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78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细化晶粒用铝中间合金技术领域;所述合金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计为:Ti 2.0%~10.0%、Er:0.5%~5.5%、(Fe+Si)≤0.1%,余量为铝。其制备方法为:首先将铝锭装入中频感应熔炼炉中,逐渐升温至850℃~1250℃;第二,按化学成分配比向熔炉内加入海绵钛;第三,向熔炉内按化学成分配比加入Al‑Er中间合金;最后扒渣,浇铸成块状铸锭或采用连铸连拉工艺制成直径8~12mm的线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稀土元素Er及合理优化成分,提高了中间合金的细化效果,规避了Zr“毒化”现象。

A new Al Ti Er master alloy for grain refinement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化晶粒用铝中间合金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铝合金晶粒细化剂是一种广泛用于铝合金材料铸造的添加剂,其主要功能是细化铝合金铸态晶粒度,主要有Al-Ti-B、Al-Ti-C等几类,因其操作简单、成本可控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这些铝合金晶粒细化剂均存在一些缺点:如Al-Ti-C合金的制备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细化晶粒低于Al-Ti-B系列合金等;Al-Ti-B系列合金虽然制备成本较低,细化效果较好,但是会产生“Zr”中毒现象,故难以在含Zr的铝合金材料中应用。随着近年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的推进,发现稀土元素Er对铝合金具有细化晶粒效果,主要是因为Er元素与Al元素可形成一种金属间化合物Al3Er,这种物质与α-Al基体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较低的错配度,为α-Al晶粒提供有效的异质形核核心,可有效降低铝合金材料的晶粒度。此外,Er元素在铝合金中也可起到明显的沉淀强化作用,也是铝合金的性能强化元素之一。公布号为CN10902290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含稀土元素Er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向定向凝固TiAl基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Er,利用稀土元素Er清除TiAl基合金中溶解的氧原子,净化定向凝固组织,细化定向凝固TiAl合金的片层组织,同时不破坏其定向凝固效果,提高TiAl合金的室温塑性。得到合金的片层厚度为200-250nnm,但其Ti含量高达48%以上,成本较高。因此,现需研究一种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科学合理地优化合金成分,添加稀土元素铒(Er),开发出一种稳定、长效、高效、洁净、适用广泛的新型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其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Ti:2.0%~10.0%、Er:0.5%~5.5%、(Fe+Si)≤0.1%,余量为铝。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Ti:4.5%~6.5%、Er:1.5%~2.5%、(Fe+Si)≤0.1%,余量为铝。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各成分元素原料的纯度均≥99.9%。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的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原料配比制备铝铒中间合金;(2)将铝锭装入熔炼炉中,将铝锭升温至850℃~1250℃并保温;(3)当(2)中的炉料完全熔化后,向得到的熔体中加入海绵钛进行熔炼;(4)当(3)中的炉料完全熔化后,向得到的熔体中加入铝铒中间合金进行熔炼,并持续对熔体进行搅拌,熔化后保温备用;(5)对(4)中熔体进行精炼,向熔体内通入氩气进行精炼;(6)精炼结束后进行扒渣,静置15-20min,然后浇铸成锭,得到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铝铒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是:按照原料配比将金属铒用铝箔包裹后压入铝熔体中,熔炼温度为950℃~1050℃,至金属铒完全熔化并保温一定时间后浇铸得到铝铒中间合金。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熔炼温度为850℃~1250℃。进一步地,步骤(4)所述熔炼温度为850℃~1250℃;保温时间为0.5~1h。进一步地,步骤(5)所述精炼温度为850℃~1250℃,时间为15-30min。进一步地,步骤(5)所述氩气为99.99%的高纯度氩气;氩气的通入流量为4~10m3/h。进一步地,步骤(6)所述浇铸成锭的温度为950℃~980℃。进一步地,对上述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进行性能测试,其平均晶粒直径低至217μm。本专利技术的原理:钛(Ti)元素与稀土铒(Er)元素均对α-Al晶粒有细化效果,其原理是它们与Al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Al3Ti与Al3Er可作为α-Al晶粒的异质形核核心,提高α-Al的形核率与形核数量,从而降低凝固后所得到的晶粒尺寸。而传统铝合金晶粒细化剂Al-Ti-B中间合金中的硼(B)元素会与Zr元素产生相互作用,形成一种不具备晶粒细化效果的物质,大大降低Al-Ti-B中间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而Zr元素通常作为高强度铝合金的添加成分广泛应用于7000系铝合金中,这就导致Al-Ti-B中间合金在7000系高强度铝合金中的应用收到极大地限制。Er元素与锆(Zr)元素可形成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Al3(Er,Zr)的相,其晶体结构与α-Al相同,点阵错配度较低,可促进α-Al的形核,对细化铝合金晶粒有益。因此Er元素可规避由于硼(B)元素与Zr相互作用产生的“毒化”效果,用于含Zr元素的高强度铝合金材料。本专利技术专利通过添加适量的Er元素,一方面可提高Al-Ti中间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另一方面也可避免与Zr元素产生“毒化”作用,从而可广泛应用与各种含Zr元素的高强度铝合金材料中。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新型Al-Ti-Er中间合金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短,制备成本较低,产品杂质含量低。2.本专利技术通过科学合理地优化合金成分,添加稀土元素铒(Er)可提高Al-Ti中间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同时避免出现B与Zr元素的“毒化”作用,可应用于含Zr的高强度铝合金材料中。本专利技术的Al-Ti-Er中间合金既提高了晶粒细化效果,3.本专利技术的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进行性能测试,其平均晶粒直径低至217μm,显著细化了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实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并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选用的原料铝锭、海绵钛、Al-Er中间合金的纯度≥99.9%;所用氩气为99.99%的高纯度氩气。实施例1一种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其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Ti5.2%、Er1.1%、Fe0.05%、Si0.04%,余量为铝。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Al-Er5中间合金的制备:铝铒中间合金的制备:按照原料配比将金属铒用铝箔包裹后压入铝熔体中,熔炼温度为1000℃,至金属铒完全熔化并保温一定时间后浇铸得到铝铒中间合金,其Er含量约为5%。(2)Al-Ti-Er中间合金的制备:①将铝锭装入熔炼炉中,将铝锭升温至1100℃并保温;②当①中的炉料完全熔化后,向得到的熔体中加入海绵钛,设置熔炼温度为1100℃;③当②中的炉料完全熔化后,向得到的熔体中加入铝铒中间合金,设置熔炼温度为1100℃,并持续对熔体进行搅拌,保温0.5h;④当③中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对熔体进行精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Ti:2.0%~10.0%、Er:0.5%~5.5%、(Fe+Si)≤0.1%,余量为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Ti:2.0%~10.0%、Er:0.5%~5.5%、(Fe+Si)≤0.1%,余量为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Ti:4.5%~6.5%、Er:1.5%~2.5%、(Fe+Si)≤0.1%,余量为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各成分元素原料的纯度均≥99.9%。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原料配比制备铝铒中间合金;
(2)将铝锭装入熔炼炉中,将铝锭升温至850℃~1250℃并保温;
(3)当(2)中的炉料完全熔化后,向得到的熔体中加入海绵钛进行熔炼;
(4)当(3)中的炉料完全熔化后,向得到的熔体中加入铝铒中间合金进行熔炼,并持续对熔体进行搅拌,熔化后保温备用;
(5)对(4)中熔体进行精炼,向熔体内通入氩气,进行精炼;
(6)精炼结束后进行扒渣,静置15-20min,然后浇铸成锭,得到新型Al-Ti-Er铝合金晶粒细化中间合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振光甘培原冀军宇韦德仕何俞松卢继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国瑞稀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