件产生弹力,弹性件的反弹力带动缓冲板反向移动对撞击力缓冲,避免了服务器外部未添加缓冲结构,在受到撞击时无法对力度进行缓冲,造成服务器内部元件撞击损坏,导致装置使用寿命短,成本浪费的问题,保证装置使用寿命的同时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机箱的仰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筛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吸附箱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用服务器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CPU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用服务器结构,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服务器本体(9),所述机箱(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封箱(10),且封箱(10)内腔底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转轮(12),且转轮(12)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联动杆(13),所述封箱(10)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位于电机(11)右侧的导风箱(14),所述联动杆(13)的一端延伸至导风箱(14)内腔且活动连接有活塞(15),所述导风箱(14)顶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封箱(10)外部的换气球(17),且换气球(17)的内腔放置有圆球(16),所述换气球(1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传导管(18),且传导管(18)的一端延伸至封箱(10)的内腔且固定连接有吸附箱(20),所述吸附箱(20)固定连接在封箱(10)内腔的底面,所述吸附箱(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风机(22),且风机(22)固定连接在封箱(10)内腔底面的右侧,所述风机(22)的输入端延伸至封箱(10)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进风口(21),所述导风箱(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管(8),且导管(8)上固定连接有单向阀(19),所述导管(8)的一端延伸至机箱(1)的内壁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用服务器结构,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服务器本体(9),所述机箱(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封箱(10),且封箱(10)内腔底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转轮(12),且转轮(12)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联动杆(13),所述封箱(10)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位于电机(11)右侧的导风箱(14),所述联动杆(13)的一端延伸至导风箱(14)内腔且活动连接有活塞(15),所述导风箱(14)顶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封箱(10)外部的换气球(17),且换气球(17)的内腔放置有圆球(16),所述换气球(1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传导管(18),且传导管(18)的一端延伸至封箱(10)的内腔且固定连接有吸附箱(20),所述吸附箱(20)固定连接在封箱(10)内腔的底面,所述吸附箱(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风机(22),且风机(22)固定连接在封箱(10)内腔底面的右侧,所述风机(22)的输入端延伸至封箱(10)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进风口(21),所述导风箱(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管(8),且导管(8)上固定连接有单向阀(19),所述导管(8)的一端延伸至机箱(1)的内壁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用服务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两侧均放置有缓冲板(6),且缓冲板(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导轨(4),所述导轨(4)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导轨(4)上均活动套接有滑块(2),所述滑块(2)的数量为八个,且八个滑块(2)均匀分布在导轨(4)上,两个所述滑块(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3),所述滑块(2)的侧面活动连接有传动杆(5),且传动杆(5)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机箱(1)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用服务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槽(25),且滑槽(2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用服务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8)上开设有位于机箱(1)内壁内的通风孔(7),且通风孔(7)的一端延伸至机箱(1)的内腔,所述机箱(1)的底面开设有出风口(23),且出风口(23)内固定连接有筛网(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用服务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球(16)的材质为塑料泡沫,所述圆球(16)与换气球(17)的内腔活动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用服务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13)的长度值大于转轮(12)的直径值,所述联动杆(13)的长度值小于转轮(12)到导风箱(14)内腔侧面的距离值。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用服务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活动套接在导轨(4)的外部,所述弹性件(3)的长度值与两个滑块(2)之间的距离值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用服务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20)包括灰尘传感器(201)、第一控制器(202)、第一报警器件(203)、活性碳层(204);其中,
所述灰尘传感器(201),设置在所述吸附箱(20)靠近所述风机(22)的端部,用于检测进入所述吸附箱(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众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