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储物式盖体及分仓式混合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59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储物式盖体及分仓式混合容器,盖体包括主体部和刺破件,主体部沿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一中心孔,并设有第一中心管体,第一中心管体的第一端与第一中心孔连通,第一中心管体的第二端密封有易刺破层;刺破件包括连接部和第二中心管体,连接部与主体部连接,且连接部开设有第二中心孔,第二中心管体的第一端盖设有按压部,第二中心管体的第二端依次穿过第二中心孔和第一中心孔并穿设在第一中心管体内;按压按压部能够使得第二中心管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得第二中心管体的第二端刺破易刺破层,并凸伸出第一中心管体。该可储物式盖体应用在容器本体上即可实现两种物品的混合,使用十分简单,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储物式盖体及分仓式混合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储物式盖体及分仓式混合容器。
技术介绍
包装容器作为盛装物品的载体,多用于盛装化妆品、食品、医药、日用品等溶液或固体颗粒。目前的包装容器多为一个包装容器中盛装一种物品,当需要将两种溶液或溶液与其它固体颗粒混合一起使用时,通常需要在一个包装容器里盛装主体溶液,在另一个包装容器里盛装需要混合使用的另一种小量的溶液或固体颗粒,混合时把小量包装容器里的溶液或固体颗粒倒入盛满主体溶液的包装容器里使两者混合达到混合使用的目的。然而这样的操作方式需要消费者用手接触小量包装容器,并将小量包装容器里的溶液或固体颗粒倒出,不仅容易污染内容物,而且消费者使用不方便,降低了包装容器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储物式盖体及分仓式混合容器,以提高包装容器使用的便利性。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储物式盖体,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一中心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储物式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部,所述主体部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一中心孔,且所述主体部上设有第一中心管体,所述第一中心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中心孔连通,所述第一中心管体的第二端密封有易刺破层;/n刺破件,所述刺破件包括连接部和第二中心管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且所述连接部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二中心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中心孔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中心管体的第一端盖设有按压部,所述第二中心管体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中心孔和第一中心孔并穿设在所述第一中心管体内;/n按压所述按压部能够使得所述第二中心管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中心管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储物式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一中心孔,且所述主体部上设有第一中心管体,所述第一中心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中心孔连通,所述第一中心管体的第二端密封有易刺破层;
刺破件,所述刺破件包括连接部和第二中心管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且所述连接部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二中心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中心孔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中心管体的第一端盖设有按压部,所述第二中心管体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中心孔和第一中心孔并穿设在所述第一中心管体内;
按压所述按压部能够使得所述第二中心管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中心管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中心管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管体内;所述第二中心管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中心管体的第二端刺破所述易刺破层,并凸伸出所述第一中心管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储物式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有防盗环,所述防盗环的顶部通过多个连接凸点与所述按压部的外壁连接,所述防盗环的底部通过多个连接凸点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储物式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壁上沿所述第一中心孔的轴向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槽,所述第二中心管体的外壁上与所述限位槽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能够在所述第二中心管体穿设在所述第一中心孔内的状态下与所述限位槽相卡合,以限制所述第二中心管体与所述主体部的相对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储物式盖体,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德斌白晶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