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折光指数纳米纤维稳定液晶薄膜书写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4162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可调折光指数纳米纤维稳定液晶薄膜书写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可调折光指数纳米纤维稳定液晶薄膜书写板自上向下依次连接的单侧镀有氧化铟锡的无色聚酰亚胺透明薄膜、含有天然高分子纳米纤维的液晶薄层、涂覆有导电层的单侧镀有氧化铟锡的无色聚酰亚胺透明薄膜。该薄膜高透明度、导电性以及热稳定性优异,具有较好的亮度和防雾滴效果,为液晶手写板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折光指数纳米纤维稳定液晶薄膜书写板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晶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折光指数纳米纤维稳定液晶薄膜书写板的制备方法。【技术背景】: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液晶手写板,该类液晶手写板采用液晶材料作为显示底材,用硬物即可实现在液晶手写板上的自由书写,克服了传统原理教学上粉笔写字板的写与擦费劲、粉末横飞的缺点,是一种方便、经济耐用的写字板。该类液晶手写板书写擦除方便、没有粉尘,具有亮度高,对比度高,视角宽等特点,但其使用效果的最佳状态还有待探索。氧化铟锡是一种典型的n型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具有透光率高、导电性能好、紫外线吸收率高、微波衰弱性强等特点,制成的氧化铟锡薄膜耐磨、抗酸碱、耐腐蚀(ParveenJain,SukhvirSingh,SandeepKumarPundir.Synthesisofhighlytransparentindiumtinoxidethinfilmsusingvacuumevaporationtechnique[J].JournalofNanoscienceNanote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折光指数纳米纤维稳定液晶薄膜书写板的制备方法,液晶薄膜具有三层结构,第一层是单侧镀有氧化铟锡的无色聚酰亚胺透明薄膜;第二层是含有天然高分子纳米纤维的液晶薄层;第三层是一侧涂覆有取向层的单侧镀有氧化铟锡的无色聚酰亚胺透明薄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第二、改性纳米氧化铟锡粒子的制备/n室温下,称取1~90g氧化铟和1~10g氧化锡,加入到20~200mL浓度为5mol/L的稀盐酸溶液中,搅拌10~60min;将其转移到200~500mL石英圆底烧瓶容器中;随后以0.1~5.0mL/min的速度滴入体积比为25%的氨水溶液,搅拌1~2h,使pH值为7;然后将其转移到带有回流...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折光指数纳米纤维稳定液晶薄膜书写板的制备方法,液晶薄膜具有三层结构,第一层是单侧镀有氧化铟锡的无色聚酰亚胺透明薄膜;第二层是含有天然高分子纳米纤维的液晶薄层;第三层是一侧涂覆有取向层的单侧镀有氧化铟锡的无色聚酰亚胺透明薄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改性纳米氧化铟锡粒子的制备
室温下,称取1~90g氧化铟和1~10g氧化锡,加入到20~200mL浓度为5mol/L的稀盐酸溶液中,搅拌10~60min;将其转移到200~500mL石英圆底烧瓶容器中;随后以0.1~5.0mL/min的速度滴入体积比为25%的氨水溶液,搅拌1~2h,使pH值为7;然后将其转移到带有回流装置的常压微波反应器中,反应釜加热功率设定为600~1200W,反应温度为50~100℃,加热3~5h;反应结束后,反应产物的悬浊液冷却至室温、离心,用蒸馏水洗涤5次并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置于100~120℃下干燥20~30h即得到氧化铟锡纳米粉体材料;
称取上述纳米氧化铟锡粉末5~10g,加入10~40mL的无水乙醇,超声30~60min;随后将其转移到200~500mL石英底烧瓶容器中,再加入0.8~2.0g硅烷偶联剂KH-560、100~300mL丙醇,超声1~3h;然后将其转移到带有激光、紫外照射以及回流装置的常压微波反应器中,以100~3000r/min的搅拌速率开始搅拌,同时用Nd:YAG固体脉冲激光照射溶液1~840min,其中激光参数为波长1.06μm,脉宽1.2ms,光斑直径0.3mm,重复频率20Hz,功率密度1.0×106W/cm2,激光焦点的光斑处于液面以下1~3mm;激光照射过程中,同时开启紫外灯照射紫外光波长为365nm,光照强度为1~40mW/cm2,照射时长1~840min;激光和紫外照射的同时,立即开启微波加热,微波频率2450MHz,设备加热功率调节在400~1500W,反应温度控制在20~100℃,微波时间1~840min;待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缓慢冷却至室温,离心,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各洗涤3次,最后在60~120℃干燥10~48h即得经过表面改性的纳米氧化铟锡粒子;
第二、无色聚酰亚胺透明薄膜的制备
将20~40g的联苯四甲酸二酐和2~16g的对苯二胺加入100~1000mL的316L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然后加入300~600mL的干燥的对氯苯酚溶剂,以300~1200r/min的转速搅拌20~60min,再升温到150~300℃,回流反应3~5h得到聚酰亚胺溶液;在基板上进行流涎成膜,该过程控制挥发温度在10~70℃,除去溶剂,获得无色聚酰亚胺透明薄膜;
第三、单侧镀有氧化铟锡的无色聚酰亚胺透明薄膜的制备
将0.1~10.0g改性氧化铟锡纳米粉末溶于20~50mL的丙酮溶液中,并将其加入喷笔中,喷笔压力为0.1~0.15MPa;将其在距离无色聚酰亚胺透明薄膜一侧高度为20~30cm处均匀喷涂,控制薄厚度为50~200μm;随后将其在200~300℃下退火1~2h,即得单侧镀有氧化铟锡的无色聚酰亚胺透明薄膜;
第四、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
首先称取0~10kg聚乙烯醇、0~10kg壳聚糖、0~10kg聚乳酸、0~10kg醋酸纤维素,加入放有0~120kg的去离子水、0~120kg甲酸、0~120kg三氟乙酸、0~120kg醋酸的混合溶液中,各组分不能同时为0kg,充分搅拌30~50min直至完全溶解;随后加入0.5~1.0kg的手性化合物9-(4-丙基环己烷)9,10-二氢-8H-二萘酚[1,5]二氧杂环,继续搅拌10~30min,即得纺丝溶液;然后称取纺丝溶液5~10mL,无气泡注入一次性塑料注射器中,然后将注射器固定在高压静电纺丝装置上,设置纺丝电压为18~30kV,纺丝溶液注射速度为0.5~0.8μL/min,接受距离为18~20cm,滚筒转速为100~300r/min,采用镀有氧化铟锡的无色聚酰亚胺薄层作为收集板,环境温度和湿度分别控制在20~30℃和15%~18%之间,连续纺丝10~30h;将所得纤维膜放入置于85~100℃下恒温干燥24~30h,即得厚度为10~70μm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薄膜;
第五、液晶复合体系的制备
称取60~80kg向列相液晶、20~30kg手性化合物混合物、5~10kg可聚合单体混合物、0.5~1.0kg光引发剂、加入1~2kg的玻璃微珠充分混合后,首先搅拌1~10min,再超声分散1~10min,两个过程交替进行3~10次,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希杭王冬贾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优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