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分体式连续运行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674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连续运行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包括生物处理单元和转筒式动态膜过滤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包括微生物处理池,微生物处理池上设有进水管;转筒式动态膜过滤单元包括过滤池,过滤池内设有转筒微网动态膜机构;转筒微网动态膜机构包括过滤转筒,过滤转筒的上方设有用于冲洗过滤转筒并使形成于过滤转筒上的动态生物膜的厚度维持在设定厚度范围的反冲洗装置,过滤转筒内设有用于收集被冲洗掉的动态生物膜的污泥收集槽;过滤池的底部设有位于过滤转筒下方并使过滤池的水位低于微生物处理池内水位的出水口;微生物处理池与过滤转筒之间设有用于使泥水混合液从微生物处理池流入过滤转筒的混合液管;污泥收集槽上设有排泥总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连续运行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膜生物反应器
,具体的为一种分体式连续运行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由《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运行特性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吴志超,田陆梅,王旭,王志伟)记载可知,膜生物反应器是膜技术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新工艺,近年来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并逐步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膜生物反应器主要具备优点:(1)受膜组件拦截作用,生化池内污泥浓度高,微生物处理能力较强;(2)膜组件对水中细小颗粒物的拦截作用好,出水透明度高;(3)膜组件的应用使得处理过程无需沉淀池,减少了处理站的用地。但是受膜的材料、工艺和价格的限制,膜生物反应器主要面临着以下问题:(1)常用的超滤膜组件易受膜污染,导致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膜通量下降,需要及时进行反冲洗;在膜经历2-3年的使用后,还需对膜进行离线反冲洗;(2)由于多采用超滤膜组件,在实际中,需采用专门的产水泵和以及反冲洗水泵;(3)为控制膜污染,在实际中往往对膜组件表面进行大量曝气,以气泡冲刷膜表面,以减缓膜表面污染;(4)现有膜生物反应器无法有效排泥,长时间运行后生化反应器内无机颗粒物的浓度会逐渐上升,需要定期人工排出;(5)膜生物反应器在小型化过程(一体化设备)中也存在着控制复杂,可靠性低的问题。以上问题限制了膜生物反应器更广泛的应用。由《微网材质对动态膜形成的影响》(环境工程学报,张澍,周明远,于鸿光吴志超,朱学峰,郎茂倩)可知,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是2010年前后所形成的一种创新工艺,其主要是通过微网对生物反应器中的絮体进行有效截留,利用截留的生物絮体形成过滤介质,从而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基础上大幅度的提升了膜的通量,并延长了膜的反冲洗周期。有效避免了膜过滤组件的安装和后期更换投入,减少了膜产水和反冲洗所需的能耗。正受到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就目前而言,微网动态膜反应器的基本构型仍与原有膜生物反应器类似,微网安装部位仍为反应器内部,采用产水泵出水和反冲洗水泵进行反冲洗,排泥的精准控制仍未能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连续运行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能够实现连续运行的技术效果,并具有造价低廉、运行能耗低的优点,能够有效保证出水水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连续运行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包括生物处理单元和转筒式动态膜过滤单元;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微生物处理池,所述微生物处理池包括好氧处理池、缺氧处理池和厌氧处理池;所述转筒式动态膜过滤单元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内设有转筒微网动态膜机构;所述转筒动态膜机构包括过滤转筒,所述过滤转筒的上方设有用于冲洗所述过滤转筒并使形成于所述过滤转筒上的动态生物膜的厚度维持在设定厚度范围的反冲洗装置,所述过滤转筒内设有用于收集被冲洗掉的所述动态生物过滤层的污泥收集槽;所述过滤池的底部设有位于所述过滤转筒下方并使所述过滤池的水位低于所述微生物处理池内水位的出水口;所述微生物处理池与所述过滤转筒之间设有用于使泥水混合液从所述微生物处理池流入所述过滤转筒的混合液管;所述污泥收集槽上设有排泥总管。进一步,所述过滤转筒上设有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采用不锈钢钢丝网或无纺布滤布,且所述过滤介质的过滤孔径为20-500μm。进一步,所述排泥总管上设有三通连接管,所述三通连接管上设有排泥管和回泥管,所述回泥管与所述微生物处理池相连通,且所述排泥管与所述回泥管之间设有使污泥从所述排泥管直接排出或使污泥经所述回泥管回流到所述微生物处理池内的排泥控制机构。进一步,所述排泥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泥管上的排泥阀门;或,所述排泥管与所述回泥管上分别设有开闭阀门。进一步,所述过滤池的底部设有反冲洗水口,所述反冲洗水口与所述反冲洗装置的进水口之间设有反冲洗水管,所述反冲洗水管上设有反冲洗水泵。进一步,所述过滤转筒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两端分别设有封板,其中一块所述封板上设有与所述过滤筒同轴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内径小于所述过滤筒的内径。进一步,所述混合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微生物处理池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中心孔伸入所述过滤转筒内,所述混合液管的溢流水位等于所述中心孔的最低点高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分体式连续运行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通过前端的生物处理单元,利用微生物处理池内生长的微生物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污水生物处理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分体式转筒式微网动态膜过滤单元,利用微网转筒过滤截留混合液中的悬浮物,微网转筒表面形成动态的微生物絮体层,利用微生物絮体层实现对污水的过滤处理,能够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保证出水SS的要求;且本专利技术的分体式连续运行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将微生物处理池和过滤池分体设置,即生物净化处理和动态生物膜过滤处理分为两步单独进行,在过滤转筒进行反冲洗时,不会影响生物处理单元,且过滤转筒的反冲洗与过滤处理可同时进行,如此,即可实现连续运行的技术效果;通过在过滤转筒与微生物处理池之间设置混合液管,可在过滤转筒与微生物处理池之间形成连通器结构,即过滤转筒内的水位始终保持与微生物处理池相等,因而在微生物处理池与过滤池之间不需要单独设置水泵等设备;同时,通过在过滤转筒的下方设置出水口,使过滤池内的水位始终低于微生物处理池的水位,即可使过滤转筒内的水位高于过滤池内的水位,利用水位压差实现自动过滤,无需外加MBR反应器所需的产水泵等设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分体式连续运行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能够自动运行并达到节能降耗的技术目的;通过设置排泥管和回泥管,利用排泥控制机构控制污泥流向。反冲洗得到的脱落污泥经回泥管回流至微生物处理池内,维持微生物处理池内的污泥量,使得生物处理单元保持高效率;另外,利用排泥管上的三通及阀门,通过电路精确控制排泥阀门的启闭时间,可精确控制排泥量,且外排的污泥已经过压滤浓缩,外排污泥的含水率可达到低于95%的水平。通过在过滤转筒上通过截留混合液中的悬浮物形成动态生物膜,具有造价低廉、膜形成时间短、渗透性能好、抗污染能力强和出水水质好等优点;综上,本专利技术的分体式连续运行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能够实现连续运行,无需常规MBR工艺所需的产水、反冲洗系统,具有造价低廉、运行能耗低的优点,能够有效保证出水水质。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分体式连续运行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转筒式动态膜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生物处理单元;11-微生物处理池;12-进水管;13-进水阀门;20-转筒式动态膜过滤单元;21-过滤池;22-过滤转筒;221-过滤筒;222-封板;223-中心孔;23-动态生物膜;24-反冲洗装置;25-污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连续运行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处理单元(10)和转筒式动态膜过滤单元(20);/n所述生物处理单元(10)包括微生物处理池(11),所述微生物处理池(11)包括好氧处理池、缺氧处理池和厌氧处理池;/n所述转筒式动态膜过滤单元(20)包括过滤池(21),所述过滤池(21)内设有转筒微网动态膜机构;/n所述转筒动态膜机构包括过滤转筒(22),所述过滤转筒(22)的上方设有用于冲洗所述过滤转筒(22)并使形成于所述过滤转筒(22)上的动态生物膜(23)的厚度维持在设定厚度范围的反冲洗装置(24),所述过滤转筒(22)内设有用于收集被冲洗掉的所述动态生物过滤层的污泥收集槽(25);/n所述过滤池(21)的底部设有位于所述过滤转筒(22)下方并使所述过滤池(21)的水位低于所述微生物处理池(11)内水位的出水口(26);/n所述微生物处理池(11)与所述过滤转筒(22)之间设有用于使泥水混合液从所述微生物处理池(11)流入所述过滤转筒(22)的混合液管(30);所述污泥收集槽(25)上设有排泥总管(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连续运行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处理单元(10)和转筒式动态膜过滤单元(20);
所述生物处理单元(10)包括微生物处理池(11),所述微生物处理池(11)包括好氧处理池、缺氧处理池和厌氧处理池;
所述转筒式动态膜过滤单元(20)包括过滤池(21),所述过滤池(21)内设有转筒微网动态膜机构;
所述转筒动态膜机构包括过滤转筒(22),所述过滤转筒(22)的上方设有用于冲洗所述过滤转筒(22)并使形成于所述过滤转筒(22)上的动态生物膜(23)的厚度维持在设定厚度范围的反冲洗装置(24),所述过滤转筒(22)内设有用于收集被冲洗掉的所述动态生物过滤层的污泥收集槽(25);
所述过滤池(21)的底部设有位于所述过滤转筒(22)下方并使所述过滤池(21)的水位低于所述微生物处理池(11)内水位的出水口(26);
所述微生物处理池(11)与所述过滤转筒(22)之间设有用于使泥水混合液从所述微生物处理池(11)流入所述过滤转筒(22)的混合液管(30);所述污泥收集槽(25)上设有排泥总管(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连续运行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转筒(22)上设有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采用不锈钢钢丝网或无纺布滤布,且所述过滤介质的过滤孔径为20-5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连续运行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总管(31)上设有三通连接管(32),所述三通连接管(3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励许小凤李健豪李文高猛向华何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重庆远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