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毁伤威力可调的破甲杀伤复合战斗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04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毁伤威力可调的破甲杀伤复合战斗部装置,包括端盖、壳体、预制破片、主装药、药型罩、挡环和起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端连接端盖,另一端通过挡环连接药型罩;所述主装药装填在壳体中;所述壳体与主装药之间设置多层,每层设置多个预制破片;所述起爆装置包括基板、传爆管;所述基板在端盖和主装药之间,并与传爆管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中心单点起爆输入点、端面多点起爆输入点、轴线阵列多点起爆输入点等不同输入点起爆,改变装药起爆方式,控制爆轰波在壳体与药型罩上的压力分布,从而实现毁伤模式可转化、破片威力等级可控。

A device of armor breaking and killing compound warhead with adjustable damage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毁伤威力可调的破甲杀伤复合战斗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弹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毁伤威力可调的破甲杀伤复合战斗部装置。
技术介绍
针对当前战场毁伤目标多样化需求,新型智能化弹药应运而生。智能化弹药是指利用各种先进技术使常规弹药实现精确打击的一类弹药,其目标是:获得自主搜索、探测、捕获和攻击目标的能力,可通过区别目标的详细特征有选择地攻击特定目标。现代局部战争条件、政治因素以及国际对人道主义的呼吁,对武器的精准控制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不仅要求精准有效地打击目标,还要求在能量释放上加以控制,减小附带杀伤,在有效摧毁既定目标的同时对非目标带来尽可能小的影响。当前的复合战斗部已较为成熟,但难以实现毁伤威力的可控输出。具体对于毁伤元模式转换技术,当前已基本能够实现EFP和JPC或JPC和JET等双模之间的转化。而威力可控技术则主要以DDT(Deflagration-to-DetonationTransition)作用过程为核心,通过控制起爆能量从而控制破片威力。文献1:陈奎、李伟兵、王晓鸣等.双模战斗部结构正交优化设计(J).含能材料.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毁伤威力可调的破甲杀伤复合战斗部装置,包括端盖(1)、壳体(3)、预制破片(4)、主装药(6)、药型罩(7)、挡环(9)和起爆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壳体(3)一端连接端盖(1),另一端通过挡环(9)连接药型罩(7);所述主装药(6)装填在壳体(3)中;所述壳体(3)与主装药(6)之间设置多层,每层设置多个预制破片(4);所述起爆装置包括基板(2)、传爆管(5);所述基板(2)在端盖(1)和主装药(3)之间,并与传爆管(5)相连;/n所述基板(2)为上下两层,上层基板和下层基板中心设有同轴的中心单点起爆输入点(13);/n上层基板的偏心位置设置端面多点起爆输入点(12),上层基板和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毁伤威力可调的破甲杀伤复合战斗部装置,包括端盖(1)、壳体(3)、预制破片(4)、主装药(6)、药型罩(7)、挡环(9)和起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3)一端连接端盖(1),另一端通过挡环(9)连接药型罩(7);所述主装药(6)装填在壳体(3)中;所述壳体(3)与主装药(6)之间设置多层,每层设置多个预制破片(4);所述起爆装置包括基板(2)、传爆管(5);所述基板(2)在端盖(1)和主装药(3)之间,并与传爆管(5)相连;
所述基板(2)为上下两层,上层基板和下层基板中心设有同轴的中心单点起爆输入点(13);
上层基板的偏心位置设置端面多点起爆输入点(12),上层基板和下层基板边缘处均设有多个第一起爆输出点(10),上层基板的第一起爆输出点(10)和下层基板的第一起爆输出点(10)对应相连通;上层基板端面多点起爆输入点(12)与上层的第一起爆输出点(10)之间通过长度相等的传爆沟槽(11)相连;
上层基板和下层基板的偏心位置均设有同轴的轴线阵列多点起爆输入点(15),下层基板边缘处设置多个第二起爆输出点(14);下层轴线阵列多点起爆输入点(15)与多个第二起爆输出点(14)之间通过传爆沟槽(11)相连;每个起爆输出点(14)设有多个传爆孔,传爆沟槽(11)末端各分有多条支路,分别通向多个传爆孔,每个传爆孔分别对应主装药端面和不同长度的传爆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佳鑫李伟兵王雅君朱新元周唯潇徐赫阳李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