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雪莲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66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24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包括壳体、过滤组件、排水管、垃圾收集组件、第一驱动气缸、刮泥板和控流组件;过滤组件在壳体上设置两组;垃圾收集组件对应过滤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排水管的出水端与外部蓄水设备连接,进水端伸入壳体,且位于两组过滤组件之间;第一驱动气缸设置在壳体的底部;刮泥板通过第一驱动气缸传动,且与壳体的底部滑动连接;控流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过滤组件和垃圾收集组件配合,倾斜设置且安装拆卸方便的过滤板对污水中的垃圾进行分离,收集罩对垃圾回收,分离、回收效果好;设置浮于水面上的排水管吸取上层污水,使得泥水分离效果好;设置控流组件,实现自动出泥和控速出泥。

A kind of sludge and garbage removal device for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时,需要对其中的垃圾和污泥进行分离、回收。现有的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对垃圾和污泥的分离不彻底,导致分离率不高,影响资源的再次利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本专利技术设置过滤组件和垃圾收集组件配合,倾斜设置且安装拆卸方便的过滤板对污水中的垃圾进行分离,收集罩对垃圾回收,分离、回收效果好;设置浮于水面上的排水管吸取上层污水,使得泥水分离效果好;设置控流组件,实现自动出泥和控速出泥。(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包括壳体、过滤组件、排水管、垃圾收集组件、第一驱动气缸、刮泥板和控流组件;壳体的上端两侧设置有进水管,顶部设置有出气管,底部设置有出泥管,内部设置有加热件;过滤组件在壳体上设置两组;垃圾收集组件对应过滤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排水管的出水端与外部蓄水设备连接,进水端伸入壳体,且位于两组过滤组件之间;第一驱动气缸设置在壳体的底部;水平移动的刮泥板通过第一驱动气缸传动,且与壳体的底部滑动连接;与出泥管配合的控流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底部;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板、限位架和安装板;限位架倾斜设置在壳体内,且上端连接壳体的顶部,下端连接壳体的侧壁;壳体上设置有与过滤板匹配的安装通槽;过滤板滑动设置在限位架上,且与进水管的出水端相对,过滤板的一侧通过安装通槽与安装板连接;垃圾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罩、第一过滤网、驱动电机、转动杆、拦截板和导向块;收集罩设置在壳体外部;壳体上设置有与收集罩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水口;第一过滤网设置在收集罩的内部,且位于进料口和出水口之间;用于封闭进料口的拦截板上端转动连接壳体,远离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槽;驱动电机设置在收集罩上;转动杆的上端连接驱动电机的主轴,下端转动连接导向块;导向块滑动连接第一导向槽的槽壁;控流组件包括封闭板、连接件和第二驱动气缸;出泥管上设置有滑槽;水平移动的封闭板一端伸入出泥管,另一端穿过滑槽,且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优选的,进料口与过滤板的出渣端连通。优选的,出水口位于过滤板的下端。优选的,出水口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的网孔孔径小于第一过滤网。优选的,限位架为U型结构,且开口朝向安装通槽,限位架上设置有卡槽;过滤板滑动连接卡槽的槽壁。优选的,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壳体。优选的,收集罩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渣管;出渣管位于第一过滤网的上方。优选的,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导向杆;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滑槽连通的第二导向槽;第二驱动气缸设置在壳体的底部;导向杆水平设置在第二导向槽内部;连接杆为倒置的L型结构,且位于第二导向槽内部,连接杆的水平段穿过滑槽连接封闭板,竖直段上端滑动连接导向杆,下端伸出第二导向槽,且连接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优选的,排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吸水罩;吸水罩上设置有浮力球。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工作步骤如下:S1、将污水从进水管通入壳体;S2、垃圾落在过滤板上,携带污泥的水流下落至壳体的底部:S3、静置一段时间,污泥沉淀;S4、吸水罩通过浮力球浮在水面上,将上层液体转移至外部蓄水设备;S5、加热件对污泥加热、干燥;S6、第一驱动气缸启动,刮泥板将污泥刮起,并推向出泥管;S7、第二驱动气缸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带动封闭板移动,控制出泥口的大小,污泥从出泥管流出;S8、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拦截板随之打开,垃圾落入收集罩的第一过滤网上,污水从出水口返回壳体;S9、对垃圾进行收集;S10、取出过滤板,对其进行清洁后,再重新安装在限位架上。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一、本专利技术设置过滤组件和垃圾收集组件配合,倾斜设置且安装拆卸方便的过滤板对污水中的垃圾进行分离,收集罩对垃圾回收,分离、回收效果好,过滤板的维护和清洁方便;二、本专利技术设置浮于水面上的排水管吸取上层污水,同时不会吸取下端的污泥,使得泥水分离效果好;三、本专利技术设置控流组件,对污泥的流出速度进行控制,方便工人对污泥的收集和转移,实现自动出泥和控速出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中收集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中拦截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中控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中过滤板和限位架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1、壳体;2、过滤组件;3、排水管;4、垃圾收集组件;5、第一驱动气缸;6、刮泥板;7、控流组件;8、进水管;9、出泥管;10、过滤板;11、限位架;12、安装板;13、收集罩;14、第一过滤网;15、驱动电机;16、转动杆;17、拦截板;18、出渣管;19、进料口;20、出水口;21、加热件;22、吸水罩;23、浮力球;24、导向块;25、封闭板;26、连接杆;27、导向杆;28、第二驱动气缸;29、第二导向槽;30、出气管;31、第一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包括壳体1、过滤组件2、排水管3、垃圾收集组件4、第一驱动气缸5、刮泥板6和控流组件7;壳体1的上端两侧设置有进水管8,顶部设置有出气管30,底部设置有出泥管9,内部设置有加热件21;过滤组件2在壳体1上设置两组;垃圾收集组件4对应过滤组件2设置在壳体1的外部;排水管3的出水端与外部蓄水设备连接,进水端伸入壳体1,且位于两组过滤组件2之间;第一驱动气缸5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水平移动的刮泥板6通过第一驱动气缸5传动,且与壳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与出泥管9配合的控流组件7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板10、限位架11和安装板12;限位架11倾斜设置在壳体1内,且上端连接壳体1的顶部,下端连接壳体1的侧壁;壳体1上设置有与过滤板10匹配的安装通槽;过滤板10滑动设置在限位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过滤组件(2)、排水管(3)、垃圾收集组件(4)、第一驱动气缸(5)、刮泥板(6)和控流组件(7);壳体(1)的上端两侧设置有进水管(8),顶部设置有出气管(30),底部设置有出泥管(9),内部设置有加热件(21);过滤组件(2)在壳体(1)上设置两组;垃圾收集组件(4)对应过滤组件(2)设置在壳体(1)的外部;排水管(3)的出水端与外部蓄水设备连接,进水端伸入壳体(1),且位于两组过滤组件(2)之间;第一驱动气缸(5)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水平移动的刮泥板(6)通过第一驱动气缸(5)传动,且与壳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与出泥管(9)配合的控流组件(7)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n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板(10)、限位架(11)和安装板(12);限位架(11)倾斜设置在壳体(1)内,且上端连接壳体(1)的顶部,下端连接壳体(1)的侧壁;壳体(1)上设置有与过滤板(10)匹配的安装通槽;过滤板(10)滑动设置在限位架(11)上,且与进水管(8)的出水端相对,过滤板(10)的一侧通过安装通槽与安装板(12)连接;/n垃圾收集组件(4)包括收集罩(13)、第一过滤网(14)、驱动电机(15)、转动杆(16)、拦截板(17)和导向块(24);收集罩(13)设置在壳体(1)外部;壳体(1)上设置有与收集罩(13)连通的进料口(19)和出水口(20);第一过滤网(14)设置在收集罩(13)的内部,且位于进料口(19)和出水口(20)之间;用于封闭进料口(19)的拦截板(17)上端转动连接壳体(1),远离进料口(1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槽(31);驱动电机(15)设置在收集罩(13)上;转动杆(16)的上端连接驱动电机(15)的主轴,下端转动连接导向块(24);导向块(24)滑动连接第一导向槽(31)的槽壁;/n控流组件(7)包括封闭板(25)、连接件和第二驱动气缸(28);出泥管(9)上设置有滑槽;水平移动的封闭板(25)一端伸入出泥管(9),另一端穿过滑槽,且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二驱动气缸(28)的活塞杆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过滤组件(2)、排水管(3)、垃圾收集组件(4)、第一驱动气缸(5)、刮泥板(6)和控流组件(7);壳体(1)的上端两侧设置有进水管(8),顶部设置有出气管(30),底部设置有出泥管(9),内部设置有加热件(21);过滤组件(2)在壳体(1)上设置两组;垃圾收集组件(4)对应过滤组件(2)设置在壳体(1)的外部;排水管(3)的出水端与外部蓄水设备连接,进水端伸入壳体(1),且位于两组过滤组件(2)之间;第一驱动气缸(5)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水平移动的刮泥板(6)通过第一驱动气缸(5)传动,且与壳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与出泥管(9)配合的控流组件(7)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
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板(10)、限位架(11)和安装板(12);限位架(11)倾斜设置在壳体(1)内,且上端连接壳体(1)的顶部,下端连接壳体(1)的侧壁;壳体(1)上设置有与过滤板(10)匹配的安装通槽;过滤板(10)滑动设置在限位架(11)上,且与进水管(8)的出水端相对,过滤板(10)的一侧通过安装通槽与安装板(12)连接;
垃圾收集组件(4)包括收集罩(13)、第一过滤网(14)、驱动电机(15)、转动杆(16)、拦截板(17)和导向块(24);收集罩(13)设置在壳体(1)外部;壳体(1)上设置有与收集罩(13)连通的进料口(19)和出水口(20);第一过滤网(14)设置在收集罩(13)的内部,且位于进料口(19)和出水口(20)之间;用于封闭进料口(19)的拦截板(17)上端转动连接壳体(1),远离进料口(1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槽(31);驱动电机(15)设置在收集罩(13)上;转动杆(16)的上端连接驱动电机(15)的主轴,下端转动连接导向块(24);导向块(24)滑动连接第一导向槽(31)的槽壁;
控流组件(7)包括封闭板(25)、连接件和第二驱动气缸(28);出泥管(9)上设置有滑槽;水平移动的封闭板(25)一端伸入出泥管(9),另一端穿过滑槽,且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二驱动气缸(28)的活塞杆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9)与过滤板(10)的出渣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口(20)位于过滤板(10)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去垃圾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莲
申请(专利权)人:刘雪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