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弧形墙面放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879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弧形墙面放线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现场勘查和已知条件确定放线方法,在已知条件为圆弧形墙面的半径以及两个初始点,且现场勘查到圆弧形墙面内无障碍时,选用弓弦矢高法,在已知条件为圆弧形墙面的半径、一初始点及切线方向,且现场勘查到圆弧形墙面切线上无障碍时,选用切线支距法;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初次放线;根据放线方法计算并获得中间点,再次进行放线;连接初始点和中间点形成圆弧形曲线,以完成放线,只需具有初中知识的一个施工人员能校正或恢复圆弧线上的缺失点,省时省力,熟练的技术人员可将误差控制在1mm‑2mm;初次操作的新手可将误差亦可控制在1cm以内,精确度较高,能满足装饰工程的施工需求。

Setting out method of arc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弧形墙面放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圆弧形墙面放线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
,对建筑墙体进行施工时,需要预先在建筑墙体上进行放线,预先进行施工位置的定位,以便于后续将压型钢板、幕墙等结构件固定到建筑墙体上。目前,建筑墙体的放线方法主要包括直线拉线法及仪器法,当建筑墙体为曲线边或是圆弧型时,直线拉线法只能适用于半径较小的圆弧,而且必须是圆弧内到圆心的扇形角内无障碍、不悬空,坡度较小的圆弧,否则直线拉线法的操作不便,并且放线精确度较低;仪器法只能适用于大半径并且测点稀疏的圆弧,而在测点密集度大时因仪器的读数和量距的精度原因反而会造成误差,并且该仪器法在实施时必须具有两名以上操作人员,而且这些操作人员还需具备测量基本技能,施工过程费时费力,而且不能在施工现场上随时随地恢复缺失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放线方法精确度低、施工不便且不能恢复缺失点的问题,提供一种圆弧形墙面放线方法。一种圆弧形墙面放线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现场勘查和已知条件确定放线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弧形墙面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n根据现场勘查和已知条件确定放线方法,在已知条件为圆弧形墙面的半径以及两个初始点,且现场勘查到圆弧形墙面内无障碍时,选用弓弦矢高法,在已知条件为圆弧形墙面的半径、一初始点及切线方向,且现场勘查到圆弧形墙面切线上无障碍时,选用切线支距法;/n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初次放线;/n根据放线方法计算并获得中间点,再次进行放线;/n连接初始点和中间点形成圆弧形曲线,以完成放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弧形墙面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现场勘查和已知条件确定放线方法,在已知条件为圆弧形墙面的半径以及两个初始点,且现场勘查到圆弧形墙面内无障碍时,选用弓弦矢高法,在已知条件为圆弧形墙面的半径、一初始点及切线方向,且现场勘查到圆弧形墙面切线上无障碍时,选用切线支距法;
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初次放线;
根据放线方法计算并获得中间点,再次进行放线;
连接初始点和中间点形成圆弧形曲线,以完成放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形墙面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放线方法为弓弦矢高法时,所述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初次放线,具体包括:
在两个所述初始点定桩,并拉线绳;
测量两个所述初始点间距,确定弦长和中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弧形墙面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放线方法为弓弦矢高法时,所述根据放线方法计算并获得中间点,再次进行放线,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计算矢高,其中,R-圆弧形墙面的半径,b-弦长,h-矢高;
经过所述中点,沿垂直于所述弦长的方向放线矢高长度,确定所述中间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弧形墙面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放线方法为弓弦矢高法时,在连接初始点和中间点形成圆弧形曲线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中间点是否缺失;
在所述中间点缺失时,以靠近缺失位置两侧的点作为初始点进行放线;
根据放线方法计算并获得缺失的中间点,再次进行放线;
在所述中间点密集时,停止放线。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景照闫翠庄耿杜唐涛张远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维业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