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域地表径流污染横向深层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污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水域地表径流污染横向深层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降雨径流污染是非点源污染中最为严重的,其污染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和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巨大的波动性,在公众对环境要求与日俱增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对其污染的控制都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者在此领域已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区规模的扩大,土地利用的变更,出现大量的不透水地表,显著的改变了区域的水文过程。这些改变在增加地表径流量的同时,也导致地表径流对水体的污染。降雨径流污染按污染物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城市径流污染、农业生产污染、农村畜禽粪便污染、林区地表径流污染、矿区和建筑工地地表径流污染以及其他污染。地表径流中含多种有机物污染物、悬浮颗粒物、营养盐、重金属和有毒有机污染物等。根据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形成的特点及其与排水系统的关系,相应的控制技术可简单分为源头削减、管路控制、末端处理等三种类型。在我国传统的城市雨水管理与治理工程中,多采用沉淀池、渗漏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域地表径流污染横向深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径流生态截流沟、横向潜层过滤层、潜层再生植物带及木质驳岸;/n所述径流生态截流沟布置于水岸线人行道的背水侧以及地面的迎侧,并与人行道平行,其内部填充有蓄水材料,所述蓄水材料的表层种植有生态植物;/n所述横向潜层过滤层的一端与径流生态截流沟底部相连,另一端与滨水生态驳岸的挺水植物净化带相连,其用于作为被截留的地表径流进入水体的过水通道、蓄水层及吸附过滤带;/n所述潜层再生植物带布置于所述横向潜层过滤层的上方地表处,所述潜层再生植物带的根系伸入所述蓄水材料内以吸收污染物质;/n所述木质驳岸沿水面线沿线敷设,所述木质驳岸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域地表径流污染横向深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径流生态截流沟、横向潜层过滤层、潜层再生植物带及木质驳岸;
所述径流生态截流沟布置于水岸线人行道的背水侧以及地面的迎侧,并与人行道平行,其内部填充有蓄水材料,所述蓄水材料的表层种植有生态植物;
所述横向潜层过滤层的一端与径流生态截流沟底部相连,另一端与滨水生态驳岸的挺水植物净化带相连,其用于作为被截留的地表径流进入水体的过水通道、蓄水层及吸附过滤带;
所述潜层再生植物带布置于所述横向潜层过滤层的上方地表处,所述潜层再生植物带的根系伸入所述蓄水材料内以吸收污染物质;
所述木质驳岸沿水面线沿线敷设,所述木质驳岸的背水面铺设过滤土工布,所述过滤土工布伸入横向潜层过滤层内的蓄水材料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域地表径流污染横向深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径流生态截流沟与人行道外侧净距0.5m,沟顶标高低于人行道或地面的标高0.05m,沟顶宽度为0.5m,沟深度为0.5m,沟底部为圆弧形,采用素土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域地表径流污染横向深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植物包括草本植物,所述草本植物包含地毯草及矮生百慕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域地表径流污染横向深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潜层过滤层滤层高0.3~0.5m,每个滤层单元宽5~7m,顶部距离地面0.3~0.5m,内部填充60%的新型蓄水材料3和40%的砂砾5,新型蓄水材料3和40%的砂砾5混合均匀,砂砾5的粒径为0.8~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域地表径流污染横向深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木质驳岸采用杉木桩组成,桩径为50~100mm,露出地面的桩长为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勇,龚浩,丁智,高智荣,吴朝阳,孔祥宇,程朝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