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互锁结构,包括:用于相互锁定的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第一锁定部上形成有安装凸起;第二锁定部上形成有卡扣安装座,卡扣安装座内设有卡扣组件和弹性组件,卡扣组件可转动地设在卡扣安装座内,且具有释放位、锁定位和释放保持位;弹性组件的弹力可使卡扣组件常驻锁定位;安装凸起向卡扣安装座内运动时,卡扣组件被推动至释放位后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回弹至锁定位,锁定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只需将安装凸起插入卡扣安装座中,卡扣组件会自动进行从锁定位到释放位再回到锁定位的切换,自动完成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的锁定。卡扣组件设有定位件,可将卡扣组件保持在释放保持位,便于用户解锁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
Automatic interlock structure, storage box, storage box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互锁结构、储物箱、储物箱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品存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互锁结构、储物箱、储物箱组件。
技术介绍
常规工具箱各个箱体之间都是单独放置的,即使能一个一个堆放上去也只是能保证放平即可。但对于很多需要买多个箱子的家庭及专业用户来讲,如果没有互相能锁定的功能,多个箱体放置几层后如果不小心碰到就很容易翻倒,同时无法同时移动多个箱体,尤其是对于专业人员来说,如果不能同时移动多个箱体则只能单独移动单个箱体,这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给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此外,常规的箱体放置在一起时,如果不相互锁定,则在拖行过程中因为整体重心改变及路面不平整产生的震动晃动极容易导致上方的箱体翻倒,同时,如果箱体内放置的是重量很重的五金工具或其他工具,万一翻倒则很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要避免这个问题就必须自己另外加一些如绳索的配件来协助固定几个箱体,之后才能同时移动,到达工作场所后又必须首先解开这些绳索才能取出工具开始工作。这样就给实际的使用带来很多麻烦。而目前市面上的其他用于堆叠箱体的互锁结构,则多采用搭扣、闩锁等常规结构,需要用户先将箱体上下堆叠放置,再对搭扣或闩锁进行锁定操作,即至少需要两个步骤才能锁定上下箱体,对于使用者来说也并不是很便捷。此外,当箱体单独使用时,用于锁定上下堆叠箱体的搭扣、闩锁或其他互锁结构则常常暴露于箱体外,造成箱体表面不平整,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互锁结构,方便用户锁定和拆卸。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动互锁结构,包括:用于相互锁定的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一锁定部上形成有安装凸起;所述第二锁定部上形成有一卡扣安装座,所述卡扣安装座内设有卡扣组件和弹性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卡扣安装座内,且在所述卡扣安装座内具有释放位、锁定位和释放保持位;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卡扣组件连接,所述弹性组件向所述卡扣组件施加弹力使所述卡扣组件常驻所述锁定位;所述安装凸起向所述卡扣安装座内运动时,所述安装凸起与所述卡扣组件相抵持并推动所述卡扣组件从所述锁定位推动至所述释放位转动,并进入所述卡扣安装座;所述卡扣组件达到所述释放位后,所述安装凸起不再与所述卡扣组件相抵持,所述卡扣组件通过所述弹性组件的弹力自释放位自动回弹至所述锁定位,将所述安装凸起锁定在所述卡扣安装座内;当所述卡扣组件转动至所述释放保持位时,所述安装凸起不与所述卡扣组件相抵持,且所述卡扣组件不会自动回弹至所述锁定位,所述第一锁定部可与所述第二锁定部解除锁定。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用户只需将第一锁定部的安装凸起插入第二锁定部的卡扣安装座中,卡扣组件会自动进行从锁定位到释放位再回到锁定位的切换,自动完成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的锁定。在进行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的拆卸时,转动卡扣组件至释放位,第一锁定部可与第二锁定部解除锁定。进一步地,转动卡扣组件至释放保持位,卡扣组件可保持在可释放的位置,更便于使用者解除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之间的锁定。另外,所述卡扣组件上设有抵持面,所述安装凸起与所述抵持面相抵持并推动所述卡扣组件转动,所述卡扣组件转动至释放位后,所述抵持面与所述安装凸起不再抵持并脱离接触。另外,所述卡扣组件设有卡勾,所述抵持面设置在所述卡勾上,所述卡勾上与所述抵持面相交还设有一底面。另外,所述安装凸起设有一卡接槽,所述安装凸起向所述卡扣安装座内运动时,所述卡接槽的底壁可与所述抵持面相抵持并推动所述卡扣组件转动,所述卡扣组件回弹至锁定位时,所述卡勾进入所述卡接槽,所述底面位于所述底壁上方。当安装凸起进入卡扣安装座后,卡扣组件会在安装凸起的作用下进行从锁定位到释放位再回弹到锁定位的切换,当卡扣组件回弹至锁定位时,第二锁定部上的卡勾进入第一锁定部上的卡接槽,实现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之间的锁定。当需要解除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之间的锁定时,转动所述卡扣组件至释放位或释放保持位,所述卡勾脱离所述卡接槽,此时可移除第一锁定部,解除二者之间的锁定。另外,所述卡扣安装座内设有铰接位,所述卡扣组件包括铰接部,一铰接杆同时穿过所述铰接位和所述铰接部。另外,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卡扣件本体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卡扣件本体上的主体部、设在所述主体部内的伸缩件、设在所述主体部内的与所述伸缩件连接的伸缩弹性件,所述伸缩件可在外力作用下回缩,当所述卡扣组件位于所述释放保持位后,所述伸缩件上远离所述伸缩弹性件的一端伸出并暴露于所述主体部。另外,所述安装凸起靠近所述定位件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之间通过壁棱隔开,所述卡扣组件自所述锁定位向所述释放位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定位件的伸缩件进入所述第二槽中,并在所述第二槽的范围内随着所述卡扣组件转动;所述卡扣组件从所述释放位向所述释放保持位转动的过程中,所述伸缩件受到所述壁棱的挤压作用而回缩并越过所述壁棱进入所述第一槽中。当卡扣组件转动至释放位时,第二锁定部上的卡勾与第一锁定部上的卡接槽脱离,此时,由于弹性组件的作用,卡扣组件可以自动回弹至锁定位,因此,如果需要在卡扣组件位于释放位时进行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的解锁,还需要使用者将卡扣组件保持在释放位后,才能移除第一锁定部,解锁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之间的锁定。此时,继续转动卡扣组件,定位件受到壁棱的挤压,伸缩件克服伸缩弹性件的弹力回缩并进一步越过壁棱自第二槽进入第一槽中。失去外力后,卡扣组件同样可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朝向锁定位的方向转动,但由于壁棱的阻挡,卡扣组件无法越过壁棱回到第二槽中,也就无法回弹至锁定位。同时由于壁棱对定位件的抵持作用,可将卡扣组件保持在可释放的位置,即此时卡扣组件位于释放保持位,而无需使用者来将卡扣组件保持在可释放的位置,使用者只需直接移除第一锁定部即可完成解锁。对使用者来说,解锁更加方便快捷。另外,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卡扣组件上的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卡扣安装座上的抵持壁,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抵持于所述卡扣组件上的所述限位块,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卡扣安装座上的所述抵持壁,所述卡扣组件转动至极限角度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抵持壁相抵。另外,所述卡扣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性组件的容纳槽,所述抵持壁设在所述容纳槽内。另外,所述卡扣组件上设有凹陷,用于供用户手指进入并拨动卡扣组件转动。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储物箱,包括:箱体,如上所述的自动互锁结构,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其中之一设在所述箱体侧面的顶部,其中另一设在所述箱体侧面的底部。另外,所述箱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锁定部的槽体,所述第二锁定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槽体内。另外,所述卡扣安装座与所述箱体一体成型。另外,所述箱体还设有对应的配合槽和配合凸起,其中之一设在箱体的顶部,其中另一设在箱体的底部。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储物箱组件,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储物箱,各所述储物箱层叠设置,相邻的两个储物箱通过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配合锁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互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相互锁定的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n所述第一锁定部上形成有安装凸起;/n所述第二锁定部上形成有一卡扣安装座,所述卡扣安装座内设有卡扣组件和弹性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卡扣安装座内,且在所述卡扣安装座内具有释放位、锁定位和释放保持位;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卡扣组件连接,所述弹性组件向所述卡扣组件施加弹力使所述卡扣组件常驻所述锁定位;/n所述安装凸起向所述卡扣安装座内运动时,所述安装凸起与所述卡扣组件相抵持并推动所述卡扣组件从所述锁定位推动至所述释放位转动,并进入所述卡扣安装座;所述卡扣组件达到所述释放位后,所述安装凸起不再与所述卡扣组件相抵持,所述卡扣组件通过所述弹性组件的弹力自释放位自动回弹至所述锁定位,将所述安装凸起锁定在所述卡扣安装座内;/n当所述卡扣组件转动至所述释放保持位时,所述安装凸起不与所述卡扣组件相抵持,且所述卡扣组件不会自动回弹至所述锁定位,所述第一锁定部可与所述第二锁定部解除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互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相互锁定的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
所述第一锁定部上形成有安装凸起;
所述第二锁定部上形成有一卡扣安装座,所述卡扣安装座内设有卡扣组件和弹性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卡扣安装座内,且在所述卡扣安装座内具有释放位、锁定位和释放保持位;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卡扣组件连接,所述弹性组件向所述卡扣组件施加弹力使所述卡扣组件常驻所述锁定位;
所述安装凸起向所述卡扣安装座内运动时,所述安装凸起与所述卡扣组件相抵持并推动所述卡扣组件从所述锁定位推动至所述释放位转动,并进入所述卡扣安装座;所述卡扣组件达到所述释放位后,所述安装凸起不再与所述卡扣组件相抵持,所述卡扣组件通过所述弹性组件的弹力自释放位自动回弹至所述锁定位,将所述安装凸起锁定在所述卡扣安装座内;
当所述卡扣组件转动至所述释放保持位时,所述安装凸起不与所述卡扣组件相抵持,且所述卡扣组件不会自动回弹至所述锁定位,所述第一锁定部可与所述第二锁定部解除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互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上设有抵持面,所述安装凸起与所述抵持面相抵持并推动所述卡扣组件转动,所述卡扣组件转动至释放位后,所述抵持面与所述安装凸起不再抵持并脱离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互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设有卡勾,所述抵持面设置在所述卡勾上,所述卡勾上与所述抵持面相交还设有一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互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起设有一卡接槽,所述安装凸起向所述卡扣安装座内运动时,所述卡接槽的底壁可与所述抵持面相抵持并推动所述卡扣组件转动,所述卡扣组件回弹至锁定位时,所述卡勾进入所述卡接槽,所述底面位于所述底壁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互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安装座内设有铰接位,所述卡扣组件包括铰接部,一铰接杆同时穿过所述铰接位和所述铰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互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卡扣件本体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卡扣件本体上的主体部、设在所述主体部内的伸缩件、设在所述主体部内的与所述伸缩件连接的伸缩弹性件,所述伸缩件可在外力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书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美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