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粘胶纱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81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粘胶纱线的制备方法。一种阻燃粘胶纱线的制备方法,对粘胶纤维进行开松处理、阻燃处理、纺纱,阻燃处理包括以下步骤:S1:将开松处理后的粘胶纤维浸泡于浓度为25‑50wt%的阻燃剂水溶液中,在25‑45℃的条件下浸泡15‑40min,得到浸泡后的粘胶纤维;S2:去除浸泡后的粘胶纤维上多余的水,再将粘胶纤维烘干至标准回潮湿度;阻燃剂使用量是粘胶纤维重量的0.3‑0.55倍;所述阻燃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水溶性阻燃混合物100份;聚乙烯醇4‑12份;所述水溶性阻燃混合物由硼酸和阻燃物A组成,阻燃物A为硼砂、磷酸、氢氧化铝、磷酸胍中的至少一种,其具有耐水洗持久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粘胶纱线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生产制备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阻燃粘胶纱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粘胶纱线是由粘胶纤维纺纱得到,粘胶纤维是人造纤维的主要品种,具有吸湿性好,光滑凉爽,透气的优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材料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市场上出现阻燃纱线,赋予织物阻燃的效果。如今对织物的阻燃处理主要为后处理改性。第一种是将布料成型后再通过在布料喷涂阻燃剂,或将布料浸泡于阻燃剂中进行阻燃处理,这一种方式只能达到解决布匹表面阻燃的效果,火势一旦燃烧到布料内部,还是会有明火出现,阻燃效果不佳。针对这一缺点,出现了第二种处理方法,将纤维浸泡于阻燃剂溶液后,烘干,得到阻燃纤维,再进行纺纱,得到纱线和布料。阻燃剂溶液一般由水溶性的无机阻燃剂与水配置得到。上述现有技术中,阻燃剂都是通过水作为载体附着于纤维或布料表面,产品通过多次水洗后,很容易溶解并脱离布料表面,从而失去阻燃效果,持久性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粘胶纱线的制备方法,其具有阻燃持续性持久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粘胶纱线的制备方法,对粘胶纤维进行开松处理、阻燃处理、纺纱,阻燃处理包括以下步骤:S1:将开松处理后的粘胶纤维浸泡于浓度为25-50wt%的阻燃剂水溶液中,在25-45℃的条件下浸泡15-40min,得到浸泡后的粘胶纤维;S2:去除浸泡后的粘胶纤维上多余的水,再将粘胶纤维烘干至标准回潮湿度;阻燃剂使用量是粘胶纤维重量的0.3-0.55倍;所述阻燃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水溶性阻燃混合物100份;聚乙烯醇4-12份;所述水溶性阻燃混合物由硼酸和阻燃物A组成,阻燃物A为水溶性的硼系阻燃剂和水溶性磷系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阻燃剂水溶液由聚乙烯醇在80-95℃条件下溶解于水中后,降温至40-70℃,再加入水溶性阻燃混合物得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粘胶纤维进行阻燃处理,将阻燃剂充分浸染所有纤维,将基础原料进行阻燃处理,即使燃烧至布料内部也有较好的阻燃效果,无明火出现。阻燃剂由水溶性阻燃混合物和聚乙烯醇组成。水溶性阻燃混合物中,硼系阻燃物在高温下会形成熔融状的涂层覆盖于粘胶纤维外表面,从而形成保护层,实现空气隔绝,从而实现阻燃;与其他阻燃剂复配使用时,可以获得优异的阻燃和抑烟效果。磷系阻燃剂可以形成一层薄薄的熔融态或液态保护层,形成隔离层,降低了氧气的扩散和热量传递,抑制炭化过程,同时具有强脱水性,脱出的水可吸收大量的热,达到综合的阻燃效果。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溶解于水中后会使溶液具备一定程度的粘黏性。聚乙烯醇与硼酸配合使用后,可提高耐水洗性,具有阻燃效果持久性好的优点。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剂还包括0.2-0.7份的戊二醛,步骤S2中,在浸泡后粘胶纤维中加入浓度为40-70wt%的乙醇水溶液,再去除浸泡后的粘胶纤维上多余的水;乙醇溶质用量为戊二醛使用量的1-3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聚乙烯醇与硼酸形成凝胶的基础上,过量的聚乙烯醇会与戊二醛发生交联,进一步实现空气隔离,并提高水溶性阻燃物在粘胶纤维上的持久性。进一步地,所述聚乙烯醇和戊二醛的重量份数比为3:(0.06-0.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此比例的使用下,可以确保戊二醛的反应率,在保证交联产物的情况下减少戊二醛的残留量,处理粘胶纤维后得到的织物,其阻燃效果的持久性更优异。进一步地,所述硼酸、聚乙烯醇和戊二醛的重量份数比为(2-2.5):3: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硼酸、聚乙烯醇和戊二醛的使用量,调节凝胶载体以及交联载体的量,从实验可看出,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粘附性和包覆性。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剂水溶液由以下制备方法得到:D1:在80-95℃条件下将聚乙烯醇溶解于水中;D2:将D1所得溶液降温至50-70℃并保温,加入戊二醛,搅拌反应90-130min;D3:将D2所得溶液降温至40-70℃并保温,在搅拌的条件下匀速加入硼酸,加完硼酸后加入剩余的水溶性阻燃混合物,混合均匀,得到阻燃剂水溶液;硼酸在3-8min内添加完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形成密集分布的阻燃点,在提高阻燃效果耐久性的同时提高阻燃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在浸泡后粘胶纤维中加入浓度为40-70wt%的乙醇水溶液后静置3-10min,再去除浸泡后的粘胶纤维上多余的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乙醇可以洗去粘胶纤维表面多余的戊二醛,在控制戊二醛用量的同时减少戊二醛的残余量,大大提高安全性。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添加超声装置对浸泡溶液进行振动处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阻燃剂水溶液中包含凝胶和交联物,静置浸泡很容易造成团聚、沉淀等不分散均匀的情况出现,振动处理一方面可以维持凝胶和交联物的分散均匀性,另一方便可以促进凝胶和交联物的移动,从而向粘胶纤维靠近实现包覆粘接。进一步地,所述水溶性阻燃混合物由8-34份的硼酸、10-30份的硼酸锌和余量的磷酸胍组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与聚乙烯醇和戊二醛的配合量的同时,达到良好的阻燃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优选采用聚乙烯醇和硼酸配合使用,提高耐水洗性,具有阻燃效果持久性好的优点。2、本专利技术中优选采用聚乙烯醇、硼酸和戊二醛的配合使用,进一步提高水洗后阻燃效果的持久性。3、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先将聚乙烯醇与戊二醛进行交联后,再与硼酸进行反应的阻燃剂水溶液的制备方法,加设一层物理隔离层,同时形成密集分布的阻燃点,在提高阻燃效果耐久性的同时提高阻燃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阻燃粘胶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开松:准备100公斤粘胶纤维,将粘胶纤维投入开松机中进行开松处理;阻燃处理;纺纱:将阻燃处理后的粘胶纤维依次送入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和络筒机,得到粘胶纱线。梳棉机:纤维层定量400g/m,锡林的速度为340rpm,刺辊的速度为679rpm,盖板的速度为200mmmin,道夫速度为16rpm,锡林与盖板的隔距从进口到出口分别为8mm、7mm、7mm、7mm,出条速度为80m/min。并条机:头并的出条速度为300m/min,末并的出条速度为230m/min。粗纱机:前罗拉隔距为10mm,中罗拉隔距为26mm,后罗拉隔距为36mm,总牵伸倍数为8.5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21,捻系数为75,锭速为900r/min,钳口为6.0mm。其中阻燃处理包括以下步骤:S1:将开松处理后的粘胶纤维浸泡于浓度为25wt%的阻燃剂水溶液中,助溶剂水溶液没过粘胶纤维,在45℃的条件下浸泡15min,得到浸泡后的粘胶纤维;S2:将浸泡后的粘胶纤维转移至甩干机,在1350r/min的转动速度下进行脱水,去除浸泡后的粘胶纤维上多余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粘胶纱线的制备方法,对粘胶纤维进行开松处理、阻燃处理、纺纱,其特征在于,阻燃处理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开松处理后的粘胶纤维浸泡于浓度为25-50wt%的阻燃剂水溶液中,在25-45℃的条件下浸泡15-40min,得到浸泡后的粘胶纤维;/nS2:去除浸泡后的粘胶纤维上多余的水,再将粘胶纤维烘干至标准回潮湿度;/n阻燃剂使用量是粘胶纤维重量的0.3-0.55倍;/n所述阻燃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n水溶性阻燃混合物100份;/n聚乙烯醇8-17份;/n所述水溶性阻燃混合物由硼酸和阻燃物A组成,阻燃物A为水溶性的硼系阻燃剂和水溶性磷系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n所述阻燃剂水溶液由聚乙烯醇在80-95℃条件下溶解于水中后,降温至40-70℃,再加入水溶性阻燃混合物得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粘胶纱线的制备方法,对粘胶纤维进行开松处理、阻燃处理、纺纱,其特征在于,阻燃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开松处理后的粘胶纤维浸泡于浓度为25-50wt%的阻燃剂水溶液中,在25-45℃的条件下浸泡15-40min,得到浸泡后的粘胶纤维;
S2:去除浸泡后的粘胶纤维上多余的水,再将粘胶纤维烘干至标准回潮湿度;
阻燃剂使用量是粘胶纤维重量的0.3-0.55倍;
所述阻燃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
水溶性阻燃混合物100份;
聚乙烯醇8-17份;
所述水溶性阻燃混合物由硼酸和阻燃物A组成,阻燃物A为水溶性的硼系阻燃剂和水溶性磷系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阻燃剂水溶液由聚乙烯醇在80-95℃条件下溶解于水中后,降温至40-70℃,再加入水溶性阻燃混合物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粘胶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还包括0.2-0.7份的戊二醛,步骤S2中,在浸泡后粘胶纤维中加入浓度为40-70wt%的乙醇水溶液,再去除浸泡后的粘胶纤维上多余的水;乙醇溶质用量为戊二醛使用量的1-3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燃粘胶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和戊二醛的重量份数比为3:(0.06-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裕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汇隆经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