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能供热系统及自动蓄能供热车
本公开涉及供热
,尤其涉及一种蓄能供热系统及自动蓄能供热车。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推进,现有的城市管网已经难以满足随之而增长的供热需求。另外,由于替代能源如燃气、热力等的容量、经济性问题很难得到实施,进一步加剧了热源紧张的局面。目前,弃风电蓄能供热系统使用,主要是解决“三北”即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因风电建设与当地配电输送通道不匹配,所产生的弃风消纳问题。一般来讲,移动式弃风电蓄能供热系统采用固体蓄热技术,将夜晚谷电23:00至次日7:00转化为热能储存在蓄热体内,通过一系列取热和换热措施,为全天供暖提供热源,不仅解决了城市用热孤岛问题,而且对于电网的经济运行削峰填谷和冬季清洁供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移动式弃风电蓄能供热系统的电加热控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供热系统中传统的加热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燃烧加热,一类是电加热。电加热与燃烧加热相比使用安全、效率较高、环保节能。但是,电加热控制方式必须从整个系统来考虑,对于移动式弃风电蓄能供热系统电加热控制方法研究甚少,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热控系统、蓄热体、热循环装置、换热装置以及绝热保温壳;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热控系统、所述蓄热体、所述热循环装置及所述换热装置位于所述绝热保温壳之内;/n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蓄热体连接,所述热控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及所述蓄热体连接,所述热控装置监测所述蓄热体的温度,并根据监测到的温度和对所述蓄热体预设的温度阈值范围,通过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来调控所述蓄热体的温度;/n所述热循环装置将所述蓄热体存储的热能驱动至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将热能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热控系统、蓄热体、热循环装置、换热装置以及绝热保温壳;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热控系统、所述蓄热体、所述热循环装置及所述换热装置位于所述绝热保温壳之内;
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蓄热体连接,所述热控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及所述蓄热体连接,所述热控装置监测所述蓄热体的温度,并根据监测到的温度和对所述蓄热体预设的温度阈值范围,通过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来调控所述蓄热体的温度;
所述热循环装置将所述蓄热体存储的热能驱动至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将热能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热体采用蓄热砖,相邻两块蓄热砖之间设置有风道,所述蓄热砖两侧设置有所述加热装置;
所述热循环装置包括可变速的循环风机及机架,所述循环风机驱动高温空气在所述风道内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风机为离心风机,经过高温的所述蓄热砖时产生高温空气,该高温空气通过所述换热装置将热能交换到外部系统;和/或,
所述循环风机配置有变频控制系统,所述变频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输出温度标准自动调整所述循环风机的风量,向所述换热装置提供可输出的热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装置向外部供热管网系统输出热能,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板式换热器、以及开设在所述绝热保温壳体上的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高温空气通过所述板式换热器将热量交换到所述供热管网的水循环系统;和/或
所述温度监测器为高温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子开关选用晶体管或者场效应管;所述加热装置为热电阻器或者电热丝。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蓄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运载装置,所述运载装置承载所述蓄能供热系统的其他组成器件,且使所述蓄能供热系统可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霞,张富全,郝逸夫,张学让,赵瑛,刘赛希,呼德,李唐,陈小虎,杨湘全,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莱得贝尔能源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