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鱼类厌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665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鱼类厌食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菌剂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和地衣芽孢杆菌菌粉;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与和地衣芽孢杆菌菌粉质量比例为1: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菌粉投放入池塘中,两者相互配合,对鱼类厌食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且具有无药害、无残留、不抑制生长以及用量少的特点,这为用药方案多样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鱼类厌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菌剂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鱼类厌食的复合菌剂。
技术介绍
鱼类厌食是在华北养殖区域池塘经常发生的情况,养殖鱼类没有明显的变化,无典型症状,没有死鱼现象,表现为不吃食,严重者趴边,惊吓后逃走。厌食主要是养殖鱼类对水质不适应的表现,实质是水质环境恶化,水底有害物质增多,鱼类不能忍受,出现摄食不积极或不摄食,严重者引起趴边。鱼类厌食在高温养殖季节普遍有发生,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温度逐渐升高时,极有可能发生。根据我们的经验和观察发现,引起鱼类厌食的原因主要是水质问题(如水质浑浊、养殖藻类老化;浮游动植物失衡、藻相不平衡;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超标)以及缺氧、疾病潜伏期、中毒、饵料硬度、气候、泼洒药品、捕捞后、大量换水、饲料中拌有药物等因素。针对鱼类厌食渔民的做法有使用解毒剂、底改产品、净水产品还有的使用杀藻产品(解决藻类老化和藻类种类不平衡)及换水等措施。1.使用解毒剂解毒剂的种类有果酸类产品(如柠檬酸及苹果酸)及吸附类产品(如腐殖酸钠、沸石粉等)来缓解鱼类的厌食,可是解毒剂只能改善症状,且持续时间较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使用改底产品改底产品大都为颗粒型,其主要成分有过硫酸氢钾和四羟甲基硫酸磷,主要通过分解氧化池底的污泥减少有机物的分解耗氧。但是这种方式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会对藻类平衡及动植物失衡有任何影响,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使用除草(杀虫)产品有少部分人们使用除草剂如扑草净粉杀死多余的藻类如裸藻等;使用杀虫剂(敌百虫、菊酯类)杀死多余浮游动物。可是这些除草剂很难分解,会对环境造成极坏的影响;杀虫剂会污染水体,并增加寄生虫的耐药性造成更大的危害。4.换水及其他措施出现厌食情况后,部分养殖者会选择换水,但是这种情况仅限于换水方便的地区且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换水。有的换水后前3天时间吃食稍好,3天后有恢复了厌食的情况;有的干脆没有一点作用。综上来看,目前关于鱼类厌食的防治方法总体都不太理想,经本公司技术人员不断探索和研究,深入分析鱼类死亡的原因,并找到了一种用微生态菌剂组合防治鱼类厌食的复合菌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鱼类厌食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菌剂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和地衣芽孢杆菌菌粉;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与地衣芽孢杆菌菌粉投放入池塘中;两者相互配合,对鱼类厌食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鱼类厌食的方法,在鱼塘中,将复合菌剂加水稀释后,泼洒全池,所述复合菌剂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和地衣芽孢杆菌菌粉;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与和地衣芽孢杆菌菌粉质量比例为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中,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1.0×1010cfu/g,地衣芽孢杆菌发酵菌粉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1.0×1010cfu/g。优选的,所述地衣芽孢杆菌菌粉中的地衣芽孢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MES816,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8年5月8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15744;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MES812,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7年8月10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14515。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中,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分别分别摇瓶培养、一级种子培养、二级种子培养、发酵、浓缩、喷雾干燥,制得对应菌粉,并按比例混合即得所述复合菌剂。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MES812菌粉的制备方法同专利CN201811620757.5一种防治水产养殖蓝藻水华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地衣芽孢杆菌MES816发酵菌粉制备方法同专利申请号“CN201911410610.8一种防治池塘青苔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的地衣芽孢杆菌发酵菌粉的制备方法。优选的,在鱼类厌食的治疗中,将所述复合菌剂连续泼洒至已经出现厌食现象的池塘中5-10天即可,复合菌剂每500g使用水深1米的水面2~3亩。优选的,在鱼类厌食的预防中,将所述复合菌剂在水质变差之初或者从开春就使用,复合菌剂每500g使用水深1米的水面4~6亩,每隔10-15天使用一次。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加水稀释的倍数为100-500倍,每千克菌粉用红糖200g活化2小时后全池均匀泼洒,可以使复合菌剂的芽孢尽快转变为菌体,起效更加迅速。专利技术原理:经过我们仔细的研究发现水质问题可能包括如水质浑浊、养殖藻类老化;浮游动植物失衡、藻相不平衡;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超标等因素。其中水质浑浊、养殖藻类老化:水质浑浊影响阳光的穿透力,减少藻类的光合作用使溶氧偏低,导致鱼类厌食。养殖藻类老化,死亡的藻类成为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氧气,同样使溶氧偏低,导致鱼类厌食。浮游动、植物失衡:正常情况下鱼儿一天之中吃食最差的时候是早上,其时水体中的溶氧经过一昼夜动植物的呼吸以及有机物的分解耗氧,在黎明前后达到最低值。而很多渔民选择在早上8点左右投喂饲料,虽然经过短暂的光合作用,但水中的溶氧还未达到鱼进食的要求,养殖动物厌食就发生了。水体浮游动植物比例失衡,特别是浮游动物的数量过多,如一些原生动物和轮虫,一方面它们自身要消耗水体的溶氧,同时它们也将吃掉水中大多数的藻类,降低藻类的光合作用。藻相不平衡:淡水水体常见的藻类有蓝藻、隐藻、甲藻、金藻、硅藻、裸藻以及绿藻,其中蓝藻中的微囊藻对鱼危害较大,一旦这种藻类在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将会抑制其他藻类的生长,形成微囊藻水华。养殖池塘中较常见的藻类主要以绿藻、裸藻及隐藻为主,有时甲藻、金藻中的一些种类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形成优势种群。经验表明,养殖池塘中的藻相一般以绿藻、裸甲藻为主,少数有隐藻、裸藻的水体,鱼吃食均较好。而单一藻类过多的池塘(如裸藻、蓝藻),一般吃食不好。有害物质超标:养殖池塘中的氨氮、亚硝酸盐超标也会引起鱼厌食,甚至中毒。一般晴天下午水体的pH值明显比上午高。当pH值与氨氮同时偏高时,就会引起氨中毒。因此鱼在中午、下午吃食差的原因就可想而知了。此外,亚硝酸盐超标会使鱼体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这就是为什么水体溶氧十分充足而鱼却不进食原因。严重的会引起鱼类趴边。针对我们对鱼类厌食症状的观察总结和分析,我们提出了防治鱼类厌食的复合菌剂。其中:针对水质浑浊、养殖藻类老化,地衣芽孢杆菌能够分解水中的悬浮物质,加速老化藻类的分解,把它们转化为易于被绿藻、硅藻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因此地衣芽孢杆菌不仅能够起到清新水质的作用,而且能够把“老水”转“爽水”增加水体溶氧,减少厌食。针对藻相不平衡,地衣芽孢杆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能产生多种活性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鱼类厌食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鱼塘中,将复合菌剂加水稀释后,泼洒全池,所述复合菌剂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和地衣芽孢杆菌菌粉;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与和地衣芽孢杆菌菌粉质量比例为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鱼类厌食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鱼塘中,将复合菌剂加水稀释后,泼洒全池,所述复合菌剂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和地衣芽孢杆菌菌粉;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与和地衣芽孢杆菌菌粉质量比例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鱼类厌食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复合菌剂中,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1.0×1010cfu/g,地衣芽孢杆菌发酵菌粉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1.0×1010cfu/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鱼类厌食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地衣芽孢杆菌菌粉中的地衣芽孢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MES816,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8年5月8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15744。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治鱼类厌食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MES812,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顾欣燕孙海远肖培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开发区坤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