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尺度地质异常体检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14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小尺度地质异常体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小尺度地质异常体检测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在待处理区域采集的绕射波炮集数据并在其中确定与中心点位置之间距离为预定距离的目标单炮数据;计算目标单炮数据中每个炮点与中心点的第一水平距离并计算每个炮点对应的检波点与中心点的第二水平距离;基于第一和第二水平距离构建共绕射点道集;利用绕射波同向轴走时校正算法对共绕射点道集进行处理得到绕射波成像剖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小尺度地质异常体检测方法及装置基于绕射波传播的几何光学特点,由绕射波炮集数据构建共绕射点道集数据,并利用绕射波对于速度的敏感性对绕射波进行直接速度分析并达到成像目的,定位地下空间异常构造以降低事故风险。

Small scale geological anomaly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尺度地质异常体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高分辨率成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尺度地质异常体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小尺度地质异常体,如断层、陷落柱、裂缝等,往往和矿产资源分布具有紧密的关系,对非均匀不连续地质异常体的精确定位,可有效提高勘探成功率,降低成本,避免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规避风险。绕射波是小尺度地质异常体的地震响应,包含了小尺度地质异常体的构造信息,可以用来精确定位非均匀不连续地质异常体,提供更强的地下空间照明度。但相对反射波而言,绕射波在传播过程中衰减较快,能量较弱,容易被强能量的反射波掩盖。因此,需要将绕射波从反射波中分离,以增强绕射响应,从而进行绕射波高精度成像,对小尺度地质体精确定位。现有方法中,一般在共偏移距域或叠后域进行绕射波分离,破坏了波场的一致性,且需要利用偏移算法单独进行绕射波偏移过程,处理流程较为繁琐。该方法基于绕射波传播的几何光学特点,由单炮数据构建共绕射点道集数据,有利于保持波场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特点,利用同一绕射点不同炮集绕射波时差为常数的特点进行绕射波速度分析,同时完成了绕射波成像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尺度地质异常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获取在待处理区域进行采集得到的绕射波炮集数据,并在所述绕射波炮集数据中确定与中心点位置之间的距离为预定距离的目标单炮数据;/n计算所述目标单炮数据中的每个炮点与所述中心点的第一水平距离,并计算每个所述炮点对应的检波点与所述中心点的第二水平距离;/n基于所述中心点对应的第一水平距离和第二水平距离,构建所述中心点的共绕射点道集;/n利用绕射波同向轴走时校正算法,对所述中心点的共绕射点道集进行处理,得到绕射波成像剖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尺度地质异常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在待处理区域进行采集得到的绕射波炮集数据,并在所述绕射波炮集数据中确定与中心点位置之间的距离为预定距离的目标单炮数据;
计算所述目标单炮数据中的每个炮点与所述中心点的第一水平距离,并计算每个所述炮点对应的检波点与所述中心点的第二水平距离;
基于所述中心点对应的第一水平距离和第二水平距离,构建所述中心点的共绕射点道集;
利用绕射波同向轴走时校正算法,对所述中心点的共绕射点道集进行处理,得到绕射波成像剖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绕射波同向轴走时校正算法,对所述中心点的共绕射点道集进行处理,得到绕射波成像剖面包括:
利用绕射波同向轴走时校正算法,在所述中心点的共绕射点道集中对绕射波在同向轴方向进行拉平校正处理,得到拉平校正之后的共绕射点道集;
对所属于相同中心点的拉平校正之后的共绕射点道集进行叠加,得到所述绕射波成像剖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点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个所述中心点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炮点和检波点;
计算所述目标单炮数据中的每个炮点与所述中心点的第一水平距离,并计算每个所述炮点对应的检波点与所述中心点的第二水平距离包括:
计算每个所述中心点所对应的目标单炮数据中每个炮点和每个所述中心点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
计算每个所述中心点和其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检波点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绕射波同向轴走时校正算法,在所述中心点的共绕射点道集中对绕射波在同向轴方向进行拉平校正处理,得到拉平校正之后的共绕射点道集包括:
获取真实速度和校正速度下的绕射波同向轴走时公式,并根据所述真实速度和所述校正速度下的绕射波同向轴走时公式,获取绕射波同向轴走时校正公式;
根据所述绕射波同向轴走时校正公式,在所述中心点的共绕射点道集中对绕射波在同向轴方向进行拉平校正处理,得到拉平校正之后的共绕射点道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真实速度和所述校正速度下的绕射波同向轴走时公式,获取绕射波同向轴走时校正公式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朋赵惊涛彭苏萍崔晓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