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检测氨基酸发酵过程指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氨基酸发酵分析
,具体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检测氨基酸发酵过程指标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氨基酸的发酵中,氨基酸是主要的代谢产物,其含量是判断发酵水平的重要指标;氨基酸的发酵主要是通过发酵菌种将糖转化为目的氨基酸,发酵菌种的生长情况直接影响着目的氨基酸的产量,发酵过程中通常通过发酵菌种的OD值来了解发酵菌种在发酵液中的密度分布情况,并以此判断发酵菌种的生长阶段,以调整供氧和营养,所以发酵菌种的OD值是衡量发酵菌种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还原糖、溶磷、氨基氮在发酵液中一般作为发酵菌种的碳源和氮源等必须的营养元素的充足情况,以保证生产的稳定,并达到高产目的氨基酸。在目的氨基酸发酵过程中,总有一些其它氨基酸的含量的变化,有些氨基酸对发酵有促进作用,有的氨基酸则对发酵起到抑制作用,通过检测对比不同氨基酸的含量以及对应目的氨基酸的产量,来判断哪些氨基酸积累是对发酵有利的,哪些氨基酸是抑制的,来指导通过分子改造手段来改变菌种的代谢通路,并达到高产目的氨基酸的目的。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检测氨基酸发酵过程指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制备氨基酸发酵液主要组分氨基酸、发酵菌种、还原糖、溶磷和氨基氮的初始标准样品混合溶液,初始标准混合溶液按10倍浓度梯度进行9次稀释,依次标记为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检测氨基酸发酵过程指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氨基酸发酵液主要组分氨基酸、发酵菌种、还原糖、溶磷和氨基氮的初始标准样品混合溶液,初始标准混合溶液按10倍浓度梯度进行9次稀释,依次标记为P1、P2、P3...P10;
S2、对SI配置的浓度梯度样品混合溶液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采集近红外光全光谱图,得到相应样品中氨基酸的含量、发酵菌种的OD值、还原糖含量、溶磷含量和氨基氮的含量对应的吸光度,设定氨基酸的含量、发酵菌种的OD值、还原糖含量、溶磷含量和氨基氮的含量对应的吸光度分别为A、B、C、D、E,则P1、P2、P3...P10对应的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A1、A2、A3...A10,对应的发酵菌种的OD值分别为B1、B2、B3...B10,对应的还原糖含量分别为C1、C2、C3...C10,对应的溶磷含量分别为D1、D2、D3...D10,对应的氨基氮的含量分别为E1、E2、E3...E10;
S3、根据获得的吸光度值和对应的氨基酸的含量、发酵菌种的OD值、还原糖含量、溶磷含量和氨基氮含量,分别绘制氨基酸的含量、发酵菌种的OD值、还原糖含量、溶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世军,吴泽华,杨洪喜,王志强,李刚,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寿光金远东变性淀粉有限公司,寿光金玉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临清德能金玉米生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