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顶灯的驱动电源及吸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984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顶灯的驱动电源及吸顶灯,该驱动电源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电路板与吸顶灯外部连接的导线从电路板朝向壳体顶部的一面延伸出、并经弯折后从壳体底部一侧穿出,壳体的内壁在与导线的弯折部位相对的位置延伸出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导线朝向壳体内部方向的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驱动电源的壳体内部对导线进行弯折、使导线从壳体底部一侧穿出,即由传统的侧出线方式转变为底部出线方式,同时还在壳体的内壁与导线的弯折部位相对的位置延伸出限位结构,以利用该限位结构限制导线回缩,从而完成对导线的出线固定,相对于传统的侧出线方式,可以省去固线端子,降低成本,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顶灯的驱动电源及吸顶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具
,特别涉及一种吸顶灯的驱动电源及吸顶灯。
技术介绍
吸顶灯是吸附或嵌入屋顶天花板上的灯具,它和吊灯一样,也是室内的主体照明设备,是家庭、办公室、娱乐场所等各种场所经常选用的灯具。目前主流的吸顶灯为LED吸顶灯。吸顶灯一般包括灯盘、安装于灯盘上的驱动电源、盖设于灯盘上的灯罩、以及与驱动电源连接的光源(如LED灯珠),灯盘一般安装于天花板上,驱动电源连接外部电源(如220V市电),并用于驱动光源。现有技术当中,如图11所示,目前驱动电源1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导线2从驱动电源1的侧面穿出,并通过固线端子3固定于灯盘4上,而布置于天花板上的外部电源线5则需穿过灯盘后再与通过固线端子3与该导线2连接,这种方式存在的缺陷在于:该导线2必须依赖固线端子3进行固定,同时灯盘4和驱动电源1的壳体上在穿线的位置处均需要布置对线路进行保护的过孔胶套,导致吸顶灯成本高、安装不便,此外由于灯盘4上开设有外部电源线5的穿线孔401,导致沙石、蚊虫、灰尘等容易从该穿线孔401中进入吸顶灯内并最终掉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顶灯的驱动电源,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与吸顶灯外部连接的导线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壳体顶部的一面延伸出、并经弯折后从所述壳体底部一侧穿出,所述壳体的内壁在与所述导线的弯折部位相对的位置延伸出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导线朝向所述壳体内部方向的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顶灯的驱动电源,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与吸顶灯外部连接的导线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壳体顶部的一面延伸出、并经弯折后从所述壳体底部一侧穿出,所述壳体的内壁在与所述导线的弯折部位相对的位置延伸出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导线朝向所述壳体内部方向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灯的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弯折部位与所述第一穿线孔相对,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第一穿线孔后从所述壳体底部一侧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顶灯的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穿线孔正对设置的第二穿线孔,所述导线从所述第二穿线孔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顶灯的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穿设于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中,用于保护所述导线,所述保护套部分伸出所述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灯的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从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朝向所述弯折部位延伸出;或者
所述限位结构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壁朝向所述弯折部位延伸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伟叶建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嘉捷鑫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