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种粘合剂管道粘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种粘合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种粘合剂管道粘合装置。
技术介绍
特种胶粘剂呈现特殊的性能,粘接特殊的对象,用于特殊的场合,满足特殊需要的一类胶粘剂。如耐高温、超低温、导电、导磁、导热、点焊、应变、光敏、水下等胶粘剂。几乎所有城市中都存在水下管道,例如安装在河流、湖泊或水库的管道,这些管道为了应对水下复杂的情况,往往设计的较为厚重,这样能够提高对水下复杂环境的适应性,这个特点也导致这些管道的更换十分困难,而且在管道破损不严重的情况下更换整根管道并不划算,最佳的方法就是对其进行表面修补。在河流、湖泊或水库这种水下情况复杂的地方进行作业并非易事,要求操作员有极佳的潜水技巧和经验,还同时需要拥有优秀的技术知识以及过人的胆量去应对水下复杂又多变的情况,培养一个合格的操作员十分不易,而且这些都不能保证操作员的绝对安全,操作员的轻重伤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目前需要研发一种能够代替人工进行水下管道表面修补作业的机械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水下管道表面修补作业完全需要依靠人力,作业环境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种粘合剂管道粘合装置,包括有防水外壳(1)、吊环(2)和支架块(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气囊管(4)、水下固定装置(5)、管面清理装置(6)、裂缝修补装置(7)、主重力平衡块(8)和辅重力平衡块(9);防水外壳(1)顶中后部与吊环(2)进行焊接;防水外壳(1)右中后部与支架块(3)进行焊接;防水外壳(1)有中上部与气囊管(4)进行焊接;防水外壳(1)底后侧设置有水下固定装置(5);防水外壳(1)底中部设置有管面清理装置(6),并且管面清理装置(6)右前顶部与水下固定装置(5)相连接;防水外壳(1)底中上侧设置有裂缝修补装置(7),并且;裂缝修补装置(7)右后顶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粘合剂管道粘合装置,包括有防水外壳(1)、吊环(2)和支架块(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气囊管(4)、水下固定装置(5)、管面清理装置(6)、裂缝修补装置(7)、主重力平衡块(8)和辅重力平衡块(9);防水外壳(1)顶中后部与吊环(2)进行焊接;防水外壳(1)右中后部与支架块(3)进行焊接;防水外壳(1)有中上部与气囊管(4)进行焊接;防水外壳(1)底后侧设置有水下固定装置(5);防水外壳(1)底中部设置有管面清理装置(6),并且管面清理装置(6)右前顶部与水下固定装置(5)相连接;防水外壳(1)底中上侧设置有裂缝修补装置(7),并且;裂缝修补装置(7)右后顶部与管面清理装置(6)相连接;防水外壳(1)内底左后侧与主重力平衡块(8)进行螺栓连接;防水外壳(1)内底左前侧与辅重力平衡块(9)进行螺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粘合剂管道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水下固定装置(5)包括有第一直齿轮(501)、第一锥齿轮(502)、第二锥齿轮(503)、第一传动轮(504)、第三锥齿轮(505)、第四锥齿轮(506)、第一丝杆(507)、第二丝杆(508)、第一定位夹(509)、第二定位夹(5010)、第二传动轮(5011)、第五锥齿轮(5012)、第六锥齿轮(5013)、第三丝杆(5014)、第四丝杆(5015)、第三定位夹(5016)和第四定位夹(5017);第一直齿轮(501)前端轴心与第一锥齿轮(5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502)前底部与第二锥齿轮(503)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503)底端轴心与第一传动轮(50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锥齿轮(503)底端轴心与第三锥齿轮(505)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三锥齿轮(505)位于第一传动轮(504)正下方;第一传动轮(504)后侧与第二传动轮(5011)进行传动连接;第三锥齿轮(505)左底部与第四锥齿轮(506)相互啮合;第四锥齿轮(506)左端轴心与第一丝杆(507)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507)外左端与第二丝杆(508)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507)外表面右侧与第一定位夹(509)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丝杆(508)外表面左侧与第二定位夹(5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5011)底端轴心与第五锥齿轮(5012)进行传动连接;第五锥齿轮(5012)左底部与第六锥齿轮(5013)相互啮合;第六锥齿轮(5013)左端轴心与第三丝杆(5014)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丝杆(5014)左端与第四丝杆(5015)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丝杆(5014)外表面右侧与第三定位夹(5016)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丝杆(5015)外表面左侧与第四定位夹(5017)进行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特种粘合剂管道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管面清理装置(6)包括有电机(601)、第七锥齿轮(602)、伸缩杆(603)、驱动板(604)、第一电动推杆(605)、第二直齿轮(606)、第三直齿轮(607)、第八锥齿轮(608)、第九锥齿轮(609)、第三传动轮(6010)、第四传动轮(6011)、第十锥齿轮(6012)、第十一锥齿轮(6013)、第五丝杆(6014)、第一推杆传动块(6015)、第一刮面机构(6016)、第十二锥齿轮(6017)、第十三锥齿轮(6018)、第六丝杆(6019)、第二推杆传动块(6020)和第二刮面机构(6021);电机(601)前端轴心与第七锥齿轮(6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七锥齿轮(602)前端轴心与伸缩杆(603)进行传动连接;伸缩杆(603)外表面前侧与驱动板(604)互相套接;伸缩杆(603)前端轴心与第二直齿轮(606)进行传动连接;驱动板(604)后底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605)进行传动连接;第二直齿轮(606)左侧与第三直齿轮(607)相互啮合;第三直齿轮(607)前端轴心与第八锥齿轮(608)进行传动连接;第八锥齿轮(608)前底部与第九锥齿轮(609)相互啮合;第九锥齿轮(609)底端轴心与第三传动轮(6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九锥齿轮(609)底端轴心与第十二锥齿轮(6017)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二锥齿轮(6017)位于第三传动轮(6010)正下方;第三传动轮(6010)左侧与第四传动轮(6011)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6011)底端轴心与第十锥齿轮(6012)进行传动连接;第十锥齿轮(6012)后底部与第十一锥齿轮(6013)相互啮合;第十一锥齿轮(6013)后端轴心与第五丝杆(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