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触电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11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触电报警装置,包括电流感应器,所述电流感应器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电流感应器的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电缆线,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圆心固定连接有发光二极管,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发光二极管、蜂鸣器和显示屏均与电路板电路连接,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外部覆盖固定有透明罩,所述发光二极管、蜂鸣器和显示屏均安装在透明罩的内部;通过电流感应器的感应线圈分辨设备外壳是否带电,蜂鸣器与发光二极管报警说明外壳带电,显示屏显示设备外壳流通电流的大小,防止操作人员在接触设备导致触电。

An electric shock alarm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触电报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触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触电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保障供电可靠率,带电作业越来越多,这就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电力设备,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不能够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如由于现在的大部分设备没有外壳带电指示等设备,导致操作人员可能触电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触电报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触电报警装置,通过电流感应器的感应线圈分辨设备外壳是否带电,蜂鸣器与发光二极管报警说明外壳带电,显示屏显示设备外壳流通电流的大小,防止操作人员在接触设备导致触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触电报警装置,包括电流感应器,所述电流感应器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电流感应器的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电缆线,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圆心固定连接有发光二极管,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发光二极管、蜂鸣器和显示屏均与电路板电路连接,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外部覆盖固定有透明罩,所述发光二极管、蜂鸣器和显示屏均安装在透明罩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电路板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扣。优选的,所述电缆线的端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插片,所述插片与插槽相互对应且固定。优选的,所述插片的内端两侧均与电缆线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限位孔的外侧表面开设有限位孔。优选的,所述固定扣的端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触头,所述导电触头与限位孔相互对应且卡合。优选的,所述固定扣的内部轴心横向开设有套孔,所述套孔的内部横向设置有导电弹簧。优选的,所述导电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扣固定连接,所述导电弹簧的另一端与电路板电路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潮棉,所述吸潮棉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保护层。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切面,所述安装座的内壁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层。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外部轮廓为波浪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计的电流感应器、安装座、发光二极管、蜂鸣器和显示屏,解决了由于现在的大部分设备没有外壳带电指示等设备,导致操作人员可能触电的问题,通过电流感应器的感应线圈分辨设备外壳是否带电,蜂鸣器与发光二极管报警说明外壳带电,显示屏显示设备外壳流通电流的大小,防止操作人员在接触设备导致触电;2、通过设计的插槽和插片,解决了目前报警设备其内部电路板与电缆线通常采用焊接固定,从而导致报警器在安装拆卸过程中操作不便繁琐费时的问题,电缆线通过端部插片安装进电路板的插槽内部,固定扣端部导电触头与插片卡合固定不影响电缆线与电路板电路连接,通过插片的插拔便于报警器的安装拆卸;3、通过设计的缓冲层、吸潮棉和防滑层,解决了目前报警器在存储或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容易导致损坏的问题,安装座内部的缓冲层减缓报警器在携带运输过程中的震动,保护其内部元件震动发生松动损坏,安装座内部表面吸潮棉保证发光二极管、蜂鸣器和显示屏的工作环境,防滑层有效防止报警器运输过程中发生滚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安装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路板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安装座内壁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插片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固定扣示意图。其中:1、电流感应器;2、安装座;3、发光二极管;4、透明罩;5、蜂鸣器;6、电缆线;7、显示屏;8、切面;9、电路板;10、插槽;11、固定扣;12、吸潮棉;13、透气保护层;14、缓冲层;15、防滑层;16、加强筋;17、限位孔;18、插片;19、导电弹簧;20、套孔;21、导电触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触电报警装置,包括电流感应器1,电流感应器1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座2,安装座2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潮棉12,吸潮棉12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保护层13,安装座2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切面8,安装座2的内壁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层14,安装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9,电路板9与电流感应器1的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电缆线6,安装座2的顶端圆心固定连接有发光二极管3,安装座2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5,发光二极管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7,发光二极管3、蜂鸣器5和显示屏7均与电路板9电路连接,安装座2的顶端外部覆盖固定有透明罩4,发光二极管3、蜂鸣器5和显示屏7均安装在透明罩4的内部;通过电流感应器1的感应线圈分辨设备外壳是否带电,蜂鸣器5与发光二极管3报警说明外壳带电,显示屏7显示设备外壳流通电流的大小,防止操作人员在接触设备导致触电,安装座2内部表面吸潮棉12保证发光二极管3、蜂鸣器5和显示屏7的工作环境,安装座2的切面8有效防止报警器运输过程中发生滚动。实施例2请参照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触电报警装置,包括电流感应器1,电流感应器1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座2,安装座2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层15,防滑层15的外部轮廓为波浪形结构,安装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9,电路板9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槽10,插槽10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扣11,电路板9与电流感应器1的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电缆线6,电缆线6的端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插片18,插片18与插槽10相互对应且固定,插片18的内端两侧均与电缆线6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6,限位孔17的外侧表面开设有限位孔17,固定扣11的端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触头21,导电触头21与限位孔17相互对应且卡合,固定扣11的内部轴心横向开设有套孔20,套孔20的内部横向设置有导电弹簧19,导电弹簧19的一端与固定扣11固定连接,导电弹簧19的另一端与电路板9电路连接;电缆线6通过端部插片18安装进电路板9的插槽10内部,固定扣11端部导电触头21与插片18卡合固定不影响电缆线6与电路板9电路连接,通过插片18的插拔便于报警器的安装拆卸,防滑层15有效防止报警器运输过程中发生滚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触电报警装置,解决了由于现在的大部分设备没有外壳带电指示等设备,导致操作人员可能触电的问题,通过电流感应器1的感应线圈分辨设备外壳是否带电,蜂鸣器5与发光二极管3报警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触电报警装置,包括电流感应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感应器(1)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9),所述电路板(9)与电流感应器(1)的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电缆线(6),所述安装座(2)的顶端圆心固定连接有发光二极管(3),所述安装座(2)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5),所述发光二极管(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7),所述发光二极管(3)、蜂鸣器(5)和显示屏(7)均与电路板(9)电路连接,所述安装座(2)的顶端外部覆盖固定有透明罩(4),所述发光二极管(3)、蜂鸣器(5)和显示屏(7)均安装在透明罩(4)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触电报警装置,包括电流感应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感应器(1)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9),所述电路板(9)与电流感应器(1)的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电缆线(6),所述安装座(2)的顶端圆心固定连接有发光二极管(3),所述安装座(2)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5),所述发光二极管(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7),所述发光二极管(3)、蜂鸣器(5)和显示屏(7)均与电路板(9)电路连接,所述安装座(2)的顶端外部覆盖固定有透明罩(4),所述发光二极管(3)、蜂鸣器(5)和显示屏(7)均安装在透明罩(4)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触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9)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槽(10),所述插槽(10)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触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6)的端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插片(18),所述插片(18)与插槽(10)相互对应且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触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18)的内端两侧均与电缆线(6)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6),所述限位孔(17)的外侧表面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铈科电力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