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基加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桩基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地铁区间隧道与桩基冲突的地方一般采用新建桩基进行托换的处理方案,新建的桩基需避开区间隧道位置且满足一定的安全距离,并在新建桩基之间新建托换梁,承载墩柱。但是,此种处理方案,不仅施工工序复杂,工期长,而且不考虑原桩基的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程的浪费。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桩基加固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基加固方法,在区间隧道与桩基冲突时,能够利用并保证桩基的承载力,而且施工工序简单,工期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桩基加固方法,包括:S1.根据桩基的施工图,判断区间隧道是否影响所述桩基,若是,则在所述桩基上确定出影响区域并执行步骤S2;S2.计算所述影响区域的承载力Q影;S3.确定筏板基础需承受的竖向承载力Q竖,Q竖=Q影;S4.假设筏板基础底面的宽度为b,计算所述筏板基础的地基承载力fa; >S5.根据勘察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根据桩基(1)的施工图,判断区间隧道(2)是否影响所述桩基(1),若是,则在所述桩基(1)上确定出影响区域(3)并执行步骤S2;/nS2.计算所述影响区域(3)的承载力Q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根据桩基(1)的施工图,判断区间隧道(2)是否影响所述桩基(1),若是,则在所述桩基(1)上确定出影响区域(3)并执行步骤S2;
S2.计算所述影响区域(3)的承载力Q影;
S3.确定筏板基础(4)需承受的竖向承载力Q竖,Q竖=Q影;
S4.假设筏板基础底面的宽度为b,计算所述筏板基础(4)的地基承载力fa;
S5.根据勘察结果,判断所述筏板基础(4)处实际的地基承载力是否大于或等于fa,若是,则直接执行步骤S6,若否,则采用换填或加固的方式使所述筏板基础(4)处实际的地基承载力大于或等于fa;
S6.假设筏板基础底面的长度为a,根据步骤S4中假设的筏板基础底面的宽度b,计算筏板基础底面的面积A,A=a*b,根据公式p=Q竖/A计算出p,其中,p表示筏板基础底面的压力值;
S7.判断p是否小于fa,若是,则确定筏板基础底面的长度和宽度,若否,则重复步骤S4-步骤S7,直至p小于fa;
S8.按照步骤S7确定的筏板基础底面的长度和宽度,对所述筏板基础(4)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S21.计算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Qsk=u*Σqsik*li,其中,u为桩基周长,qsik为桩侧第i层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li为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
S22.计算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Qpk=α*qc*Ap,其中,α为桩端阻力修正系数,qc为桩端平面上探头阻力和下探头阻力的平均值,Ap为桩端面积;
S23.计算所述影响区域(3)的承载力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一,雷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