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输送设备领域,涉及防水锤设备,尤其涉及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水锤消除罐是一种有效的主动型水锤防护设备,当由于停泵或其它原因造成管道压力下降,内胆式水锤消除罐通过向管道补水的方式防止负压产生,从源头上解决停泵水锤和断流弥合水锤;当从管道下游返回正压时,罐内的气体被压缩,从而平抑正压峰值,它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双向调压塔。内胆式水锤消除罐被亲切的称作“水锤卫士”,内胆式水锤消除罐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两种的结构原理相同,内胆式水锤消除罐安装好后,向罐内充入一定压力(根据水力过渡计算的结果)的压缩气体(氮气或干燥空气),内胆被挤瘪,内胆中水的体积为零,正常通水时,由于水的压力大于预充气体的压力,水进入内胆,气体被压缩,压力变大,体积变小,内胆式水锤消除罐内有一部分水,一部分压缩氮气,水和压缩氮气被内胆隔离开来,不论由于何种原因管道中压力下降,内胆式水锤消除罐内的水在压缩氮气的挤压下进入管道,防止负压产生,也就防止了停泵水锤和管线断流弥合水锤的产生。传统 ...
【技术保护点】
1.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设在本体内的气囊,所述气囊的出口与介质传输管道连通且二者之间设有阻抗组件;/n所述本体的侧面设有采集本体内液体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本体的上端设有压力传感器,用来采集所述本体内气体的压力;所述本体的上端还设有充气嘴,所述充气嘴通过补气管与气源装置连通,所述补气管上设有补气阀执行器,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检漏传感器;/n所述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补气阀执行器和检漏传感器均通过控制线路与控制中心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设在本体内的气囊,所述气囊的出口与介质传输管道连通且二者之间设有阻抗组件;
所述本体的侧面设有采集本体内液体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本体的上端设有压力传感器,用来采集所述本体内气体的压力;所述本体的上端还设有充气嘴,所述充气嘴通过补气管与气源装置连通,所述补气管上设有补气阀执行器,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检漏传感器;
所述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补气阀执行器和检漏传感器均通过控制线路与控制中心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包括控制柜和人机界面触摸屏,所述控制柜为PLC程序控制,所述控制柜可安装在泵房内,也可以安装在本体上,所述人机界面触摸屏可实时显示数据并实现人机互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位为磁翻板液位计,直观反映液位高度,并反馈到控制中心,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变送器和耐震压力表,所述压力变送器用于监测本体内的压力,所述耐震压力表用于测量本体内的气体压力;所述本体上还设有安全阀和检修阀,安全阀用于释放本体内气体压力,所述充气嘴与本体之间设有截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组件包括阻抗主管和阻抗支管,所述阻抗主管的一端与水锤消除罐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介质传输管道连通,所述阻抗主路上从介质传输管道端到水锤消除罐,依次设有第一手动阀、第二止回阀和第二手动阀,所述第二止回阀在所述水锤消除罐向介质传输管道补水时打开,反之则关闭;所述阻抗支路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止回阀的两端,所述阻抗支路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止回阀并联的手动球阀;所述介质传输管道上设有水泵和第一止回阀,所述阻抗主管设在所述第一止回阀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且靠近介质流向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动阀和第二手动阀均为手动偏心半球阀,所述第一止回阀为轴流式止回阀,介质在介质传输管道内形成水柱,所述水泵停泵后,当水柱惯性耗尽,即正向流速减低为0时,第一止回阀关闭,所述第一手动阀和第二手动阀均处于常开状态,补水时,所述手动球阀和第二止回阀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锤消除罐为内胆式水锤消除罐,所述水锤消除罐采用的本体为立式或卧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立式结构,所述本体的上端设有螺纹连接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攀,王天彪,王荣辉,廖志芳,王东福,王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博纳斯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