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2633718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所述制备方法:将单体ε‑己内酯、引发剂环氧化合物、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可选择性加入的链转移剂于反应釜中混合,在100~150℃进行本体共聚反应2~78小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非均相催化合成聚己内酯的方法,采用环氧化合物引发,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催化ε‑己内酯单体开环聚合合成聚己内酯。本体聚合工艺简单、速度快,反应时间短,产品色度好容易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己内酯,产物具有拉伸强度大的优点。

Preparation method and product of polycaprolact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技术介绍
聚己内酯是一种合成的脂肪族聚酯,其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药物透过性、低熔点等特征,使其在生物材料,医药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如外科缝合线、药物缓释体系、组织工程支架等。聚己内酯一般通过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制备所得。在开环聚合反应中,催化剂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如今,研究者开发了从金属催化剂到有机催化剂以及有机金属复合催化剂等各式各样的高效催化剂。Kricheldorf等人以二苯基溴化铋为催化剂,在120℃下催化ε-己内酯反应80小时得到数均分子量为740kg/mol的聚己内酯(JPolymSciPartAPolymChem2008,46,(3),851-859);Shur等人以每分子含有两个Ti(IV)正离子的两性离子钛氧烷为催化剂,在60℃下催化ε-己内酯反应8天得到数均分子量为538kg/mol的聚己内酯(JMolCatalAChem2003,200,(1),63-67);Wakatsuki.Y等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单体ε-己内酯、引发剂环氧化合物、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可选择性加入的链转移剂于反应釜中混合,在100~150℃进行本体共聚反应2~78小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单体ε-己内酯、引发剂环氧化合物、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可选择性加入的链转移剂于反应釜中混合,在100~150℃进行本体共聚反应2~78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化合物选自环氧丙烷、C5~C20的α-氧化烯、烯丙基缩水甘油醚、1,2-环氧丁烷、环氧氯丙烷、环氧异丁烷、环氧环己烷、4-乙烯基环氧环己烷、氧化柠檬烯、环氧环戊烷、氧化苯乙烯、烷基取代氧化苯乙烯、苯基缩水甘油醚、丙基环氧乙烷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选自锌-钴双金属氰化络合物、铟-钴双金属氰化络合物、锌-铁双金属氰化络合物、镍-钴双金属氰化络合物、镓-钴双金属氰化络合物、负载型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负载型催化剂的载体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所负载的双金属氰化络合物选自锌-钴双金属氰化络合物、铟-钴双金属氰化络合物、铁-钴双金属氰化络合物、镍-钴双金属氰化络合物、镓-钴双金属氰化络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宏李洋刘梓恒张旭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