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398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照明系统。该多功能照明系统包括电源模块、至少两个光源模块和至少一个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包括连接模块主体和连接至连接模块主体的至少两个第一连接端口,所述光源模块设有光源模板主体和连接至光源模板主体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端口,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二连接端口电连接,一个连接模块的第一连接端口的数量与该连接模块连接的光源模块的数量相对应,任一连接模块能够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该多功能照明系统结构新颖并且更加灵活变通,可以任意自行组合想要的外观结构,能够满足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所的各种需求,功能多样化,完成其他常规产品无法做到的功能场所照明设计要求。

A multifunctional ligh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照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照明产品的功能性比较单一,往往无法更好的满足实际应用场所的各种需求。例如,市面上的一些产品基本用途相同,可以随意找到替代品,没有竞争力。中国技术专利CN208546766U(公开日:2019年2月26日)公开的模块组合式灯具虽然可以灵活组合,但其对照明模块的构造要求较高,照明模块需要构造成特殊形状才能够首尾组合起来,不能灵活地组合市面上现有的照明产品,组合起来的灯具只能在一个平面上延伸,并且只能通过灯座的设计来单点发散,无法多点发散,而且照明模块需要通过拆装才能变换位置,功能仍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一些应用场合的实际需求。中国技术专利CN209278922U(公开日:2019年8月20日)公开了利用磁吸低压的方式固定灯具,但是照明装置只能通过导轨变换位置,而刚性的导轨也限制了照明装置移动的方向,无法灵活变化、灵活组合,在一些需要按照用户需求改变灯具移动方向或是需要灵活组合的实际应用场合,没办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基于市面上各种照明产品都无法满足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所的各种需求这一问题,急需设计一种改变传统灯具的设计与应用的多功能照明系统,结构新颖并且更加灵活变通,可以任意自行组合想要的外观结构,能够满足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所的各种需求,功能多样化,完成其他常规产品无法做到的功能场所照明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照明系统,各个光源模块通过连接模块组合在一起,形成多功能照明系统,使得用户可以方便灵活地任意自行组合想要的外观结构,功能多样化,以达到想要的设计效果,满足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所的各种需求,完成其他常规产品无法做到的功能场所照明设计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照明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光源模块和至少一个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包括连接模块主体和连接至连接模块主体的至少两个第一连接端口,所述光源模块设有光源模板主体和连接至光源模板主体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端口,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二连接端口电连接,一个连接模块的第一连接端口的数量与该连接模块连接的光源模块的数量相对应。通过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二连接端口电连接,连接模块与光源模块实现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方便地进行拆卸组装。一个连接模块的第一连接端口的数量与该连接模块连接的光源模块的数量相对应,例如,一个连接模块可以具有两个第一连接端口(此时连接模块又称为“两通结构”),那么这个连接模块可以连接两个光源模块;一个连接模块可以具有三个第一连接端口(此时连接模块又称为“三通结构”),那么这个连接模块可以连接三个光源模块;一个连接模块可以具有四个第一连接端口(此时连接模块又称为“四通结构”),那么这个连接模块可以连接四个光源模块;以此类推,连接模块还可以是五通结构、六通结构,等等。可以理解,一个光源模块的两端都可以设有第二连接端口,连接模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通结构、三通结构、四通结构等,每一个光源模块的两端可以按实际情况连接不同的连接模块,从而形成树枝状发散的多功能照明系统,使得组合而成的多功能照明系统的结构多变。也可以理解,光源模块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进而延长或缩短照明系统的长度,而且光源模块的连接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用用需求而任意进行调整,以满足各种需求。通过连接模块来连接各个光源模块,用户可以任意自行组合出想要的外观结构,以达到想要的设计效果,功能多变。另外,多功能照明系统通常会与电源或者电源模块配套,可以是任一连接模块能够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也可以使用生活常用电源而不配备电源模块。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的形状与其所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口的形状相配合,第一连接端口为从所述连接模块主体突出的凸块,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具有与所述凸块形状相配合的凹腔,所述第一连接端口插入所述凹腔中。前述“形状相配合”是指公母配合、卡扣配合、电连接配合等。如此设置,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二连接端口安装后,从外观上看起来如同一体化,简洁美观,避免用户在组装或转动时意外划伤而受伤。例如,所述第一连接端口具有内螺纹凹孔,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具有通孔,螺丝等紧固件穿过第二连接端口的通孔旋进第一连接端口的内螺纹凹孔,从而将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二连接端口安装在一起;拆卸时,将螺丝从通孔旋出,即可将第二连接端口从第一连接端口拆出。第一连接端口设置为凸块并插入到第二连接端口的凹腔中,使得第二连接端口能够围绕第一连接端口的中轴线旋转,从而带动光源模块主体的旋转。如此一来,能够方便地对光源模块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便能够更好地适用于实际的应用场所,符合不同的用户需求。可以理解,也可以是第二连接端口为凸块,第一连接端口具有与所述凸块形状相配合的凹腔,所述第二连接端口插入所述凹腔中,只要第一连接端口的形状与其所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口的形状相配合即可。前述“凸块”可以是圆柱体,半圆柱体或者带有部分圆弧面的立体结构,只要能实现第二连接端口能够围绕第一连接端口的中轴线旋转,从而带动光源模块主体的旋转即可。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二连接端口电连接是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侧面的金属环(例如铜环)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凹腔的可伸缩金属针(例如铜针)实现的。如此设置,当将第一连接端口插入第二连接端口的凹腔中时,第二连接端口的凹腔上的可伸缩金属针与第一连接端口侧面上的金属环接触,由此实现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二连接端口的电连接。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侧面设有四个金属环,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凹腔设有四个可伸缩金属针,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金属环接触,分别形成电源+、电源-、信号线+、信号线-,从而实现智能单灯控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模块主体包括内腔、底盖和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位于所述连接模块主体的内腔,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的一端从所述连接模块主体的一侧伸出并插入所述凹腔,另一端伸入所述连接模块主体的内腔并与所述固定片抵接,所述连接模块主体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底盖闭合。可以理解,使第一连接端口之间电连接的电线设置在连接模块主体的内腔。安装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例如通过紧固件安装至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和底盖通过紧固件安装至所述连接模块主体。如此设置,所述固定片使得第一连接端口不会松动。前述紧固件可以例如是螺丝、螺母、螺钉、插销等。通过此类简单的机械零件,可以实现各部件的紧固安装,并且拆卸方便。连接模块主体设置底盖,是为了保护连接模块及其中的金属零件,防止水、水蒸气等液体进入连接模块中,延长照明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满足了美观的需要。进一步地,所述底盖设有刻度指示元件,所述刻度指示元件指示出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围绕第一连接端口的中轴线旋转的角度。通过在所述连接模块主体设置刻度指示元件,用户可以在调整多个连接端口的旋转角度时,方便地进行统一的调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端口包括前盖,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的第一侧设有所述凹腔,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有凹处,所述凹腔与所述凹处通过通孔连通,所述前盖与所述凹处的形状相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照明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包括连接模块主体和连接至所述连接模块主体的至少两个第一连接端口,所述光源模块设有光源模板主体和连接至所述光源模板主体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端口,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二连接端口电连接,一个连接模块的第一连接端口的数量与该连接模块连接的光源模块的数量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照明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包括连接模块主体和连接至所述连接模块主体的至少两个第一连接端口,所述光源模块设有光源模板主体和连接至所述光源模板主体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端口,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二连接端口电连接,一个连接模块的第一连接端口的数量与该连接模块连接的光源模块的数量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的形状与其所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口的形状相配合,第一连接端口为从所述连接模块主体突出的凸块,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具有与所述凸块形状相配合的凹腔,所述第一连接端口插入所述凹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主体包括内腔、底盖和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位于所述连接模块主体的内腔,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的一端从所述连接模块主体的一侧伸出并插入所述凹腔,另一端伸入所述连接模块主体的内腔并与所述固定片抵接,所述连接模块主体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底盖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包括前盖,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的第一侧设有所述凹腔,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有凹处,所述凹腔与所述凹处通过通孔连通,所述前盖与所述凹处的形状相配合,所述前盖卡合至所述凹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照明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银水
申请(专利权)人:罗姆尼光电系统技术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