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酸制取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盐酸制备
,具体为一种盐酸制取新方法。
技术介绍
盐酸是氯化氢(HCl)的水溶液,是一种一元无机强酸。盐酸是一种冶金及化工行业常用的原料,盐酸使用后通常会产生含金属氯化物的废液,室温下大多数金属氯化物都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如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钙的溶解度都大于500g/L,且大多数的金属氯化物都具有潮解性,如氯化钙、氯化镁等,难以保存。氯化钠相对其它金属氯化物具有以下优点:溶解度较小,室温下其溶解度只有360g/L,纯氯化钠几乎不潮解,好保管。众所周知,用氯化钠与硫酸反应,利用HCl气体的挥发性可以制得盐酸,但这一方法只用于硫酸制备挥发性酸的演示实验,无工业应用先例,因为用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生产盐酸,反应生产的硫酸钠固体会将氯化钠包裹,严重阻碍反应的进行,最终得到的反应残余物是含氯化钠、硫酸钠及硫酸的混合物,这类混合物是难以处置的固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酸制取新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用氯化钠与硫酸反应,利用HCl气体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酸制取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原料配比:氯化铵为2~6份、氢氧化钙1~2份、碳酸钠溶液2~3份、金属钠1~2份、氯化铬2~6份、过氧化氢1~2份、氯化铵3~6份;/nS2、将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导入到第一反应釜内,并加热第一反应釜,加热时间为0.5~1h,由第一反应釜内搅拌轴匀速搅拌,搅拌时间为1~2h,第一反应釜内产生氯化钙、纯水和氨气,将氨气导入第一气体罐收集备用,将氯化钙和水导入到第一溶液罐内收集备用;/nS3、将碳酸钠溶液导入到第二反应釜中,将二氧化碳通入第二反应釜内,第二反应釜内的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第二反应釜加热,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酸制取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配比:氯化铵为2~6份、氢氧化钙1~2份、碳酸钠溶液2~3份、金属钠1~2份、氯化铬2~6份、过氧化氢1~2份、氯化铵3~6份;
S2、将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导入到第一反应釜内,并加热第一反应釜,加热时间为0.5~1h,由第一反应釜内搅拌轴匀速搅拌,搅拌时间为1~2h,第一反应釜内产生氯化钙、纯水和氨气,将氨气导入第一气体罐收集备用,将氯化钙和水导入到第一溶液罐内收集备用;
S3、将碳酸钠溶液导入到第二反应釜中,将二氧化碳通入第二反应釜内,第二反应釜内的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第二反应釜加热,加热时间为30~60分钟,第二反应釜得出碳酸氢钠备用,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间为10~20分钟,第二反应釜加热温度为50~70摄氏度;
S4、将金属钠导入到燃烧罐内,并向燃烧罐通入氯气,将金属钠点燃,并加热燃烧罐至90~100摄氏度,燃烧罐内产生氯化钠,反应时间为0.15~0.5h;
S5、将S2、S3和S4中的氨气、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导入到第三反应釜中,第三反应釜内结晶沉淀后产生碳酸钠和氯化铵,并加热第三反应釜,第三反应釜加热至氯化铵分解氯化氢和氨气,将氯化氢和氨气导入到第二气体罐内收集,第三反应釜内的碳酸钠和氯化铵分离,第三反应釜加热温度为90~100摄氏度;
S6、将S5中氨气与水导入到第四反应釜内,由第四反应釜工作,将氨气与水混合,混合后并向第四反应釜内通入二氧化碳,第四反应釜内产生碳酸氢铵,将碳酸氢铵导入到第二溶液罐内收集;
S7、将S4中的氯化钠与S6中的碳酸氢铵导入到第五反应釜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宝马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