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4005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制冷单元、太阳能集热‑膜蒸馏一体化装置、海水供给系统、盐水存储箱、热水泵送系统、淡水存储箱和真空系统;所述冷凝器冷却水进口与海水供给系统连接,所述冷凝器冷却水出口与太阳能集热‑膜蒸馏一体化装置,所述冷凝器释放出制冷剂的热量用于海水预热;所述太阳能集热‑膜蒸馏一体化装置包括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和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管壳式换热器与热水泵送系统闭环连接,所述冷凝器冷却水出口通过若干串联的所述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后与盐水存储箱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利用太阳能建筑屋顶技术为居民提供淡水、生活热水和空调用电等的供应,解决传统能源为用户供能时带来的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问题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能源问题。在能源短缺的同时,我国又存在着能源利用率低、能源利用模式不合理等问题,没有做到“能”尽其用,造成能源利用的浪费。同时,住宅建筑用能又占我国能源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全世界有很多人在屋顶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真空管型和平板型集热器)和太阳能光伏系统来满足生活热水和其他能源的需求。而且相关研究表明屋顶太阳能利用将有可能提供20%的建筑用能需求。因此,屋顶太阳能技术值得我们开展更多的研究。膜蒸馏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具有操作温度低、设备简单、脱盐率高等特点,在海水淡化、苦咸水脱盐、果汁浓缩等过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真空式膜蒸馏(VMD)在透过侧由真空泵抽吸使其保持低压状态,并在膜组件外冷凝;由于真空度的存在,VMD过程中传热损失低,膜通量高且不易出现温差极化,是解决淡水需求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大多数太阳能真空式膜蒸馏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单元(2)、太阳能集热-膜蒸馏一体化装置(3)、海水供给系统、盐水存储箱(6)、热水泵送系统、淡水存储箱(9)和真空系统;/n所述制冷单元(2)包括冷凝器(2-1)、节流阀(2-2)、蒸发器(2-3)和压缩机(2-4);所述蒸发器(2-3)依次与压缩机(2-4)、冷凝器(2-1)和节流阀(2-2)闭环连接;所述蒸发器(2-3)吸收建筑室内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所述压缩机(2-4)将制冷剂经过压缩变成高温高压气体;所述冷凝器(2-1)冷却水进口与海水供给系统连接,所述冷凝器(2-1)冷却水出口与太阳能集热-膜蒸馏一体化装置(3)连接,所述冷凝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单元(2)、太阳能集热-膜蒸馏一体化装置(3)、海水供给系统、盐水存储箱(6)、热水泵送系统、淡水存储箱(9)和真空系统;
所述制冷单元(2)包括冷凝器(2-1)、节流阀(2-2)、蒸发器(2-3)和压缩机(2-4);所述蒸发器(2-3)依次与压缩机(2-4)、冷凝器(2-1)和节流阀(2-2)闭环连接;所述蒸发器(2-3)吸收建筑室内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所述压缩机(2-4)将制冷剂经过压缩变成高温高压气体;所述冷凝器(2-1)冷却水进口与海水供给系统连接,所述冷凝器(2-1)冷却水出口与太阳能集热-膜蒸馏一体化装置(3)连接,所述冷凝器(2-1)释放出制冷剂的热量用于海水预热;
所述太阳能集热-膜蒸馏一体化装置(3)包括真空太阳能集热管(3-2)和管壳式换热器(3-3);所述管壳式换热器(3-3)与热水泵送系统闭环连接,所述冷凝器(2-1)冷却水出口通过若干串联的所述真空太阳能集热管(3-2)后与盐水存储箱(6)连通;
所述真空太阳能集热管(3-2)包括双层玻璃管(3-2-1)、选择性吸收涂层(3-2-2)、真空层(3-2-3)、膜组件料液流道(3-2-4)、膜组件蒸汽流道(3-2-6)和料液引流管(3-2-7);所述双层玻璃管(3-2-1)内部为膜组件料液流道(3-2-4),所述料液引流管(3-2-7)一端伸入所述膜组件料液流道(3-2-4)内部,所述料液引流管(3-2-7)另一端作为所述真空太阳能集热管(3-2)的进口,所述膜组件料液流道(3-2-4)一侧作为所述真空太阳能集热管(3-2)的出口;所述双层玻璃管(3-2-1)内部设真空层(3-2-3),所述双层玻璃管(3-2-1)的外表面涂覆选择性吸收涂层(3-2-2),用于将照射在所述双层玻璃管(3-2-1)外表面的太阳光转化为热量,所述热量通过真空层(3-2-3)加热所述膜组件料液流道(3-2-4)内液体;所述膜组件料液流道(3-2-4)内插入由中空纤维膜(3-2-5)组成的膜组件蒸汽流道(3-2-6),所述膜组件蒸汽流道(3-2-6)与管壳式换热器(3-3)的冷却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管壳式换热器(3-3)的冷却介质出口依次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新月吕丫丫赵晓波黄菊冯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